剖宮產瘢痕妊娠,屬于一種典型的異位妊娠病癥。這種病癥對產婦的危害極大,因此,產科醫生與護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剖宮產瘢痕妊娠護理。
1、什么是剖宮產瘢痕妊娠?剖宮產瘢痕妊娠有哪些危害?
婦女的子宮就象一個小房間,在這個小房間里,孕育著胎兒?!恍┊a婦由于胎位不正、難產等原因,選擇進行剖宮產。但剖宮產術后,會在產婦的子宮上留下一道切口,就象經過修補的房間,在墻上留下一條縫隙。隨著國家二胎政策放開,一些接受過剖宮產手術的婦女決定再生一個小寶寶,為自己的孩子增添一個小弟弟、小妹妹。可是,受精卵有可能在著床時,正好落在上次剖宮產的切口部位,在這個部位開始生長,這種情況便稱為子宮瘢痕妊娠。
在子宮瘢痕妊娠期間,胚胎會象種子一樣在母親子宮內見縫生長,通過縫隙撕裂肌肉,導致子宮破裂,引發大出血,繼而威脅母親與胎兒的生命(在迫不得已時,醫生甚至必須切除產婦的子宮)。因此,子宮瘢痕妊娠必須引起剖宮產婦女及產科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2、如何避免子宮瘢痕妊娠?
剖宮產對婦女的影響較大,因此,我們建議剖宮產的婦女加強自身護理,愛惜自己的身體,積極采取避孕措施,讓自己的子宮獲得休息的機會(至少要休息兩年)?!绻蕦m產的女性堅持要第二胎,那么應當主動去醫院接受超聲波檢查,確定胚胎在子宮內的妊娠位置,若發現屬于子宮瘢痕妊娠,我們只好建議孕婦終止妊娠?!覀兝斫庠袐D渴望再做一次母親的心愿,但我們也必須對孕婦的生命安全負責。
3、如何對出現子宮瘢痕妊娠的孕婦進行早期護理?
發現子宮瘢痕妊娠后,孕婦應及早入院。在入院后的第一天,產科醫生應評估孕婦的病史、孕產史、藥物過敏史及身體狀態,監測孕婦的各項生命體征,護理人員須向孕婦提供必要的信息,增強患者的信心。
4、如何對出現子宮瘢痕妊娠的孕婦進行手術前護理?
在產婦入院后第二天,直至手術前一天,護理人員必須遵照醫囑,每天監測孕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心、肺、肝、腎等臟器狀況),關注檢查結果及陽性體征,協助孕婦完成術前準備,遵照醫囑給孕婦用藥。在用藥方面,可以讓孕婦口服甲氨蝶呤,這是一種極其有效的葉酸拮抗藥,可以幫助孕婦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量。
護理人員要做好孕婦的飲食護理,避免孕婦接觸生冷、寒涼、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讓孕婦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質、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需要服用湯藥,應保證湯藥具有一定的溫度;
護理人員須對孕婦加強口腔護理,讓孕婦每天用500毫升生理鹽水,多次漱口,并檢查孕婦口腔內是否出現潰瘍,護理人員必須嚴禁孕婦用牙簽剔牙,并為孕婦挑選優質軟毛牙刷。
護理人員還須對孕婦加強心理護理,要多和患者聊天、談話,向患者講明病情,并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幫助患者打消恐懼心理,穩定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要同情患者、安慰患者、鼓勵患者,反復向患者說明今后仍有懷孕的機會,幫助患者化解悲傷情緒。
在進行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必須注意評估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心理素質,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可能出現的心理反應(若患者及其家屬文化程度較低、意志比較脆弱,可能會沮喪、惶恐,甚至陷于絕望,這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識別并判斷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從而爭取盡早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與信任。
5、子宮瘢痕妊娠的婦女進行手術當天,護理人員如何進行護理?
出現子宮瘢痕妊娠的婦女進行手術的當天,護理人員必須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患者的神志變化,遵照醫囑為患者進行備皮、皮試。幫助患者排尿(排空膀胱)。手術前,患者還須取下手表、首飾、眼鏡。
患者接受手術后,護理人員須在第一時間將患者推回病房,使患者在病床上保持平臥位(必須臥床二十四小時),密切觀察患者惡心、嘔吐情況,用彈力繃帶對患者進行加壓包扎,并用沙袋進行6小時加壓;護理人員必須每隔15分鐘觀察一次患者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密切觀察患者穿刺側皮膚溫度、顏色、感覺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評估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及疼痛的性質,遵照醫囑為患者使用鎮痛藥。
護理人員還須觀察患者尿液的顏色、尿液的性質及尿液量,保持患者尿管通暢。若患者出現陰道出血,護理人員須評估出血量,觀察出血的顏色。要及時為患者清洗外陰(每天清洗一次)保持患者外陰清潔,防止出現感染,護理人員還要為患者按摩兩條下肢,預防患者出現靜脈血栓。
6、如何對子宮瘢痕妊娠的婦女進行術后1~2天護理?
術后1~2天,護理人員須觀察患者切口、管路及引流情況,遵循醫囑拔出尿管,觀察患者排尿情況;指導患者下床活動,促進患者術后恢復。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
7、如何對子宮瘢痕妊娠的婦女進入術后護理?
從患者術后3天~患者出院,屬于術后護理階段。在這一階段,護理人員要著重加強生活環境護理,保證患者居住環境的安靜及潔凈,避免患者病房周圍出現噪音、污染物排放。
其次,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并引導患者遵從作息時間表,控制好作息時間,進一步的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
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充分休息,適當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