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接受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產婦實施產前優質護理在預防產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的產婦80例為研究對象,應用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產前優質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情況及產婦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后尿潴留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對接受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產前優質護理,可降低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鎮痛治療;自然分娩;優質護理;尿潴留
隨著優生優育宣傳力度的增加,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然分娩的好處。但是在自然分娩時因宮縮、胎兒娩出等,產婦會出現劇烈的疼痛,疼痛所產生的應激反應對分娩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無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分娩時產婦的疼痛,但產后易發生尿潴留。有資料顯示對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的產婦給予產前優質護理干預,可降低產后尿潴留發生率。為此,本文通過組間比較的方式對產前優質護理干預在降低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方面的效果進行探討,具體情況如下文所述: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的產婦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產婦年齡在21歲-38歲之間,平均(29.78±4.53)歲,納入患者均意識清晰、無肝腎功能障礙、無白血病、癌癥等重大疾病。應用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有40例患者,在臨床基本資料方面兩組無巨大差異(pgt;0.05),組間有比較分析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含圍產期監測胎心、心電、協助產婦吸氧,分娩后常規護理與飲食指導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產前優質護理,分娩前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告知產婦分娩時可能會出現的癥狀,避免產婦分娩時過度緊張,加重疼痛。并告知在分娩時會適當的應用鎮痛藥物緩解產婦疼痛,雖然仍然有疼痛,但痛感輕微。其次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分娩前產婦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情緒,對此護理人員可通過與產婦交流轉移產婦注意力,還可通過播放視頻、舒緩的音樂來緩解產婦緊張的情緒。自由體位護理干預,幫助產婦選擇自由體位待產,例如:坐分娩球、站立位、坐位等【1】,產婦選擇自由體位待產時,護理人員全程陪同,避免發生異常狀況。盡可能減少侵入性操作,避免刺激患者陰道、尿道以及會陰組織。協助產婦每2h排一次尿,避免使用導尿管。嚴格控制鎮痛藥物使用量、注入次數,陪產過程中要鼓勵產婦進水、進食,但進水量應控制在1000ml以內。第二產程時,可追加10ml鎮痛藥物【2】,并對會陰部實施局部麻醉,以減輕分娩時或縫合時疼痛,當產婦有明顯便意時協助產婦通過坐位、蹲位等進行分娩。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生情況,并應用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資料,%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產后尿潴留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3.討論
產前鎮痛能緩解分娩時產婦疼痛,但同時鎮痛藥物會讓膀胱肌長期松弛,導致產婦排尿感降低,會增大子宮對膀胱的壓迫時間。若為排尿困難的產婦應用一次性導尿管,會進一步降低膀胱肌收縮力,進而增大產后尿潴留發生率【3】。進行產前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藥物應用劑量與次數,并協助產婦排尿,盡量避免應用一次性導尿管,對產婦進行自由體位干預、鼓勵患者多飲水、進食,加強第二產程護理干預等均可減少分娩過程中各種因素對產婦排尿功能的影響,并縮短分娩時間。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在尿潴留發生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該研究結果提示,對接受鎮痛治療的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產前優質護理,可降低產后尿潴留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余昆.基于責任助產模式下的優質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7):98-100.
[2]王曉紅.全程優質護理在無痛分娩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1):200.
[3]薛莉莉,朱玲玲.基于責任助產模式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無痛分娩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8,40(04):63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