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護理教學中,重視和探索《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模式,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展學生的智能,最終有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正常人體學基礎;思維;模式
發展衛生事業教育,首先要重視基礎醫學教育的質量,把學生潛在的能力激活起來?!墩H梭w學基礎》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著眼點,以培養創造型學生為教育目標。然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教學模式的改變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激發學生潛在學習的能力,培養自主的學習模式。
1.創造型學生的特征表現
1.1.素質特征
作為將來的護理職業,應具備創新的科學思想,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成功的科學方法。他們具體表現: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思想方法,對事物反應的靈敏性,思維的精確性,工作的有序性以及穩定的心理狀態。
1.2.知識結構
對知識應有新的理解,體現在對實際問題的研討過程中認識和掌握科學知識,在創設的實際情境中理解認識科學概念和規律。學生應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這是前提,不僅對《正常人體學基礎》基礎知識是這樣,對其他文化課也要有良好的基礎。
1.3.能力結構
包括基礎的學習能力和高層的科研能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信息儲存的能力、信息表達能力以及處理信息、評價信息、預測信息的能力,創造性方面及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最后是實驗能力。
1.4.心理品質
體現為敏銳的觀察力和質疑能力,自我解決學習困難的能力,保持強烈的科學好奇心,專心聽講,善于觀察思考;有求知欲,能鍥而不舍地學習;隨時隨地學習,探索求新,具有開放性心理,講話寫文章有類推能力,習慣對事物進行比較對照,善于發現事物間聯系,能夠重新組合事物并正確表述,自覺運用實驗發現等方法解決問題,有預見正確判斷的能力。
1.5.思維特性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能產生有創見的思維成果的能力,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它具體體現為思維的時間短而觀念的產生多,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產生不落常規的思想或按新方式對常規的東西進行加工改造,具有多角度全方位思維能力。
2.《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模式與創造型學生
2.1.運用基礎醫學科學方法是培養創造型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手段
科學方法是為解決科學問題而采用的各種手段和程序的總和,包括哲學方法,自然科學的一般方法及各學科的特殊方法三個層次。人體學教學主要有觀察實驗方法、假設和實驗方法、模型方法、類比方法、分析與綜合方法、歸納與演繹方法、科學想象與直覺方法等。
2.2.把握《正常人體學基礎》科學的思維特征是培養創造型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其發展有一定的階段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正常人體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遵循思維規律。
2.3.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創造型學生是教學的首要任務 ?!墩H梭w學基礎》是“一門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質、思維方法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礎課”,職業教育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起重要作用。
3.為幫助學生掌握正常人體學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突出護理專業特色,為后續醫學課程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應構建護理專業正常人體學實用型教學體系,對理論和實踐教學模塊進行改革。
3.1.改變傳統《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觀念和模式
長期以來《正常人體學基礎》教育強調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三基訓練,當前教育改革提出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但是一些學校在教育觀念和具體措施上仍把教育改革建立在應試教育和知識教育的框架上去修修補補。
3.2.強調《正常人體學基礎》科學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教會學生自覺探討知識背后的思想方法,訓練科學能力,是首要任務。教師自覺地系統地對知識后面所包含的思維方法進行整理總結,提煉成為教學內容。
3.3.大力加強實驗教學
學生通過實驗教學,學會的不應只是會做幾個實驗和一些實驗技術,更應當是一種思維方式,受到實驗方法和實驗設計思想訓練的素質教育。用實驗檢驗理論的方法、模擬的方法,尋求最佳方案的方法等等,這些方法的掌握比會做實驗本身同樣重要。實驗教學應該注意形成豐富靈活的觀察實驗類型和開展豐富多采的技能活動。
3.4.強化思維技能訓練
根據創造性思維特征,在教育中應進行相應的基本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一些擴展思路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學生的提問不要過早回答或直接回答,促進其獨立解決問題,推動其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從不同角度探索各種答案,提出獨特見解。
3.5.重視非智力因素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非智力因素是激發創造力的重要心理條件,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創造力的形成,創造活動的特點是創新,創新需要堅韌不撥的創造意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人體學教育中注意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優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結構,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綜上所述,重視和探索人體學教育,有助于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展學生的智能,最終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正常人體學多媒體教學的探討[J]. 石峰." 井岡山醫專學報. 2008(01)
[2](美) 杰羅姆·布魯納.布魯納教育文化觀[M].宋文里, 黃小鵬, 譯.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3]正常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研究[J]. 劉海興,梁棟陽,楊暢,唐瑩,崔勇." 解剖科學進展. 2011(02)
[4]中高職貫通護理班正常人體學實驗改革探討[J]. 陳瑩樺,顧春娟,蔡辰年." 時代教育. 2012(24)
[5]韓燕.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課堂教學診改實踐與探索[J].職業教育, 2018 (29) :45-48.
[6]何江斌, 陳國升.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存在問題探討與改進建議[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8 (3) :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