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復蘇后對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的價值及對其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納入本院(2014年0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心肺復蘇患者(n=42)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為基準,分為實驗組(n=21,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對照組(n=21,實施常規護理),對42例患者康復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康復效果:實驗組康復效果優于對照組(Plt;0.05)。結論:心肺復蘇后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的價值顯著,可明顯提高康復效果。
關鍵詞:急診護理干預;心肺復蘇;康復效果;住院時間
心肺復蘇術多應用于心臟驟停患者急救中,對挽救其瀕死心肌有一定作用,但心臟驟停發生較為突然,且可在短時間內對臟器組織造成不可逆損害,影響整體康復效果,故需在實施心肺復蘇后及時進行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整體康復效果。本次選擇42例心肺復蘇后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評價其康復效果,現匯總課題研究資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4年05月-2015年12月)急診科收治實行心肺復蘇患者(n=42)進行研究,分為2組(隨機數字表),即每組21例樣本。
1.1.1實驗組:男(n=12)、女:(n=9);年齡:24-62(平均:42.5±15.5)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農藥中毒5例,車禍傷患者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例;
1.1.2對照組:男(n=14)、女:(n=7);年齡:22-66(平均:43.5±21.0)歲;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農藥中毒8例,車禍傷患者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5例。對比2組(n=42)基礎資料,Pgt;0.05,可比。
1.2方法
實驗組:急診護理干預,(1)基礎護理:患者入院后便為其提供舒適、整潔、溫馨、安靜住院環境,保持病房溫濕度適宜,避免光線、噪音等形成的刺激,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提高其休息質量[1]。(2)腦部護理:患者使用冰枕于枕部,以達到降低腦組織氧代謝的目的,避免發生腦組織再灌注損傷。(3)氣道護理:在對患者實行氣管插管時,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氣管插管過程中對氣道組織造成損傷。對氣管切開患者,要做好基礎護理,每天對其進行口腔護理兩到三次,注意更換局部敷料,預防感染,還需加強氣道濕化,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若其痰液較為黏稠可采用霧化吸入方式,并在吸痰同時觀察其面色及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發紺征兆需及時告知醫師,并配合其進行對癥處理[2]。待病情穩定后,協助其翻身、拍背,指導咳嗽、咳痰。(4)體位護理:心肺復蘇后對患者,護理人員需指導其取平臥位,并在患者頸部、腘窩以及腰骶部放置軟墊,保持肢體功能位,定時給予患者翻身,并保持床單元平整、干凈及做好皮膚護理,避免壓瘡的發生。(5)心理護理:基于該疾病起病較急,患者發病后便即刻送往醫院,導致其無法接受此現實,故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告知不良情緒對康復效果的影響,指導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及關愛,從而緩解負面情緒,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6)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應告知疾病對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勸誡戒煙戒酒,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7)加強巡視,護理人員應增加巡視次數,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康復時間縮短,約6天左右。
對照組:常規護理,心肺復蘇術實施后對患者生命體征及瞳孔意識進行觀察,并給予其常規吸氧,遵醫囑指導其進行藥物治療,叮囑其多休息,患者康復時間為12天左右。
1.3分析指標
1.3.1康復效果評估:對患者住院時間、心肺復蘇成功率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SPSS22.0,計量資料(住院時間)用t進行檢驗、平方差[()]進行表示,計數資料(心肺復蘇成功率)以卡方(X2)進行檢驗、百分數(%)進行表示,2組數據資料,以P值區間(Plt;0.05)表示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心肺復蘇成功率
42例患者心肺復蘇成功率評估,詳見表1。結果: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lt;0.05。
2.2住院時間
實驗組:住院時間5.94±0.42天;對照組:住院時間12.05±1.31天,兩組對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t=28.4391,P=0.0000。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農藥中毒、車禍傷、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發生心跳、呼吸停止后4min內實施心肺復蘇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瀕死心肌組織,為后續入院治療提供時間。資料顯示,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與護理效果關系密切,故本次為心肺復蘇后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
急診護理干預從基礎、氣道、腦部、心理護理等4方面入手,基礎護理的實施可為患者提供一個優質、舒適的住院、休息環境,促進其機體功能恢復。氣道護理的實施可確保吸入氧氣溫濕度適宜,及時對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清理,可降低窒息風險。腦部護理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腦組織再灌注損傷,配合心理護理,對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進行疏導,提高其對臨床治療、護理操作的配合程度,及對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在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提升整體康復效果[3]。研究結果:實驗組心肺復蘇成功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5.94±0.42天低于對照組,故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后護理中價值得以證實。
綜合上述,心肺復蘇后對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的價值顯著,對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整體康復效果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敏.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05):70-71.
[2]高淑貞,高緒玲,劉正梅.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1):147+156.
[3]宋巖.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4):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