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兒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呼吸道支原體感染患兒80名,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人,一組記為常規護理組,一組記為干預護理組,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常規護理組治療有效率87.5%(35/40),對護理滿意率90.0%(36/40);干預護理組治療有效率95.0%(38/40),對護理滿意率97.5%(39/40),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患有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提供干預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增加患兒對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呼吸道,支原體感染,干預護理,治療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respiratory tract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mycoplasma infe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hildren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recorded as routine nursing group, the other group was recorded as intervention nursing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routine nursing group was 87.5% (35/40), 90.0% (36/40), 95.0% (38/40) and 97.5% (39/40) in intervention nursing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lt; 0.05). Conclusion: Provid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mycoplasma infec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and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with nursing care.
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Mycoplasma infection,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therapeutic effect
兒童是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小兒呼吸道支原體感染是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對患兒的心腎造成影響,嚴重威脅著患兒的生命[1-2]。本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呼吸道支原體感染患兒80名,討論小兒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護理效果,具體描述如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呼吸道支原體感染患兒80名,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人,一組記為常規護理組,其中包括男性患兒22名,女性患兒18名,平均年齡分布在 (6.3士3.5 ) 歲,一組記為干預護理組,其中包括男性患兒21名,女性患兒19名,年齡分布在(5.9士2.8 ) 歲,兩組患兒基本情況存在差異,Pgt;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為常規護理組患兒提供常規護理,包括藥物指導,對患兒使用止咳平喘藥物保證患兒可以正常呼吸;病房通風,保持病房內環境,及時通風換氣;生命體征監測,定時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
對干預護理組患兒,在提供常規護理的條件下額外增加人性化護理,包括:治療環境,體溫測量,用藥護理,運動護理,綜合護理,具體描述如下文。
(1)治療環境:保證病房內溫濕度舒適,以暖色調為主,在病房中放置醫院簡介,設置健康標語,張貼溫馨提示卡,以此來增進護患感情。時刻保持病房環境整潔、安靜,空氣新鮮,保證通風良好適宜居住[2-3]。護士進行操作時,說話聲音語調溫柔,不影響其他患者休息,盡量在患兒安靜放松的情況下進行治療。
(2)體溫測量:定期監測患兒體溫,對體溫較低的患兒使用熱水袋升溫,注意防止燙傷,并及時更換熱水袋,維持患兒體溫在36.5~37.5℃。患兒體溫超出正常范圍時,多采用物理降溫,使用25℃的毛巾敷于患兒額頭,或用溫水擦浴肢體進行散熱降溫,注意防止體溫驟降。
(3)用藥指導:定期給患兒使用阿奇霉素等藥物,進食一定量的維生素B6,進行輸液時,要控制輸液的速度,防止輸液過快造成靜脈發炎,所有用量要根據患兒病情、年齡綜合考慮。保持呼吸道通暢,要求護士隨時檢查患兒呼吸狀況,及時對患兒行肺部聽診,必要時勤吸痰,要選擇細而柔軟的吸痰管,負壓不能過大,吸痰時間不能超過15s,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呼吸道粘膜。
(4)運動護理:患兒由于年紀較小,比較喜歡動,而治療期間不宜過量運動,護士要幫助患兒控制運動量,以免加重病情。
(5)綜合護理:當患兒出現抽搐等癥狀時,說明疾病已經影響到了神經系統,護理人員要幫助患兒控制呼吸,保證呼吸順暢,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鎮定劑,避免與患兒肢體接觸,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做好應急措施。指導患兒休息時的臥位,對患兒的血壓、尿量、尿的顏色進行檢測和記錄,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1.3觀察指標
(1)通過向患兒家屬發放調查問卷,對滿意程度進行評測,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回收率達到百分之百,整理回收的調查問卷,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護理滿意度分為: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人員態度差,無法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惑,不能滿足診治要求;60-89分為基本滿意:護理人員態度較好,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可以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惑,但是還有所欠缺;90-100分為非常滿意:護理人員態度較好,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可以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惑,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診治要求。(2)觀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并及時記錄。(3)觀察患兒治療效果,治療有效:體溫正常,臨床病癥得到緩解;治療顯效:提問正常,臨床病癥部分緩解;無效:體溫沒有明顯好轉,臨床病癥沒有改善甚至加重。有效治愈率=(有效人數+顯效人數)/總人數。
1.4統計學意義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常規的辦公軟件Microsoft office進行整理歸納,數據的處理使用常規的spss13.0進行處理,計數單位使用百分率,采用 χ2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 ± s),采用t分布檢驗,當plt;0.05時,說明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兒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
向患兒家屬發放調查問卷,調查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得到數據如下:常規護理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率90.0%(36/40)干預護理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率為97.5%(39/40),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整理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常規護理組患兒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2例靜脈炎,1例皮疹,3例嘔吐,2例便秘,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干預護理組患兒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1例靜脈炎,0例皮疹,1例嘔吐,1例便秘,并發癥發生率為:7.50%;
2.3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常規護理組患兒治療效果:有效19人,顯效16人,無效5人,治療有效率87.5%(35/40),干預護理組患兒治療效果:有效24人,顯效14人,無效2人,治療有效率95.0%(38/40),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整理如表2所示。
3.討論
兒童是較為特殊的患者,由于年紀小,在進行診治時不能積極配合護士,如果在診治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就會引起護理糾紛,這樣就提高了治療難度,使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降低[5]。為了提高護理效果,就要更加重視患兒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服務[6]。我院對小兒呼吸道支原體感染患兒提供干預護理,在患兒的生理、心理、運動、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進行護理,嚴格控制患兒用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數據如下:常規護理組治療有效率87.5%(35/40),對護理滿意率90.0%(36/40);干預護理組治療有效率95.0%(38/40),對護理滿意率97.5%(39/40)。
綜上所述,對患有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提供干預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增加患兒對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阿奇霉素治療小兒上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281-282.
[2]程超. 對比口服克拉霉素和靜滴紅霉素治療小兒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效果[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20):203-203.
[3]王麗芳.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7):173-174.
[4]尉娟娟. 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0):199-201.
[5]趙曉衛. 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4):227-228.
[6]吳扣芳. 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心理醫生, 2016, 22(3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