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消化內科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利用人性化的護理方法,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未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消化內科護理當中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消化內科;護理應用
臨床中人性化護理是護理模式中的一種,是護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具備高效、低耗的特征。推行人性化護理能夠加強護患間的溝通品質,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緒,讓患者更加依賴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護理服務水平,進而打造出醫院的良好形象。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消化內科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當中年齡為37-76歲,平均年齡為(58.67±3.12)歲;觀察組當中年齡為37-77歲,平均年齡為(58.68±3.13)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未有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利用人性化的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保持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充分認識到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而徹底解決問題,改善抑郁焦慮的情緒。同時加強患者的舒適程度,指導患者選擇寬松的衣物,保持病房環境整潔安靜,擺放患者所喜歡的花草,播放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1]。另外,護理人員要為患者介紹有關疾病的知識,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讓患者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更積極的面對疾病。
1.2.2飲食護理
對于消化內科的患者來講,通常患者都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現象,這時需要護理工作人員按照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平時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2.3藥物護理
嚴格根據醫生叮囑對患者提供指導,按時按量的為患者服用藥物,服藥之后的注意事項要為患者介紹清楚,有必要時要告訴患者家屬,監督患者執行。
1.2.4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依靠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比如播放視頻、組織會議等[2],不但能夠良好的提高健康知識水平,還可以加強患者之間的良好溝通交流。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來進行數據處理,利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利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P<0.05來表示。
2結果
2.1護理前后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未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上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常用的優質護理方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將患者作為中心,通過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優質護理手段,提高患者生理舒適程度,推進患者對醫護人員展開的各項治療工作主動積極配合,同時人性化的護理在很大程度上對患者情緒進行改善,特別是面臨自身疾病帶來的不良情緒,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度[3]。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表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未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消化內科護理當中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虞曉琰.人性化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3):147+149.
[2]宋衛紅.人性化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7):231+233.
[3]程琳.分析人性化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9):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