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心臟康復運動對冠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血脂、血糖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其臨床療效。方法:對實施冠脈支架植入術的100例患者進行比較分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及二級預防指導,給予定期隨訪。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規(guī)律的康復運動指導。經過半年隨訪。結果:試驗組患者通過為期半年的規(guī)律的心臟康復運動指導,其血糖、血脂等冠心病復發(fā)危險因素控制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心臟康復運動的規(guī)范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冠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血脂、血糖相關易患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臟康復運動;冠脈支架植入術;生活質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目前,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已成為目前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的手段。但介入治療并不能逆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也不能解除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1】。對心血管患者進行心臟康復的意義是減少冠心病危險因素,可促使易損斑塊穩(wěn)定,甚至逆轉動脈硬化。顯著減少心臟事件,降低死亡率;增強體力,加強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患者回歸社會【2】o我院2017年起由護理人員參與進行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術后康復運動指導,并對患者運動后6個月內的血糖、血脂變化及生活質量改變進行探索,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l7年1月~2017年12月PCI術后患者100例?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試驗組男48例,女5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O.05),具有可比性?
1.2實施方法
1.2.1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術后康復護理及相關的心理教育,并讓患者自行安排康復訓練,醫(yī)護人員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但對其運動程度不進行干預。術后隨訪半年,定時測量其血脂,血糖及生活質量的測驗。
1.2.2試驗組:除了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及心理教育等護理,還進行為期半年的規(guī)律的康復運動訓練指導,頻率為5—7次/周,每次運動量均要求達到患者自身的靶心率[靶心率=(最大心率.休息心率)X(50%~70%)+休息心率】,并對其進行定期督促,觀察選項同對照組,半年后對兩組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通過半年的隨訪資料,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經過規(guī)律的康復運動指導,患者的高密度、低密度及總固醇在經指導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o.05);6個月后三酰甘油雖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74),但有明顯下降趨勢。
3 討論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把心臟康復定義為“要求保證使心臟病患者獲得最佳的體力、精神及社會狀態(tài)的活動總和。從而使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在社會上重新恢復盡可能正常的位置,并能自主生活”。在康復運動訓練中,醫(yī)護人員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運動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心功能等級、教育程度、自身運動耐受量等客觀因素,制定適合的心臟康復運動計劃。通過對患者相關因素進行對照研究表明,規(guī)律的心臟康復運動對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等高危因素具有積極作用【3】。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國外研究表明,護士領導的康復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國內心臟康復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有專門的心臟康復護士來從事心臟康復護理,尤其對于院外康復嘲。我院心臟康復運動,前期有醫(yī)師及康復理療師進行相關的評估,而運動指導主要有資深??谱o士指導及觀察,同時及時給與患者相關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在患者心臟康復中心承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研究隨訪相對較短,對患者疾病的復發(fā)率、死亡率等遠期獲益未能進行有效統(tǒng)計,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馮梅,蔣文慧.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康復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12):3294.
[2]劉江生.我國康復心臟病學的發(fā)展及現(xiàn)狀叨.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5):406.
[3]康曉鳳,李崢,梁濤,等.康復運動對經皮腔內冠脈成形術后再狹窄的影響:5個相關研究的Meta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4,19(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