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觀察益氣逐瘀通絡湯對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室重構的影響,探索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療方法,達到保證臨床療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方法選擇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00余例,以中醫\"整體施治\"\"辯證施治\"理論為依據,根據虛實、陽虛、淤飲的病機,對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采用益氣逐瘀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益氣溫陽且活血利水[1]。比較患者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療效、心臟超聲檢查指標、NT-ProBNP水平、MMP-9、Gal-3水平和6分鐘步行測試觀察指標。結果經過治療,心衰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恢復,各項指標改善。結論益氣逐瘀通絡湯可有效緩解氣虛血瘀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心室重構,使患者心肺功能得以恢復,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缺血性心肌病;氣虛血瘀型;益氣逐瘀通絡湯;心功能;心室重構
心力衰竭作為缺血性心肌病的最終結局,就像一條小河,在平穩的地方緩慢的流,到了懸崖邊上時,瞬間加速以掩耳不及盜鈴之勢,形成瀑布,流下懸崖,心衰也是如此,到了一定時刻,心功能會突然下降,突然崩塌,突然無法維持正常生命所需,突然變得脆弱,當然,這是前期長期缺血引起的。曾經有人做過研究,主要是數據分析,發現,僅有極少數心衰患者在確診后可活過五年,而且女性多于男性,所以,可以看出,心衰死亡率極高,存活率極低,可以和惡性腫瘤相媲美。筆者觀在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病機為里虛標實,真正是氣血不足,氣血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的,這種不知實際上一種瘀滯不前,應該標本兼治、補益驅邪、益氣補虛、活血逐瘀為基本治則。以此為依據,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給予益氣逐瘀通絡湯隨癥加減,聯合西醫傳統治療及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輔以中西醫結合特色化護理,觀察該方法對患者心功能療效、心臟超聲檢查指標、NT-ProBNP水平、MMP-9、Gal-3水平和6分鐘步行測試等觀察指標的影響,對該治療方法的療效進行評估?,F進行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所用的各類治療均來自唐山各大醫院,一共收集了400份病歷,均為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我們這項研究通過了醫院的倫理委員會。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首先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標準,其次,符合中醫上所說的氣虛血瘀證,最后,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心臟疾病,患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尤其是肝腎,因為藥物代謝要經過肝臟和腎臟,二者的好壞,關系到臨床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危,同時,如果有藥物過敏史,為了安全考慮,也除外。
1.3方法在常規使用西藥的基礎上,給予益氣逐瘀通絡湯加減,方藥組成如下:紅參20g,丹參20g,黃芪25g,當歸20g,全蝎5g,地龍15g,土鱉蟲10g,三七5g,桂枝15g,五味子10g,甘草10g連續服用1個月,休息1周后,再連續服用1個月。
1.4觀察指標①在用藥物治療前,對患者平時狀況進行了解,利用合適的評價量表進行評分,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問診,了解患者真實情況,做出可靠判斷,利用相同量表進行評分,之后進行對比。②利用心臟彩超對心臟進行多維度評估,充分了解治療前后,患者的心臟物理狀況,通過一些主要的指標進行反應,展示出心臟的真實狀況,心臟超聲檢查指標、NT-ProBNP水平、MMP-9、Gal-3水平和6分鐘步行測試。③積極隨訪,積極了解患者疾病狀況,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積極記錄患者發生的與心臟疾病有關癥狀表現,可以詢問家屬,之后進行量化分析,得出可靠的結論,例如一些嚴重的意識喪失應包含進去,甚至心源性猝死等,以及復發情況。
1.5統計學分析采用 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 Plt;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候積分比較患者胸痛、胸悶氣短、身倦乏力以及心悸評分均降低,各項觀察指標明顯改善。
3討論
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具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且發病急驟,患者臨床預后差。在中醫理論中,其血瘀、痰滯、氣滯、寒凝為標實,氣虛、陽虛以及陰虛為本虛,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最常見的中醫證型為心血瘀阻證。治療過程中,對益氣逐瘀通絡湯進行加減。方中以紅參、丹參作為主體,紅參作用于氣虛之本,可以在大補元氣的同時生津,丹參味苦,微寒,作用于血瘀之標,活血祛瘀止痛,此兩味藥物配伍,活血化瘀,止痛生津,標本兼治;黃芪甘溫,補氣健脾,可使補氣而不淤滯,助力主要哦藥效發揮。我們發現,久病的患者常出現瘀癥,久病便可以入絡,所以在治療心臟疾病時,善用通絡性強的蟲類藥以通經絡,祛瘀血,此處以全蝎、地龍通絡止痛,三七甘溫,微苦,既活血又止血,士鱉蟲性善走竄,破血逐瘀,四藥相伍增強活血化瘀的力量,當歸辛溫,為血中圣藥,方中取其活血定痛之功,且長于補血養血,以上六味藥物共為臣藥,既助紅參、.丹參氣血同補充,使得燒火有柴火,取水有井,不做無根之水;把桂枝、五味子作為排頭兵,桂枝辛溫,功能溫通經脈,且與甘草相伍,辛甘化陽,利用陽來驅散淤滯,氣虛時不可以促進陰氣的散部,易于積聚,最終形成陰虛,所以在其中加用五味子,來補氣靜心,散部陰氣,和甘草共同作用促進生津;甘草調藥和中,且能補脾益氣,能\"助參芪成氣虛之功\",為使藥。這樣進行配伍,針對于本虛標實之證,通過益氣來補虛,最終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此藥物的使用,可極大改善心衰病人的臨床狀況,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的典范。
臨床治療結果反映,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下,心衰患者臨床癥狀出現明顯好轉,提示益氣逐瘀湯可使得患者預后轉好、同時提高生活質量。此外,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各指標恢復,提示益氣逐瘀通絡湯可有使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同時延緩患者心室重構。綜合指標提示,益氣逐瘀通絡湯使得血漿凝血時間得以延長,血栓生長速度,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對血液及心血管系統具有重要保護作用;同時炎性介質釋放得以抑制,自由基清,改善冠脈循環。
綜上所述,益氣逐瘀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相比傳統治療方式,以整體觀來治病,而不是一味局部治療,這樣既有中醫的大局,又有西醫的精細,是中西醫結合的典范,輔以中醫治療和中醫特色護理,優勢互補,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增強治療效果,減輕西藥副作用對機體的損害??梢燥@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再入院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程常福.自擬益氣強心湯治療陽虛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52例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