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運用中醫情志護理后心理狀況的影響。方法抽選72例2018年9月-2019年9月前來本院就診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過數字標注法分成兩個組,給予對照組基礎護理,試驗組與此同時進行中醫情志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結果試驗組的焦慮(SAS)和抑郁(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運用中醫情志護理能有效改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況,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為積極配合治療奠定基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尋常型銀屑病;中醫情志護理;心理狀況
銀屑病屬于難治愈、易反復的皮膚疾病,尚無明確的發病機制,但是有研究表明與環境、遺傳等因素相關,主要特征為真皮感染、表皮過度增生。由于該病的病程漫長,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增添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治療依從性,降低生活質量。有學者認為,從中醫角度出發進行情志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我院為證實這一觀點進行了本次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72例研究對象是從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中篩選而來,將數字標注法作為標準分組,每組36例。試驗組中男女占比23:13,年齡18-71歲,平均(41.65±4.52)歲,病程6個月-13年,平均(6.21±1.08)年。對照組中男女占比24:12,年齡19-70歲,平均(41.35±4.67)歲,病程4個月-14年,平均(6.59±1.16)年。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運動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皮膚護理等基礎性護理。試驗組與此同時再進行中醫情志護理,具體內容包括:
1.2.1 移情易性法:如果患者消極情緒較為嚴重,通過與其進行交談分散注意力,并引導其回想生活中快樂的時光;此外,還可以讓患者培養興趣愛好,通過種植花草、聽音樂、做運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1.2.2 言語開導法:與患者溝通中要付出耐心,鼓勵患者進行內心傾訴,同時還要為患者講解銀屑病相關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正確面對疾病,減輕心理恐慌感,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治療。
1.2.3 以情勝情法:如果患者抑郁、焦慮等癥狀較為嚴重,可以遵循五行、七情相生相克的理論進行干預,如: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讓其重拾對生活的信心;交談中穿插幽默語言,放松患者緊張的心情[1]。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焦慮評估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SAS),超過50分表示存在焦慮癥狀;抑郁評估工具為抑郁自評量表(SDS),超過53分表示存在抑郁癥狀;另外,兩者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數據,()代表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檢驗,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SAS和SDS評分兩組患者護理前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項指標評分試驗組均低于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銀屑病是一種免疫介導性皮膚病,在病程發展過程中,會給患者的社交、生活、工作、學習等帶來影響,甚至出現焦慮、沮喪等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如果患者負性情緒較為嚴重,要進行積極的干預。在中醫學中,驚、恐、悲、思、憂、怒、喜為“七情”,而七情活動和病理、生理變化有著必然聯系,如果情志不佳會造成氣血陰陽失調、氣機逆亂[2]。而中醫情志護理,就是護理人員保持和藹、誠懇的態度,根據患者的情志類型進行針對性干預,利用移情易性法、言語開導法、以情勝情法等改善異常的心理狀態,讓患者能積極面對疾病,消除負性情緒,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態[3]。本次研究中,36例試驗組患者經過中醫情志護理,比進行基礎護理的36例對照組患者,有著更低的SAS和SDS評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中醫情志護理的應用有助于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
綜上所述,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運用中醫情志護理能讓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為積極配合治療奠定基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譚玉惠, 闞麗君, 李麗楠,等. 中醫綜合干預對尋常型銀屑病病人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J]. 護理研究, 2017, 31(4):485-487.
[2]楊雪松, 羅光云, 葉建州,等. 基于因子分析的412例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證候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9, 18(1):6-10.
[3]曾麗, 劉愛華, 王彩仁. 情志干預聯合藥物治療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 2018, 35(4):8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