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顱內動脈瘤患者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介入栓塞術的效果。方法:將近期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的顱內動脈瘤患者根據實施手術的時間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患者于入院早期(入院后3d內)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則延期(入院后4-6d)接受手術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為96.0%(4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0%(41/50),組間數據比對具備統計學差異(Plt;0.05)。結論:在顱內動脈瘤患者入院后3d內接受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入院后4-6d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早期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成功率。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不同時間;介入栓塞術;臨床效果
顱內動脈瘤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因素,這一病癥在各腦血管病癥中的總患病率只低于高血壓腦出血、腦血栓等,且所有的年齡階段均會患病。對于顱內動脈瘤患者而言,其死亡率、殘疾率均較大,且極有可能在產生出血后引發腦積水、腦疝等各類較重的并發癥間有關,患者一經確診,便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以防發生大出血,最終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1]。本文為了深入探究顱內動脈瘤患者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介入栓塞術的效果,選取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顱內動脈瘤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00例顱內動脈瘤患者均于本院接受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納入時間由2018年6月開始,到2019年5月結束,根據選擇不同的手術時間將納入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4-68歲,均值(47.1±5.7)歲。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67歲,均值(47.8±5.8)歲。此次研究已經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簽字認可;對比兩組各項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Pgt;0.05),符合對比需要。
入組標準:所選的研究對象均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證實為顱內動脈瘤,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與患者及家屬簽署本院“知情同意書”;所選病例均具備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的適應證;無合并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
排除標準:所選的研究對象均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者,排除血小板計數<50×109/L,排除合并腦部惡性腫瘤者,排除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者,排除中途退出或不耐受手術者。
1.2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于早期接受手術治療,即在入院后3天內對患者實施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而對照組則延期進行手術治療,即在入院后4-6天對患者實施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介入栓塞術的治療方法如下:(1)術前,先給予患者尼莫地平靜脈滴注,以防術中發生血管痙攣;隨后,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并行氣管插管以及肝素化抗凝;(2)使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沖洗導管,同時運用Seldinger法行右側股動脈穿刺,并確定動脈瘤大小、位置、形態等。(3)選擇規格適宜的脫鉑金彈簧圈纏繞,并反復行血管造影,直至栓塞滿意且止血成功為止;(4)水解并撤除導管,留置導管鞘;手術6h后,將導管鞘拔出,并對切口行壓迫止血、加壓包扎。
1.3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進行評估,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通過以下標準進行判定,其中共分為四個標準:完全栓塞(手術后患者的動脈瘤頸內已無造影劑殘留)、部分栓塞(手術后患者的動脈瘤頸內殘留有少量的造影劑)以及瘤頸過度殘留(手術后患者的動脈瘤頸內任殘留有較多的造影劑)[2]。治療成功率=完全栓塞+部分栓塞/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試驗借助了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過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數據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兩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上述數據統一由()的方式呈現,采用t檢驗,當最終結果顯示P值小于0.05時代表該項數據對比具備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為96.0%(48/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0%(41/50),詳見表1,組間數據比對具備統計學差異(Plt;0.05)。
3.討論
顱內動脈瘤主要是指顱內動脈因后天損傷后先天異常而導致的局部動脈內膜損傷,并在長期血流動力學負荷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致使血管壁異常突起。介入栓塞術是現如今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常用方法,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圍手術期風險發生率低且微創等優勢[3],但是,介入栓塞術在運用到對顱內動脈瘤性患者實施治療期間相應的時機依舊具有過多的爭論。通?;颊咴趧用}瘤破裂后3-10d會出現顱內血管痙攣,因此對于顱內動脈瘤患者實施介入栓塞術的最佳時間通常在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的第3d。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知,在入院后3d內進行介入栓塞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成功率明顯優于在入院4-6d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組間數據比對具備統計學差異(Plt;0.05)。
綜上所述,在顱內動脈瘤患者入院后3d內接受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入院后4-6d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早期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林通, 謝慶海, 彭濤,等. 開顱夾閉術與介入栓塞術對顱內動脈瘤患者影響的對比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7,5(07):128-129.
[2]蔣世杰, 張波, 方登富,等. 不同手術時間介入栓塞對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差異及影響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7, 45(11):52-55.
[3]鄭津, 胡學斌, 趙洪洋,等. 血管介入栓塞治療時機對顱內動脈瘤患者并發癥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藥, 2018, 13(2):219-223.
作者簡介:姓名:黃娟;性別:女;"籍貫:湖北省武漢市;"出生年月:1981年4月;學歷:大專;職稱:主管護師;科室:神經外科;研究方向: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