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4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萎縮的城市:“我的多數同學都走了” 作為一個生活在經濟發展緩慢的中國城市的年輕女性,馬鶯歌(音)自稱已接受“佛系”態度。這種人生態度在有著1億人口的中國東北很有好處。
雖然中國以世界級經濟增長聞名,但馬鶯歌所在的齊齊哈爾市和很多東北城市一樣,增長嚴重放緩,還有一些城市陷入衰退,促使許多年輕人離開。無怪乎京滬金融人士開玩笑說,投資不過山海關。齊齊哈爾遠在山海關以北,那里的經濟困境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征兆。
不過,當地也存在希望跡象。東北在視頻直播方面有著比較優勢。這幾年,東北國有企業舉辦表演藝術巡演,他們接地氣的幽默受到全國青睞,東北話也能為全國人民所理解,區別性足夠大,也足夠有趣。
齊齊哈爾居民邱哲(音)解釋說,他現在一腳在舊經濟,另一腳在新經濟。晚上,他在中國一重集團上夜班,白天則在當地社區的第一個無人機拍攝小組工作。他還拿出手機展示在周末給人拍攝的婚禮和當地體育活動的視頻。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不愿進行深度改革使東北地區注定發展停滯。但是,這里的國有企業一直在一點點和默默地進行著艱難抉擇。邱哲表示,一重的裁員幫助這家企業穩定下來,這幾年工資又開始上漲。
中國政府力推關閉過剩產能,存活下來的企業利潤因此得到提高。政府甚至采取一些私有化措施——作為債務重組的一部分,一重在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的鋼廠被華東一家民企收購。去年,招工廣告再次出現在網上:該鋼廠再次招人,技術工種每月工資1.2萬元人民幣,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還多。
對東北地區很多年輕人來說,生活看起來比幾年前更積極向上。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建設更美好未來的能力,是這個國家未來幾十年尋求發展過程中的試金石。在離富拉爾基區一小時車程的村莊,張龍(音)正在修理汽車。他15歲輟學到北京學機修,還開了自己的汽修店,但后來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返回家鄉。他計劃扎根本地,再開一家店。
馬鶯歌也在網上尋求關注。她表演搞笑短視頻,然后上傳到網上平臺:“粉絲告訴我,我東北口音重,大家很喜歡”。▲
(作者湯姆·漢考克,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