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全球信息化已成為人類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也給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本文針對高校網絡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較長時間的實踐,逐步形成了我校在重要時期的網絡安全管理工作方法。
【關鍵詞】網絡安全;防護策略;監測預警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全球信息化已成為人類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也給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但由于計算機網絡具有聯結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不均勻性和網絡的開放性、互連性等特征,致使網絡易受到黑客、病毒、惡意軟件和其他非法方式的攻擊,所以網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由于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信息的數量以指數級別增加,而科技的進步也催生出很多竊取信息的技術方法,給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近年來,境外非法黑客組織連續攻擊國內的網站,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也給網絡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隨著《網絡安全法》的頒布,國內的各級各類網信單位都非常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專門成立了網絡安全部門來執行這項工作。學校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部署落實校內的相關網絡安全管理工作。下面就對我校在重要時期的網絡安全工作方案做簡單說明。
學校成立了網絡與信息化辦公室(以下簡稱網信辦),由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和網絡與信息中心兩個部門合并而成。網信辦的成立,進一步整合了學校網絡與信息化建設的體系和力量,從而更好地支持和保障學校“雙一流”建設。2017年6月,網信辦籌建網絡安全部。
在重要時段,學校的校辦收到上級相關部門發來的文件(或函件),文件轉給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根據時段的重要性,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安全工作會,會議上對網絡安全作明確指示;或者直接在文件上做明確批示并轉發給網信辦,然后根據領導指示的精神,進行相關部署和落實工作。相關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
工作會后,網信辦會立即就會議的精神和要求在部門內部進行傳達、部署和落實。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加強網絡安全工作的組織部署。要求校內各單位按照學校的統籌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制落實,將網絡安全工作納入重點工作予以研究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好重要時段的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要明確專門力量,落實責任分工,確保工作部署落實到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行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重點做好本單位網站及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按需調整重要時段網絡防護策略。各單位應對本單位的信息系統(網站)進行研判,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運行。本單位主管的信息系統(網站),要確保專人專崗24小時值守。重要對外服務網站應在做好重點防護的基礎上保障訪問暢通。對假期期間無業務加載、無專人運維的信息系統(網站)可關閉運行。
三是切實做好監測預警通報工作。各單位應加強網絡安全監測預警通報等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按照《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做好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準備和保障工作,確保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時,能夠第一時間監測發現、妥善處置、核查整改和通報報告。
四是加強值班值守工作。各單位應加強值班值守,建立7×24小時值班制度,明確值班值守職責任務,保持通信聯絡暢通。發現重大、緊急網絡安全事件應按照《大學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文件精神,一旦發現有害信息及突發網絡安全事件,應第一時間向學校24小時110值班室電話報警,配合網信辦、保衛處等部門按照學校相關工作要求做好處置工作。
五是全校實施“零報告”制度。重要時段期間,各單位每天15點前將前一天15點至當日15點前信息系統(含網站)安全情況通過“學校信息化助理交流QQ群”報送,本單位網絡安全工作情況、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隱患以及整改處理情況,發生、發現重大安全事件,隨時報送。
六是相關要求。1.網信辦負責校園基礎網絡安全、校內信息系統(網站)的信息管理及全校網絡安全事件處置工作。2.黨委宣傳部負責加強學校輿情管理工作,對于出現預警性、傾向性、苗頭性的輿情問題加強分析研判,并妥善有效應對。3.保衛處密切聯系公安部門,配合做好網絡安全事件的處置工作。4.其他校區同樣執行。
重要時期的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涉及學校的網絡安全工作機制、組織體系、規章制度、應急預案、工作方案、技術措施等方方面面,是學校網絡安全工作的一個很好的縮影,它既能體現出網絡安全日常工作的成效,又能在關鍵時期得到檢驗。
【參考文獻】
[1]宋宜昌.論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0(01).
[2]靳高風等.2016年中國犯罪形勢分析及2017年預測[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