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芳 王月康 王莉萍 黃志安 謝勇明
【摘 要】目的:對比不同方法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硝酸鹽氮的應用效果。方法:離子色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標準樣品及生活飲用水中硝酸鹽氮。結果:離子色譜法對標準樣品硝酸鹽氮的檢出限顯著低于紫外分光光度法(P<0.05),兩種方法對標準樣品硝酸鹽氮實測濃度對比P>0.05;離子色譜法對加入不同濃度硝酸鹽氮標準液的生活飲用水硝酸鹽氮測定結果中均值、相對標準偏差、加標量與紫外分光光度法對比均P<0.05。結論:應用離子色譜法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硝酸鹽氮效果更優,有利于獲得更為準確的檢測數據。
【關鍵詞】生活飲用水;硝酸鹽氮;離子色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detecting nitrate nitrogen in drinking water. Methods: ion chromatography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nitrite in standard samples and drinking water. Result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nitrate nitrogen in standard samples by ion chromatograph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P < 0.05). The average valu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scalar addition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ere all P < 0.05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nitrogen in drinking water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standard solution by ion chromatography (P < 0.05). Conclusion: Ion chromatograph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detection of nitrate nitrogen in drinking water, which is helpful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data.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nitrate nitrogen; ion chromatograph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detec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 R821.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090-01
生活飲用水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從飲用水中攝取水能及補給,對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日常活動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提示,生活飲用水質量優劣將直接對人們健康、生產生活造成相應影響。但應注意的是,由于近年來我國生活環境質量持續下降,加之部分地區工業污染較為嚴重,因此地下水系可能造成相應影響從而干擾生活飲用水質量。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對比不同方法檢測生活飲用水中硝酸鹽氮的應用效果,以期為今后合理選擇正確有效的飲用水硝酸鹽氮檢測方法提供可靠依據,最終目的在于確保水質檢測結果、為保障水質提供有力參考,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1.1.1 儀器: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離子色譜儀(型號:CIC-100)及配套自動進樣器,陰離子色譜柱(型號:SI-524E),抑制器(型號SHY-A-6),離子色譜儀配套分析處理的軟件系統;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型號:TU-1901)及配套的數據軟件處理系統;四川沃特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沃特普超純水機(型號:WP-UP-Ⅲ-20)。
1.1.2 試劑:超純水電阻率在1.82MΩ·cm,硝酸鹽氮一級標準貯備液GBW (E) 080223(1000 ug/ml)由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提供,GB/T 5750.5-2006 中5.2.3以及5.3(見3.2)中試劑均為分析純。
1.1.3 工作條件: ①離子色譜儀:淋洗液為碳酸鈉(3.6mmol/L)、柱溫450C、流速每分鐘0.8ml;②紫外分光光度計:波長220nm、275nm。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指定高職稱、工作經驗豐富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完成取樣、配液、儀器操作及數據記錄等步驟,嚴格按照儀器設備要求規章制度完成相關操作。記錄離子色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生活飲用水中硝酸鹽氮檢出限、準確度,將所得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進行相應分析,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檢出限為扣除空白后吸光度0.010時所對應的濃度值,離子色譜法檢出限為一定色譜重要條件下3倍信嗓比確定最低檢測濃度,對比物為硝酸鹽氮標準樣品盲樣測定。
1.2.1.1 標準溶液配置:利用無硝酸鹽純水將GBW (E) 080223(1000ug/ml)硝酸鹽氮標準溶液稀釋為10ug/ml硝酸鹽氮標準使用溶液,之后配置為相應標準系列,其中離子色譜法標準溶液系列包括0.00mg/L、0.20mg/L、1.00mg/L、5.00mg/L、10.00mg/L、20.00 mg/L;紫外分光光度法標準溶液系列包括0.00mg/L、0.20mg/L、1.00mg/L、2.00mg/L、4.00mg/L、6.00mg/L。 應注意需在一份無硝酸鹽純水中分別按照從低到高濃度將硝酸鹽氮標準溶液加入,并連續實施6次重復測定后獲得檢測結果均值、回收率、相對標準偏差等數據。
1.2.1.2 離子色譜法:水樣采集后經微孔濾膜(0.22μm)過濾,之后利用離子色譜儀測定水樣中硝酸鹽氮含量,其中進樣量為10μl。
1.2.1.3 紫外分光光度法:取水樣加入1ml鹽酸(1+11)酸化,利用220nm及275nm波長、10mm比色皿于10min-2h內測定上述混合液吸光度(純凈水作為參比物)。硝酸根離子在220nm波長處吸收進行硝酸鹽氮定量測定,溶解的有機物在此波長處也將吸收,而275nm波長處不吸收硝酸根離子,因此后者波長可作為另一次測量從而達到校正硝酸鹽氮值的目的。
1. 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傳入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版本號:SPSS.19)行t檢驗(計量資料),以檢驗結果顯示P<0.05表示對應數據對比差異存統計學意義。
通常情況下,急性胰腺炎又可分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和重癥急性胰腺炎兩種,其死亡率約為5%~10%[1],而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可獲得良好預后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與生長抑素聯用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特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中急性
胰腺炎診斷標準,排除心臟病、肝腎疾病、腸道動力障礙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哺乳期女性及藥物過敏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6.5±5.9)歲,病程2~15小時,平均病程(8.5±2.3)小時;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5.5±5.7)歲,病程2~13小時,平均病程(7.5±2.5)小時;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無較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補液、抑酸、抗感染及營養支持;對照組患者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給予生長抑素,初始劑量為100ug,使用微量泵以每小時50ug速度勻速泵入;觀察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給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生產企業: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0010)每次3粒,每天3次。
1.3 觀察指標[3]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清晨患者空腹時抽取靜脈血,采取酶聯免疫吸附法、速率法、墨汁吞噬試驗對白細胞(WBC)、淀粉酶(AMY)、C反應蛋白(CRP)、乳酸脫氫酶(LDH)進行檢測;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尿淀粉酶及血淀粉酶基本恢復;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無改善;總體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做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0%,對照組臨床有效率為75%,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WBC、AMY、CRP、LDH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AMY、CRP、LDH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WBC、AMY、CRP、LDH明顯優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2.5%)明顯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0%)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按照患者病情癥狀可分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及重癥急性胰腺炎兩類,大部分患者表現為輕型,通過后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可獲得良好預后,但仍有15%~20%患者表現為危重型急性胰腺炎,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死亡率極高。該疾病起病變、病情復雜,發展快,發病后患者胰腺出現炎癥反應,致使其他器官功能出現異常。如胰腺功能異常、胰腺血流異常等,病因可能與感染因素、炎癥性因素、機械性疾病、脈管及容量因素、代謝性疾病、藥物性因素均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惡心、水腫、嘔吐、腹痛、出血、壞死、血胰酶增高等,病情較輕者胰腺僅出現輕度水腫,而重癥患者不僅胰腺出現出血壞死情況,還可能出現腹膜炎,引起激發感染,休克,甚至直接致使患者死亡。關于其發病機制目前尚無明確定論,可能與炎癥介質學說、傳統學說、微循環變化、病理生理變化有關,而現有研究認為急性胰腺炎病情早期可能與胰酶過度活化、炎性反應、胰腺微循環障礙、氧自由基生成有關,如患者長期暴飲暴食、過量飲酒,或存在高脂血癥、膽結石、膽道感染或其他膽道疾病,因此,在急性胰腺炎治療時,主要以氧自由基清除、胰酶過度活化抑制,胰腺功能和胰腺血流改善為主[4]。生長抑素屬于人工合成肽類激素,生物學效應較多,在人體腦部、胃腸道及內分泌腺等組織均可發現,對內外分泌腺分泌、胰高血糖素、胰腺多肽及胰島素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時對患者體內炎性細胞因子釋放具有阻斷作用,同時對胰酶分泌產生抑制作用,使Oddi括約肌變得更為松弛,有利于排除胰液膽汁,使毛細血管滲透性和胰腺血流供應減少,對相關神經興奮性進行抑制,最終緩解患者全身炎性反應[5]。研究表明,生長抑制素可有效緩解患者毛細血管外滲及全身內毒素血癥臨床癥狀,血淀粉酶明顯下降,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癥狀,達到治療效果,多用于糜爛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應激性潰瘍、食管靜脈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胰腺治療,用藥后,對患者胰腺內分泌功能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改善患者胰酶自身組織消化,且能有效提升患者血漿瘦素,降低炎癥因子,而細胞介素-1、血漿瘦素、腫瘤壞死因子-a、髓過氧化物酶水平表現為負相關關系。如加大生長抑素推注量,其臨床治療效果更佳,在臨床治療時,首次可先加大推注劑量,后期在持續勻速泵入。合生元、益生元、益生菌均屬于微生態制劑,對患者腸內菌群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使其維持在穩定狀態,對人體免疫力具有提高作用。而急性胰腺炎患者患病后機體多存在炎癥反應,免疫力逐漸減退,對后期預后效果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隨著患者病情加劇,炎癥介質介入患者機體后,會損傷患者腸道粘膜,導致機體炎癥反應加劇,情況嚴重時可能激發膿毒癥,加速患者死亡。如患者長期飲食受損,腸道缺血,破壞腸黏膜細胞結構,患者腸道黏膜可能逐步萎縮,上皮細胞凋亡速度加快,最終腸屏障功能減退,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急性胰腺炎治療時必須加強腸道調節。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多用于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療中,患者服用后會產生一種菌膜附著于患者腸黏膜表面,提高腸菌群生物屏障防御能力和腸道菌群恢復能力,避免吸收毒素和細菌,減少病菌入侵。另外,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還可促進生物酶和維生素合成,提高糖類發酵能力和細胞吞噬能力,改善胃腸道功能[6]。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不同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通過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與生長抑素聯和治療臨床有效率達到(90%)明顯高于單一的生長抑素治療臨床有效率的(75%),且治療后患者白細胞(WBC)、淀粉酶(AMY)、C反應蛋白(CRP)、乳酸脫氫酶(LDH)均獲得顯著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臨床可采取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與生長抑素聯和進行治療,已緩解患者炎性反應,改善患者血漿瘦素水平,促進胃腸道功能,快速控制患者病情。
參考文獻
[1]謝代剛,汪蓓蓓,蔡華仔等.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8,29(8):1066-1068.
[2]李永濤,柳曉君,宋婷等.大黃紅藤消炎方聯合生長抑素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組織TGF-β1、PCT、leptin水平及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5):820-823.
[3]鞏會杰,張逸強,胡景嵐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3):564-568.
[4]顧育靜,蘇少鋒.精細護理應用于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1):165-167.
[5]林黎,倪海斌,戚建巨等.生長抑素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血供狀態及細胞黏附分子的影響[J].中國醫師雜志,2018,20(8):1231-1233.
[6]楊慧卿.心理護理干預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8,20(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