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濤
【摘 要】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其發展一直都受到我國的高度重視。但隨著全球金融環境的變化,我國金融市場也變的愈發復雜,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撲面而來的時期,金融監管難度逐漸加大。現階段我國金融監管體制已經很難適應現代金融發展需求,因此必須實施更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保證我國金融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金融監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措施
金融業是國家經濟的血液,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自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對金融工作及金融安全始終保持著高度重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使我國金融業發展獲得了巨大成就。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放緩,金融市場環境多變,金融監管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形勢,同時實體經濟資本回報率下降,民間投資增速被凍結等問題凸顯。為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整體競爭力,實現金融行業穩定高效的運行,務必需要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進度。
一、金融監管體制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
金融監管是指一國金融監管當局依法對該國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活動進行限制調控的行為。金融監管的主體即金融監管機構,其組織機構的形式多種多樣,而現階段世界主流的監管形式為兩類,一是分業監管,也就是我國當前主要的監管模式,是由多個金融監管機構分行業進行金融監管,各司其職共同監管;二是統一監管,世界范圍內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采取此監管模式,是由集中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全權負責金融業的監管。
(一)分業監管體制
分業監管體制是指根從事金融業務的不同機構主體及其不同的業務范圍,由不同的監管機構分別實施監管的體制。我國現階段即采用分業監管模式,早期的分業監管采用“一行三會”制度,即中央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通過決議,將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建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即銀保監,現我國采取“一行兩會”制度。
分業監管體制又可以分為雙元多頭監管和一元多頭監管兩種類型。雙元多頭監管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分別設立中央銀行機構,各自行使金融監管權,同時各自又分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監管機構負責監管。在這種監管模式下,中央一級機構擁有最高權力,統一領導地方一級機構,但地方一級機構在經濟管理上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一元多頭監管是相對于雙元多頭監管來說,具體是指只在中央一級設立中央銀行機構,監管權力集中化,在中央銀行下屬分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監管機構負責監管。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實行雙元多頭監管的國家較少,主要存在于以美國為首的聯邦制國家。大多數國家采用一元多頭監管。圖1.1為我國分業監管模式示意圖。
(二)統一監管體制
統一監管體制是指僅由單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全權負責金融業的監管。一般情況下,統一監管的監管主體都是由中央銀行擔任,但也有少數國家會單獨設立監管機構。早期英國金融監管都是由英格蘭銀行進行監管,在1997年英國單獨成立金融服務機構從而接替了英格蘭銀行的監管職權。
統一監管體制又包含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單獨的一家金融監管機構全面負責金融業的監管;另一種是由多家金融監管機構分別負責不同目標的金融監管,采取這種模式的代表性國家為澳大利亞的審慎監管局,而這種監管模式并不屬于完全的統一監管,但是它制定統一的金融監管準則,負責統一協調監管職責。下圖為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示意圖。
(三)分業監管與統一監管的利弊
在分業監管體制下,由于各大金融機構業務劃分明確,且其風險差異性巨大,采取分業監管可以根據不同的金融情況區別對待不同的金融活動,確定其相應的監管標準和措施。此外,當出現金融危機時,分業監管可以有效的降低金融風險轉移速度,形成對金融危機的絕緣性,有利于防范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大。但是分業監管也容易產生激烈的利益沖突,也會出現不公平競爭等現象。
統一監管模式能夠適應金融集團化的發展要求,也能提升金融監管的市場性,促進金融業的有效監管;同時,在統一監管模式下,可以有效的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監管知識、監管信息共享,更有效的培育專業化監管人才。但在統一監管的模式下,比較容易產生監管壟斷現象,缺乏監管競爭,不利于監管模式創新等。
二、我國當前金融監管體制的問題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步一深化,我國金融業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現階段我國金融業面臨著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保障我國金融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加大金融業的監管力度,改革監管體制,但現階段我國監管體制仍有諸多問題,務必需要正視其中的問題與不足。
(一)分業監管模式中各金融監管機構協調不足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金融行業進入到發展初期,2003年中央修訂《中國人民銀行法》從而確保了中央銀行的監管地位。2009年后,我國形成了現有的“分業監管”模式,“一行三會”是在中央銀行的領導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會分業監管。分業監管使得各專業監管機構能夠專門負責其行業監管,職責明確,分工明細,能夠更加細致處理各行業的內部問題,保證了各行業的有效運轉。但在分業監管模式的運行下,也暴露了其協調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今金融業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分業監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現階段下,金融產品推陳出新,各項金融業務分界模糊,合作滲透明顯加深,因此在金融監管上無法明確職責,可能會出現同時監管或無人監管的局面。在出現同時監管時,如果各監管機構不能進行有效協調溝通,容易出現相關產品推出滯后,會使相關金融機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影響到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而當出現無人監管時,由于對金融產品或業務的監管不力,容易出現金融違法違規現象,比如不正當競爭行為。
除此之外,三會在信息共享上也無法做到有效的協調,時常造成信息流通滯后,極大加大了監管難度。同時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換平臺,大型金融機構會在一定程度上隱瞞虛報金融產品或業務經營范圍,調動內部資源逃避行業監管,使得分業監管無法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