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宇
【摘 要】面對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挑戰,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對企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建立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完善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制度,創新培訓方式;及時編制和修訂勞動定額標準,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水平提升,企業員工技術技能水平和創造創新水平提升,企業生產水平和勞動效率提升,企業人力投資回報提升,從而大幅降低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增加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策略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的核心,降低成本則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如今,各行業高速發展,企業成本管理策略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對于資金成本和物資消耗成本已經控制到了極致,可壓縮空間已經微乎其微。由于受國有企業成本核算模式的長期影響,企業人力資源費用界定范圍不明晰,渠道雜亂,給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帶來諸多困難。從目前的企業成本管理現狀來看,人力資源成本的管理仍沒有引起絕大多數企業足夠的重視,缺乏對人力資源成本的分析與控制,更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完善的人力資源成本控制機制。從行業人力資源成本現狀來看,能源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高達60%左右,加工制造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高達40%左右,合理利用人力資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力資源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
一、人工成本概念
人力資源成本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支付的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所有費用。按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有關規定,人力資源費用范圍包括:招聘費用、教育經費、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和其他費用支出,也就是說人力資源成本貫穿了人才引進、開發、配置、使用、管理、維護和發展工作的全過程。
二、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現狀
1、大多數企業受傳統的人力資源觀念影響,企業管理層對人力資源管理認識不足,缺乏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觀念。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技術含量低、無需特殊專業特長,人力資源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做好考勤、工資、調配、社會保險、職工培訓等日常性事務,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與其他非人力資源部門沒有關系。從而導致人力資源管理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相應的人才戰略儲備,在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人才極度短缺的現象,遲滯了企業發展步伐。企業為了緩解人才壓力,必然會高薪、高福利等手段網絡人才,這就造成了企業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的過度支出。
2、人力資源培訓體系不完整。缺乏對培訓的需求分析,只是根據企業基本生產需求編制簡單的培訓計劃,大多著眼于完成短期任務而進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而忽視了對企業發展戰略理念、知識結構、思想觀念、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訓,培訓內容選擇單一;注重于師帶徒、內部員工技能傳授、外聘老師授課、自學等方式,授課方式以灌輸式講授為主,缺乏互動性,培訓方式簡單;這樣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使員工產生學不學無所謂、學習影響生產等負面情緒,使員工培訓流于形式。加之企業管理層認為培訓是成本,對培訓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認識不深,缺乏人力資源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觀念。導致了培訓費用投入不足和人力資本投資流失。
3、很多企業認為勞動定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用以計算員工勞動報酬的工具。對勞動定額在企業生產計劃編制、生產組織、經濟核算、配置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由于勞動定額編制難度較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相對較多,編制時間較長,一般企業在編制完成勞動定額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使用該定額,弱化了勞動定額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在企業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勞動定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大變化,如不能及時更新勞動定額,很大程度上景響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戰略決策、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同樣會導致勞動用工總量相對較大、勞動效率低下,勞動成本大幅增加。
三、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策略
人力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對人才實行戰略儲備和培養,加大人力資源投資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模式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管理措施,提高勞動效率,減少企業冗員,降低工資總額支出,實現人力成本的有效控制。
1、建立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合理編制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是一項持續的、動態的工作,隨著企業戰略目標的改變,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完善,平衡人力資源的供給和需求。按照企業發展戰略編制對各層次人才梯隊的規劃和人才儲備計劃,制定人員補充和接續計劃,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梯隊。對于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工藝、設計人員、高級技工,在人事政策規劃、薪酬政策規劃方面要按照人才市場競爭規律實行傾斜性政策,使企業在相關人才的獲取、保留方面具有競爭力。只有按照企業發展戰略要求,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合理配置人才,才能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更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更具有競爭力。
2、培訓是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和提高人員素質的重要途徑。企業員工培訓工作要依據企業戰略發展需求進行科學系統規劃,不僅要對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形式、培訓師、培訓教材、培訓經費等有一個系統的安排,還要有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為培訓需求分析、課程設計、實施與管理提供具有科學價值的反饋信息,為改進培訓系統與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據。通過培訓,不僅能提高與改善員工的思想理念、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工作態度和行為模式,而且還能夠優化員工隊伍結構,提高全員勞動效率,提升企業效益,降低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獲得競爭優勢。
3、隨著生產的發展和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產品的工時消耗總在不斷降低。因此,不論是產品現行勞動定額還是時間定額標準,執行一個時期后就會落后于生產水平。企業在產品設計結構發生變動、工藝方法改變、設備或工藝裝置改變、原材料材質、規格變動、勞動組織和生產組織變更、個別定額存在明顯不合理時,應對勞動定額進行及時修訂。在制定、修訂勞動定額時,應盡量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從現有的生產水平和技術組織狀況出發,采用科學的方法,使定額達到:“在正常條件下,經過努力,多數工人在多數情況下能夠達到或超過,部分工人能夠接近的水平?!必瀼貓绦袆趧佣~,還必須采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措施,重視設備的更新改造,推廣先進的操作方法,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改善勞動組織,加強勞動紀律,做好后勤供應和服務工作,改善勞動環境和工作條件,為員工完成和超額完成勞動定額創造必要的條件。由于勞動定額既指導著生產,又制約著分配,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完善勞動定額,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展,企業在發展和競爭過程中,只有實施戰略化、規范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培養員工的學習意識、效率意識、責任意識、標準意識和競爭意識,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從根本上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石依依,柴志尚.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9):97-97.
[2]威海市郵政局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