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亮
【摘 要】國際上一般規定滲透率在0.1-50毫達西的油藏界定為低滲透油藏。隨著開發時間的延長,低滲透油藏穩產難度大的問題。本文將就低滲非均質的油藏開發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闡述了一些低滲透油藏的挖潛對策。
【關鍵詞】低滲透;油藏;問題;挖潛對策
油田的開發進入到中后期以后,開發狀況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尤其是面對低滲非均質的油田,進行開采時,油田結構以及儲層都是非均質的,開采的時候極易造成因為水的含量過高,開采出的石油的量很少,最后油田就會進入中高含水期。而且由于低滲透油藏的結構難以判斷,分布不均勻,造成了油田經濟效益的損失。我們知道了低滲透油藏的這些特點之后,就要改變開采油田的思路,開發穩產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將儲層進行優化,將低滲層所含的石油發掘出來,提高低滲透油藏的出油量。
一、低滲透油藏開發面臨的問題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見效差
低滲透油藏一般吸水能力低,加之油層中黏土礦物遇水膨脹和注入水的水質與油層不配伍等因素導致的油層傷害,油層吸水能力不斷降低,注水壓力不斷上升,致使注水井附近形成高壓區,降低了有效注水壓差,造成注水量迅速遞減。
(二)剩余油分布規律認識不清
低滲透油藏孔隙系統的孔道很微細,固液界面上分子力作用顯著增強,導致流體產生非規律的滲流。因此低滲透油藏的開發與中、高滲砂巖油藏油水滲流特征有很大差異,注水開發過程中油水運動更加復雜。
(三)部分開發單元局部注采失衡
應當說,油田開發初期,注采井網是相對完善的,但經過長期開發后,一般都會出現油水井套損,同時油井高含水轉注或關井,導致不同開發單元之中,注水井相對集中,形成多注少采的格局,且注入水顯示出方向性。從而導致部分開發單元局部注采失衡。
有些開采單元局部的開采和注水失衡,也是問題之一。隨著油田開采的不斷進展,注采井網會隨之變得越來越不完善,如果有的單元注水程度很高,那么就會轉注或者將注水井關閉,這樣,不同開采單元之間情況不均衡,注水井太過集中,注水過多而開采減少,開采單元就會出現注采失衡的情況。
(四)注采井網部署未考慮沉積微相類型和分布特征
沉積微相研究是井網部署的地質依據。但由于初期人為劃分開發單元,沉積微相研究也以人為劃分的油田或開發單元展開,導致編制開發方案針對各開發單元主體部位,缺乏整體考慮。
(五)注采井網未考慮裂縫分布
由于目前對裂縫分布認識的局限性,對油田注入水流線推進規律認識不清,注采調整過程中,注采井網部署未考慮裂縫分布,油田注水開發后,注入水沿裂縫突進,造成主線上油井含水上升快,甚至暴性水淹,油井產量下降快。同時,側向油井見效差,甚至注水不見效,長期低產低液。
(六)絕大部分低滲透油藏天然能量不足且消耗快
低滲透油藏依靠彈性能量開發的采收率一般低于5%,油井自然產能很低,一般只有1-8噸,甚至沒有自然產能。經壓裂后,平均單井日產油量可達到3.6-27.7噸。
(七)油井見水后產量遞減快
低滲透油藏的油水黏度比一般小于5,見水后,采油指數連續大幅度下降,采液指數急劇下降,雖在高含水期采液指數慢慢回升,但最終也不能恢復到原始采液指數。此外,由于低滲透油層滲流阻力大,通常采用較大的生產壓差投產,見水后通過加大生產壓差來提高產量的可能性較小。
(八)裂縫分布狀況分析不清
在進行井網的布置時,由于無法清楚的認識低滲透油藏的裂縫分布狀況,對水流的推進規律也沒有比較明確的了解,所以進行井網的布置時,會出現和裂縫分布情況不協調的情況,這種情況產生的結果就是水含量急劇增加,造成油田產量低下。還有的井網的部署沒有考慮沉積微相的特征和相關情況,初期的人為劃分單元導致了對沉積微相的考慮不到位,這也就是整體考慮不周的情況。
二、低滲透油藏挖潛對策
(一)深化油藏認識,強化措施效果,合理提液
各個單元未進行層系細分的,由于各層巖性、物性及注采井網控制程度不同,存在層間差異,高滲層易形成注入采出的低效循環,中低滲層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有一定的水淹狀況相對較差、剩余油相對富集的潛力層。層間的剩余油可運用動態監測資料輔助分析法、弱水淹厚度分析法,通過油井歸位、補射對應層位來改善剩余油的動用程度,達到產液結構調整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幾項工作來實現:
治理低產低效井,控制無效低效液量,挖掘剩余油潛力。針對能量好的單元,合理優選提液方式及時機,實施合理提液。對能量好的厚層高含水停產后經歷一段時間,層內油水重新運移,在油層頂部重新形成剩余油的富集區,通過回采可有效挖潛。
(二)分類治理,強化注采調整長效提液
注水結構調整是產液結構調整的基礎,其實質是在保持地層驅動能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各類油層,特別是低含水、低滲透油層的水驅儲量控制程度,加強中低含水層的注水,控制高含水層的注水,減少注入水的低效和無效循環,達到控制含水上升的效果,以使產液結構得到完善,達到控水穩油的目的。
(三)動態跟蹤,強化生產過程技術管理,摸索特殊區塊產液最優化
對于層系單一厚度大的這類特殊區塊主要運用了注水主流線分析法、動態跟蹤描述法,強化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探索合理的生產方式。
(四)研發穩產適用技術
油田工作人員在開采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穩產技術的研究,能夠有效的提高低滲透油藏的開采水平和效率。
建立儲層模型之后,對油藏歷史進行擬合,然后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整合,這就是剩余油挖潛技術。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的技術:
分層的工藝技術。儲層可以按照高壓和中壓進行分級,進行數據的分析之后,將耐壓耐溫的油層施工管柱進行完善,也可以用酸化、解堵和調剖等方法處理夾層內的儲層。
解堵和封堵技術。粘度低、具有很強封堵性的封堵劑的開發和使用,能夠有效的解決高滲層滲水的問題,低滲層的動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新型解堵劑的使用,對于儲層內液體的流動有很大改善。在使用解堵劑或者封堵劑的時候,要根據情況的不同進行適度的變化,才能對低滲層進行保護。
靶定向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有效的對剩余油進行開采。能夠很好的適用于油層高度較小、層位單一和難以打全的直井層位,進行鉆井的風險也會降低。
對于一些老井和舊井,仍然有一定的產油能力,如何提高出油量,也有一定可行的技術方法:
穩油控水技術。低滲透油藏的開采中,穩油控水是很重要的,是一種綜合治理的方式。增加注水量、改造水井和大修油等等措施,是低滲透油藏穩產的重要方法。
(五)確定合理的注采井網
目前已投入開發的低滲透油藏,有些開發效果很不錯,也有一些開發效果不夠理想。其原因就是因為低滲透油田開發有其特殊性,低滲透油田最大的特點是與裂縫有關,或者是有天然裂縫,或者是水力壓裂造成的人工裂縫。由于裂縫的存在,低滲透油田對注水開發井網的部署就極為敏感。如果注采井網布置合理,使注水驅油時的面積掃油系統處于優化的狀態,就可以取得好的開發效果。如果注采井網布置不合理.注入水就會沿裂縫系統快速推進,使油井很快見水和水淹。可以說確定合理的井網部署是低滲透油田開發成敗與否的關鍵。
三、結束語
隨著油田開發的持續深入,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是很重要的一個任務,長期的實踐和經驗,成功摸索出了相關的技術與管理對策,讓低滲透油藏的挖潛穩產作出了貢獻,這對油田的永續開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l]陳永生.油田非均質對策論[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
[2]溫忍學.油田剩余油分布規律及提高水驅開發效果,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