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春 聞優瑜 王碧浪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我國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等重大部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出發,努力讓學生實現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本文嘗試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做一探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研究生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躍升,更是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點。
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時代
習近平同志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黨的十九大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根據新的實踐對教育作出分析與指導。在高等教育層面,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我國為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轉變所作出的新部署和新實踐。2017年《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將高水平學科作為“雙一流”遴選的重要條件,并首先提及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具體要求。而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不但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了拔尖創新人才,也直接為學科科研和教學積聚了勃發的力量。因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時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進一步完善創新以提升科學性和前瞻性,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
二、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挑戰
與高校本專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當前我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體起步較晚、相關體系仍不完善、體制機制尚未成熟、投入存在限制,而相應的現實情況不斷發展變化,對其提出了諸多挑戰。
(一)研究生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據《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總體不斷增長。與我國高考報名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頂峰后出現下降然后趨穩的情況相比,研究生總體規模的擴張將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變數,并相應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生群體結構復雜多樣
一方面,在年齡結構上相較于本??粕芯可后w總體年齡更高、跨度更大,這使得其在學業、就業等方面所面臨的壓力更大,在經濟、婚戀、生育等方面產生問題的概率和范圍也更大。另一方面,研究生總體規模的擴張必然帶來研究生群體結構的新變化,如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職非全日制研究生、國際研究生等數量的增加,與之相應的問題也隨之復雜多樣化。
(三)研究生群體組織分散性明顯
陳訊等在探討學習型組織理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時指出,研究生群體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面臨地域上的分散性,從而導致研究生班級觀念淡薄、集體意識缺乏。從研究生群體的特征來看,這樣的分散性顯著且必然。與本專科生相比,研究生群體更為成熟,其在學習、生活、思想上的獨立性更為明顯。同時,以導師科研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必然會造成研究生群體在地域上的分離和心理上的弱歸屬狀態。
(四)研究生思政教育機制尚不健全
雖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已經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全校緊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但在實踐過程中工作機制的完善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導師參與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機制完善。趙軍偉和孫曉瓊指出,當前研究生導師往往對研究生學術較為關注,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上的潛力仍有待挖掘。
三、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新思考
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應該立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牢記使命、直面挑戰,通過明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障礙,理清工作思路和內容,積極應對研究生總體規模擴張、結構復雜多樣、群體組織分散、思政教育機制尚不健全、網絡平臺蓬勃發展等所帶來的挑戰。
(一)指導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以時代為背景
習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主觀和客觀需要為學生提供服務,重視學生的參與感與獲得感,讓學生能夠將其所學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感悟提升、以自身提升輻射周邊。其次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強調時代性。個人的發展必然是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的,因而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學生認識時代、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讓學生在時代的潮流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激揚青春、與時俱進、奮勇前行。
(二)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新路徑
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傳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教育基礎上,尤其要注重融教育于管理之中。此外,把解決實際問題同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建立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時應重視現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作用,比如微信、微博甚至段視頻等,通過新載體引導硏究生關注熱點,創造性地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開發和拓展思政工作者的思路和能力。
四、結語
縱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起步較晚、機制尚未成熟、也面臨不少挑戰,但在全社會的逐步重視和相關工作者的積極探討中,新時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將越來越好,切實地為研究生教育注入強勁的能量。
【參考文獻】
[1]喬陽,王守仁,張輝,段鵬飛.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35-37
[2]強舸,左超.青年亞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5):32-36.
[3]陳迅,張希勝,魏銘材.基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探討[J].高教探索,2012,(5):107-109,123.
[4]周益春,張海良,譚志君.一個理念兩個基地三個平臺六項制度——湘潭大學積極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8):37-40
[5]杜桂麗,王生,劉旺,謝芬.基于網絡平臺建設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華文化論壇, 2013(12):179-182.
[6]李晶.媒體傳播方式快速創新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策略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2):52-55.
[7]章琳.高校研究生“獎助·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6):18-22
[8]趙軍偉,孫曉瓊.基于導師團隊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機制培養模式新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3):99-103.
[9]陳南坤,周彬.研究生思政教育隊伍建設的研究綜述[J].中國高??萍?,2017(S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