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 ?要: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加之當前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需求不斷提升,用水壓力越來越大。興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調節水資源,滿足人們用水的需求。但目前我國很多水利工程堤壩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經常出現滲漏的情況,嚴重影響到了水利工程功能的發揮。本文就簡單分析了水利工程堤壩滲漏及產生原因,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水利工程堤壩防滲加固技術應用應遵循的原則及其具體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 堤壩防滲加固? 施工技術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建設,極大的改善了我國的水資源利用情況,滿足了人們用水的需求,同時也在抗旱防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水利工程的堤壩逐漸出現了滲漏的情況,這樣不僅嚴重影響到水利工程的質量,還影響到了水資源的調節,并且影響到人們的用水需求。針對出現滲漏問題的堤壩,相關部門必須積極組織人力開展防滲加固工程,采用有效的施工技術控制滲漏問題,從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更好地為抗旱防澇服務,并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
1? 水利工程堤壩常見的滲漏病害分析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水利工程的堤壩經常發現裂縫,導致滲漏問題的出現,一旦出現滲漏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水利工程堤壩的質量,影響其使用壽命,同時也會阻礙水利工程的健康發展。要想防治水利工程堤壩滲漏的問題,就必須詳細了解水利工程堤壩常見的病害種類,然后根據種類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目前,形成水利工程堤壩滲透的主要形式分別是:流通、管涌與滲漏,這幾種病害經常出現在堤壩的堤身、堤基以及堤身與堤基的交匯處[1]。
2? 水利工程堤壩滲漏病害產生的原因
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導致水利工程堤壩出現滲透問題的原因主要分為四種:第一堤壩的結構不合理,或在修建時填筑的密度沒有達到預定的要求,從而導致堤壩逐漸出現滲漏的現象;第二,施工的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因為水利工程屬于公益性工程,一般是國家投資或民間集資的方式修建的,但不論哪種方式,投入的資金都較少,很多施工單位為了個人的利益,沒有根據設計要求采購合格的施工材料,從而因為材料質量問題導致質量問題;第三,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因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人員又沒有強抓細節管理,導致施工的質量存在問題,進而導致堤壩在投入使用后出現滲漏問題;第四,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被螞蟻等生物逐漸掏空內部,導致質量和結構存在問題,逐漸出現滲漏的現象[2]。
3? 水利工程堤壩防滲加固施工技術應用應遵循的原則
3.1 實用性原則
為了提升水利工程堤壩結構防滲漏的性能,施工人員必須遵循實用性原則。即采用的防滲加固施工技術必須實用。例如,在少量滲漏的情況下,施工人員可以在堤壩內鋪設完善的截排水設施,借助截流排水設施進行二次防護,從根本上保證水利工程堤壩的防滲漏性能;如果堤壩部門地區的結構受力較大,可在應力大的地方采用灌漿填充的方法,或是設置防滑樁,以此提高堤壩結構的穩固性,避免其在多方應力影響下出現更嚴重的滲漏問題[3]。
3.2 適用性原則
面對水利工程堤壩滲漏的問題,在采用防身加固施工技術時,施工人員還必須遵循適用性原則。即施工人員應立足于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防滲加固施工技術。通過借助可行性較強的施工技術真正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滲能力,避免在后續的使用中出現滲漏問題。
4? 水利工程堤壩防滲加固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目前,我國在水利工程堤坎防滲加固施工方面,常用的施工技術一般可分為灌漿法和修建混凝土防滲墻這兩種方式[4]。在實際運用中,這兩種方式各具優點,但修建混凝土防滲墻在施工成本方面投入較大。施工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處理的技術方案。
4.1 灌漿法的具體應用
4.1.1 劈裂帷幕灌漿法
劈裂帷幕灌漿法是一種常用的水利工程堤壩防身加固施工技術,其處理機理是通過增強堤壩結構的強度與穩固性,來增強其防滲漏的性能。這種施工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無論堤壩結構是什么形態,都可以根據實際的堤壩形態,適當調整施工方案,從而有效提升堤壩結構的穩固性。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可以通過鉆孔的方式,準確獲取相應的參數。在鉆孔時,施工人員必須準確確認鉆孔的位置,并盡量采用輕便的鉆機,而且孔間距不能超過3m,孔深必須達到堤身填土以下。在灌漿時,還必須采用多次灌漿的方式,灌注的漿液也應由稀到稠,同時合理控制灌漿的壓力,從而有效改善堤壩結構的穩固性,提升其防滲漏的性能。
4.1.2 高壓填充灌漿法
高壓填充灌漿法主要是用于基礎部位防滲加固施工操作當中,特別是一些修建年限較長的水利工程,這樣的水利工程堤壩的堤基基礎中普遍會存在蟻穴問題,甚至還有的存在著溶洞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施工人員就可以采用高壓填充灌漿技術。在實際運用中,施工人員首先必須確定需要加固的部位,然后在需加固部位的頂端進行鉆孔處理,孔距應保持在2m之內,鉆孔的深度則是根據堤基的地層分布來確定,但一般都要控制在礫石層2m之處。此外,在灌漿處理時,壓力應控制在27.40kPa~166.60kPa之間,并提前將套管放在填土層,當砂漿灌入到砂礫層之后,迅速提升套管,當完成施工處理后,施工人員還必須使用黃泥封孔。在處理蟻穴和溶洞情況時,應在蟻穴和溶洞的周邊開鉆,灌入漿液以后,再對蟻穴和溶洞進行灌漿處理。
4.2 混凝土防滲墻的應用
4.2.1 高壓噴射技術
高壓噴射技術就是借助高壓噴射槍噴射液體,利用液體沖擊的力量,影響并擾動壩基,與此同時,迅速灌入混凝土漿液,使其與壩基中原本的土石材料相融合,形成復合型的結構,從而提高堤壩結構的穩固性能與防滲漏性能。
4.2.2 自凝灰漿技術
自凝灰漿技術是基于塑性混凝土結構施工演變而來的一種新型施工技術,主要的材料是以水泥、膨潤土及混凝劑調制的混凝土原漿,這種混凝土原漿在灌注的初期不會立即凝固,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凝固,這樣能避免因混凝土的快速凝結導致防滲漏功能減弱,從而很好地提升堤壩的防滲漏性能。
4.2.3 帷幕灌漿技術
帷幕灌漿技術是將一定配合比調制的具有流動性與膠凝性的混凝土漿液,透過鉆孔壓入到巖層的裂隙當中,當漿液膠結硬化以后,提高巖基本身的強度,從而改善堤壩整體的防滲漏性能。在實際施工中,按防滲帷幕灌漿孔的排數,可以將其分為:兩排孔帷幕與多排孔帷幕兩種形式。在地質條件較為復雜且水頭較高時,施工人員采用3排以上的多排孔帷幕,具體的排數安排,施工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科學決策,而且,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抬動破壞,施工人員還應嚴格控制灌漿的壓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公益性工程。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數量急劇增多,但部分水利工程堤壩因種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滲漏的現象。要想更好地發揮水利工程的水資源調節作用,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運用有效的施工技術對出現滲漏問題的水利工程堤壩進行防滲加固處理,提高堤壩結構的穩定性,提高其防滲漏性能,從而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
參考文獻
[1] 高艷麗.水利堤壩工程防滲加固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2):2400.
[2] 劉姝娜.水利堤壩工程防滲加固施工技術淺談[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6):2689.
[3] 陳波.水利工程堤壩防滲加固技術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8(11):161.
[4] 崔淑紅.防滲加固技術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體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9(1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