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
摘? ?要:目前,各種醫療器械在醫院內的廣泛應用,現代醫療設備的應用對疾病的輔助診斷、治療及康復護理等起到很大的作用,醫療設備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命安全。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醫療設備的風險也在不斷的在增加,因此,如何對醫療設備進行切實有效的風險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成為了當下研究的熱點話題。
關鍵詞:醫療設備? 風險管理? 醫療質量
醫療設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臨床效果,有效的醫療設備管理是保證設備發揮良好的功能使患者得到正常的治療,如果對醫療設備風險疏于管理,勢必會增加造成嚴重的醫療責任事故的可能。
1? 醫療設備存在的風險種類
醫療設備風險主要存在物理風險、臨床風險和技術風險三種,無論是哪一種風險都將會影響醫療質量[1]。
物理風險即當某一種醫療器械設備由于目前使用人的技術和認知水平受限而產生的固有缺陷,從而導致醫療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以及不受控制的破壞性風險。
在發生的醫療事故中,絕大多數事故都是由于醫療儀器設備的使用不當或沒有按照正確操作造成的,而錯誤操作大多因為醫務人員對設備使用及注意事項不夠了解或因操作過程中粗心大意而引起。這些都是影響醫療質量的重要因素,錯誤操作不但會使病人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病情拖延甚至出現不好的效果,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相較于臨床風險,技術風險與儀器設備操作使用人員操作無關,大多因為醫療設備維護不當才會產生,不恰當和不到位的維護都會使醫療設備功能偏差甚至喪失、儀器變形。當設備出現故障后進行維修,在送科室使用前如果沒有對儀器功能做必要檢測、質控,如果設備的參數不準確會影響操作人員的判斷,從而導致對患者帶來危害。
2? 醫療設備的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醫院設備管理工作當中,風險管理引入相對比較晚,發展也比較慢,醫院對設備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導致人員得不到重用,導致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多數為了應付檢查。
2.1 管理體制、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體制和制度是做好設備風險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條件,但是很多醫療機構仍然沒有開展完善的設備風險管理工作,當然也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有些醫療機構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和醫院實際工作不符合,再加上沒有上級機構進行有效監管,所以設備風險管理難以得到很好的執行。
2.2 設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
在醫院設備風險管理現存的問題當中,設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是主要的一個問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設備風險管理沒有直接明顯的經濟效益,意識薄弱,醫院不愿意投入或資金投入較少,管理體系也不夠完善或者執行力不夠,多種原因累積結果導致風險管理工作開展不大順利。醫院內醫療設備的計劃、采購、驗收、使用、計量、維護保養以及醫療設備報廢等各個環節如果沒有明確的指導性制度,將會導致設備引進后,相應的安全風險評估不明確,對于各環節的操作流程及責任人沒有明確的表示[2]。
2.3 醫療設備應用不規范
在新技術不斷應用的當下,設備技術人員對醫療設備的學習、培訓、維護的要求逐漸增高,對專業性以及知識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對于從事本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其專業素養以及技能要求不斷提高。但由于部門管理的不重視導致人員學習、培訓機會較少,不能對知識體系進行及時更新和豐富,導致儲備的知識與設備操作所需要的知識不能相匹配,容易出現操作失誤情況,導致設備使用壽命縮短。
較大規模醫院的設備及種類十分龐大且科技含量高,因此,高風險設備較多,設備的維修操作難度系數大,而醫院對于醫療設備故障維修面臨巨大壓力,對于預防性維修更是難以做到。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對于醫療設備大多為結果處理,難以達到預防的要求,加之人員配置不足、無法進行定期維護,設備指標不健全,基本質控設備不足,導致設備風險管理存在諸多隱患。
3? 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操作
基于以上因素對本醫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進行調整,對醫院近半年治療患者進行醫療設備不安全時間、患者滿意率以及醫院客服滿意度調查中護患不良事件進行統計,對比調整前后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對提高醫療質量的價值,并對醫院設備風險管理進行以下調整。
3.1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為了對于上述問題的改正,加強醫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及管理流程,根據在執行期間出現的問題不斷更新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應的醫療設備安全評估體系,以制度和流程的方式加強了對醫務人員工作的監督和管理。
對于醫院的不同領域設備設定針對性的監控指標,如當執行過程中醫療設備發生故障且缺乏原廠配件時,可按照事先制定的應急預案使用代替性配件和設備,保證正常醫療工作的連續型,減少不安全事故發生,提高管理,并加入考核機制,醫院的設備臨床使用監督管理小組成員定期下科室檢查。
3.2 加強醫療人員操作培訓
醫療人員是醫療設備的使用者,其操作是否規范直接關系到設備作用是否可以正常發揮,如果操作不當,有可能導致設備損毀,甚至出現人員傷亡。因此,一定要加強對醫療人員的操作培訓,提高醫療人員的操作水平。每臺設備投入使用前都進行培訓(新設備由廠家工程師進行培訓,并不斷定期回訪)保證及時更新操作人員的知識體系,提高新知識儲備,更好地為臨床一線服務[3]。在每個科室配置兼職設備管理員。
3.3 重視預防性維修(定期保養)
目前,醫院的定期維護沒有充分執行,為提高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必須轉變固有的壞時維修服務理念,重視預防性維修及維護,同時及時與設備使用人員進行溝通,定期收集使用信息,監督檢查其操作是否安全合規,提高設備安全性。
平時工作中將設備維修重點轉向日常預防維護、質控,根據醫療設備的種類、性能、使用頻率制定相應的周期維護保養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完成,在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并排除使用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對設備存在的隱患故障早發現早維修,最大程度提高設備使用率,做到真正的治未病,而且前期的小隱患維修維護花費的時間更短成本更小。
4? 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前后的對比分析
進行設備風險管理后,觀察患者滿意率高于調整前,進行設備風險管理后患者滿意度高達96%,高于風管前的70%,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進行設備風險管理后,醫療設備故障發生率、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臨床護理總滿意度都高于之前。由此表明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對提高醫療質量是有效可行的,并且能夠降低患者治療風險,提高患者滿意度,更是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的有效舉措。
5? 結語
醫療設備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醫療設備風險則可能對患者及醫護人員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加強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證醫院醫療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設備風險管理需要貫穿設備使用的整個生命過程。各醫療機構需要不斷提高對設備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保證風險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確保醫療用械安全,從而保證患者安全。
參考文獻
[1] 吳海燕,孔德友.淺談醫療設備臨床使用安全風險管理[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7):95-97.
[2] 張崢,宋海峰.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對醫療質量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8):78-79.
[3] 楊宗江.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對提高醫療質量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