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艷琴
【摘 要】目的:研討膽結石患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圍手術期開展護理指導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LC手術的80例膽結石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并隨機分配至兩組,Ⅰ組(n=40)接受一般性指導,Ⅱ組(n=40)在Ⅰ組基礎上接受圍手術期護理指導,分析評估兩組護理對患者相關手術指標的影響。結果:與Ⅰ組患者比較,Ⅱ組在各項手術指標(手術時間、平均出血量及肛門排氣時間等)的改善方面更顯著,數據經處理,有統計學意義(P<0.05)。Ⅱ組的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結果為97.5%,相比Ⅰ組的服務總滿意度顯著提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經LC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指導,能夠優化手術處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服務滿意度,值得推薦。
【關鍵詞】腹腔鏡;膽結石;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逐漸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升,人們開始不注重良好的飲食,食用過多油膩食物和零食導致發病率過高,進而造成了膽結石。而治療此種疾病,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更需要患者自身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我院通過實施了一系列全面科學、高效的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膽結石是臨床常見疾病,目前手術治療是其重要方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因其具有手術創傷小、疼痛輕、術后恢復快、療效佳等優點,被臨床廣泛應用。有研究顯示,圍手術期給予患者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系統診療的80例膽結石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48~79歲,平均(63.5±4.9)歲;按隨機數表法劃分患者至兩組(40例/組),兩組患者均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組間基線數據(包括性別、年齡等)采取統計軟件分析,P>0.05,可做對比實驗。
1.2 方法 Ⅰ組接受一般性指導。Ⅱ組在Ⅰ組基礎上接受圍手術期護理指導,包括:術前護理。術前評估: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檢查患者基本的生命體征,并了解清楚患者本身的病情對手術的進行有無一定的風險,這是進行術前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對于一些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引導其去對應科室進行治療,控制這些病情的擴展。心理護理:由于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會有一定的創傷,患者在治療以及后期的護理上缺乏一定的信心。因此,相應的護理人員務必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防止患者產生抵觸治療的心理。在與患者交流時,注意語氣得當,要主動地與患者交流,并耐心地向患者講解關于切除膽結石的醫理知識,讓患者保持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情。皮膚準備:在手術前,確定好手術區域,要求患者在手術之前洗澡,或由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手術區進行清潔,在清潔時護理人員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擦傷進而導致感染。向患者普及膽結石、LC手術的相關知識,強化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與臨床配合;為患者量身定制飲食計劃,指導患者多攝取富含營養的食物,以增強機體耐受力;術中積極配合主治醫師,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并做好心電監護、開通靜脈輸液通路等措施;術后為患者取舒適體位,密切觀察導管引流狀況,定期更換敷料,做好口腔護理等;同時讓家屬參與到患者的護理中,給予患者情感支持與鼓勵,以促進病情康復。術后護理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體溫等體征變化;若患者疼痛劇烈可告知醫師。同時觀察傷口有無滲液,及時更換污染的被褥。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若有異常發生應立即告知醫師給予對癥處理。術后未排氣的患者應嚴格禁食,并給予口腔護理,2次/d,防止口腔感染。患者排氣后可先給予流質飲食,并據病情實際情況逐漸添加。建議患者多飲水以降低膽汁黏稠度,促進膽汁排泄至體外。術后需要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管路的連接情況,為患者準備好急救用品,放置于方便拿取的位置,如患者出現疼痛反應,可采用轉移注意力等物理止痛方法,指導患者家屬加入到治療中,增加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指導患者科學飲食,采用少量多餐的原則,合理搭配飲食,定時提醒患者進行飲水,降低膽汁粘稠度。
1.3 評估項目 對兩組下述指標做記錄:(1)手術時間;(2)平均出血量;(3)肛門排氣時間;(4)平均住院日;(5)服務滿意度。其中服務滿意度通過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統計。
1.4 數據處理方法 將研究各項數據錄入SPSS20.0處理,分別經t與檢驗,有()和(%)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P<0.05,表示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對各項手術指標的影響 與Ⅰ組患者比較,Ⅱ組在各項手術指標(手術時間、平均出血量及肛門排氣時間等)的改善方面更顯著,數據經處理,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對患者服務滿意度的影響 Ⅱ組的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結果為97.5%,相比Ⅰ組的服務總滿意度顯著提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結石主要是膽管內部的膽汁分泌大量膽固醇及膽色素成分凝結所致,好發部位一般在膽囊內部。研究認為膽結石的形成與飲食、自身免疫系統等因素有關。有研究報道,膽石癥的發病率在成年人群中為4%~10%。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水平逐漸提高,而推行整體醫療水平提高的則是加強當前的全面護理,因此,要不斷加強護理質量,努力改變膽結石帶給人們的危害。而治療此種疾病,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更需要患者自身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或者飲食的因素而導致膽汁分泌的色素以及膽固醇凝結,最終形成了膽結石。
膽結石屬于膽囊方面的病癥,發病原因為膽管中膽汁分泌出的膽固醇和膽色素之間出現凝結,長期在膽囊中聚集,形成結石,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一旦結石持續發展,出現劇烈的疼痛反應,對日常的生活造成一系列影響,降低生活質量,因此該病需及時進行治療。常規情況下患者一旦發病一般通過手術進行膽囊切除,隨著醫學的進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到治療中,切口更小,患者術后的創傷也較小,但是作為侵入性手術,術后也存在一些并發癥,因此需要結合圍手術期系統護理方式,在術后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提升護理整體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膽結石患者臨床一般采取膽囊切除術手術治療。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由于術后傷口瘢痕明顯、疼痛劇烈、住院時間較長、術后恢復緩慢等缺點,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術后傷口瘢痕較小、疼痛較輕、住院時間較短、術后恢復快的優勢,在治療膽囊結石疾病中經濟、有效且安全,目前已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
膽結石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飲食無度等因素造成的一種結石疾病,LC由于具有微創、疼痛輕、恢復快及安全可靠等特點,目前已被廣泛用于該病的治療。但LC為有創操作,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加上圍手術期各種因素影響,往往會延緩患者術后的恢復。
大量研究實踐顯示,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能夠使膽結石患者減輕情緒負擔,加速恢復,有利于LC整體療效的提高。本組實驗中,我們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開展圍手術期護理指導,內容涉及心理、精神、環境、飲食及病情監測等各個方面,結果顯示,Ⅱ組經圍手術期護理指導后在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等各項手術指標的改善上均更顯著,并且服務總滿意度提高至97.5%,整體護理效果相對Ⅰ組更令人滿意,符合上述研究觀點。
結論
綜上所述,給予膽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臨床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何可茵.膽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護理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6,7(8):26-27.
劉華純,劉秀嫻,趙芳翠.護理干預對膽結石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3):81-82.
王水俐,胡海峰.膽結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3):98-99.
廖敏燁.膽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性電子期刊),2016,15(89):85-86.
王楠.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經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7,10(25):234-235.
劉紅.膽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7,12(0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