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宏宇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腫瘤患者生命意義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方法:選擇30例血液腫瘤患者,通過利用MLQ(生命意義量表)以及FACT-G(癥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實施調查研究,對其相關意義的探討采取Pearson分析方法。結果:患者生命意義的兩個維度,生命意義感悟、生命意義尋求得分分別為(23.15±4.71)、(21.63±4.67),生命意義的總分是44.78±8.79;生命質量的幾個維度,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活動能力方面分別得分(9.78±6.60)、(17.87±6.06)、(7.33±5.14)、(11.83±6.57),生活質量的總分為46.81±14.32。經過相關性分析得出,兩者存在正相關性,(r=0.27,P=0.02)。結論:血液腫瘤患者的生命意義與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且呈現正相關聯系,也就是說較強的生命意義感能夠促使患者積極探求生命,生活質量也將得到提升。
【關鍵詞】血液腫瘤患者;生命意義;生活質量;正相關
【中圖分類號】R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患者被確診為血液腫瘤所帶給患者的刺激、心理生理壓力方面的影響十分重大,會產生一定的生活質量影響。現如今,醫療水平在不斷進步,人們的人文理念也在不斷提升,改善癌癥患者的心理狀態是康復治療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有研究指出,在癌癥患者的良好心理狀態中,生命意義因素很關鍵,在抗擊癌癥的過程中覺悟到生命意義或呈現出較強的成長水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將探析血液腫瘤患者的生命質量與生命意義的具體相關情況,現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探討選擇本院已確診的血液腫瘤患者30例,納入標準為:①血液腫瘤診斷與相關診斷及療效標準相符;②年齡不低于18周歲;③患者不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沒有精神病史;④對于問卷調查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⑤患者在院康復治療時間超過7天;⑥沒有其他腫瘤疾病且沒有嚴重的并發癥情況;⑦自愿參與調查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1)普通調查表。問卷內容和形式為自制,具體涵蓋了患者的相關基礎資料,例如患者住院信息、文化水平、職業情況、收入、宗教理念等。疾病資料包括患者診斷過程、確診、化療等方面的內容。(2)MLQ(生命意義感量表)。生命意義感量表主要是用于評價生命意義感知、人生價值與目標方面的個體認識水平。具體包括兩個層面的評價內容:生命意義體驗與生命意義尋求。量表參考Linkert7點計分方式,7分為完全同意,逐層降低分別為基本同意、有一點同意、不確定、有一點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完成不同意,即計分從6分到1分。得分范圍為9-63分,得分高則表示生命意義感強烈。(3)FACT-G(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著名的美國醫學研究者Cella等研發形成的FACT-G。其是針對患者生命質量情況的一種測評方式。量表計分利用的5級模式,即極度、相當、一般、有點、根本不,這五個等級,分別計分4~0分。在評分時正向條目直接計0~4分,逆向條目則反向計分,即填寫第1個等級者計4分、填寫第2個等級者計3分,依次類推。疊加各條目的分數所得到的總分就是該領域的最終分數,將所有領域的分數求和即得到總量表總分。
1.3 統計學處理 血液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意義間的相關情況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如統計學具有相應的意義,則P要求<0.05。
2 結果
2.1 血液腫瘤患者生命意義和生活質量量表得分 通過利用MLQ(生命意義感量表)與FACT-G(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進行調查統計,患者生命意義的兩個維度,生命意義感悟、生命意義尋求得分分別為(23.15±4.71)、(21.63±4.67),生命意義的總分是44.78±8.79;生命質量的幾個維度,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活動能力方面分別得分(9.78±6.60)、(17.87±6.06)、(7.33±5.14)、(11.83±6.57),生活質量的總分為46.81±14.32。
2.2 血液腫瘤患者生命意義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依據心理測量方法,低分組的確定方式為,將生命意義量表得分低于平均值減一個標準差者作為低分組,得分超過平均值加一個標準差者作為高分組,接著檢測各變量的獨立樣本t。樣本檢驗表明:生活質量水平以及活動能力方面的對比,高分組比低分組優越,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經過相關性分析得出,患者生命意義和生活質量存在正相關性,(r=0.27,P<0.01)。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生活質量得分、活動能力維度與生命意義感悟存在正相關性(r=0.20,P=0.01;r=0.23,P=0.01);生活質量得分、活動能力維度、社會/家庭情況與生命意義尋求存在正相關性(r=0.30,P<0.01;r=0.19,P=0.01;r=0.26,P<0.01)。
3 討論
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生命意義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同樣會對患者精神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次研究對生命意義與生命質量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并且在生活質量方面,生命意義高分組顯著比低分組優越。
在此方面Whitford等進行過深入研究,其表明在生活質量預測中,生命意義是重要的考慮因子。本次的探討結果相似于Tamini等的研究結論,也就是說患者具有較強的生命意識和水平對于其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生命意義不僅表現為一種意識、現象,還表明的是行為。確診為血液腫瘤患者后,患者會對人生、自身的生命意義進行重新定位和思索。具有加強的生命意義感,會促使其朝著積極的求生方向努力,表現出強烈的存活積極性,從而增強自身對康復治療的依從性。
此次研究探討了30例血液腫瘤患者,通過利用MLQ(生命意義量表)以及FACT-G(癥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實施調查,表明兩者呈現正相關,在生活質量方面,生命意義高分組顯著比低分組優越。臨床醫務工作者在血液腫瘤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通過對患者精神資料的掌握和分析,積極采用正向手段來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葉汪沁.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命意義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昌大學,2018.
王露.重塑生命意義:生命回顧對緩解癌癥患者死亡恐懼的干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