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玉燕
摘 要:俄國著名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顯然,師愛是教師順利地進行教育的前提、關鍵。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仁愛之心,熱愛每一位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 關鍵詞:仁愛;溝通;成功;自信
一、仁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鑰匙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愈是感受到師愛,教師的教導也就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并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只有當老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會向老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應有的德育效能。
我曾教過一個叫文××的男孩子,他的成績不理想,性格很倔,行為偏激,經常擾亂課堂紀律秩序,愛與同學打架。雖然老師多次批評教育,但收效不大。
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文××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為了幫助他走出迷途,我經常找他促膝談心,在指出他的錯誤所在的同時,對他的閃光點也給予充分的肯定。他雖然脾氣暴躁,但有時見到老師也能主動打招呼。根據他這一點微不足道的優點,我在班上及時對他進行了表揚。他開始慢慢地愿意接受我。于是,我趁熱打鐵,舉辦了一些主題活動,如“如何關愛同學”“集體中的我”“獻出愛心,讓班集體更美好”……他也漸漸地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同學們的關愛。此后,他與同學打架的現象大為減少了。
考慮到他家庭經濟困難,我在“六一”那天買了一套衣服送給他,作為“六一兒童節”的禮物。當他雙手接過衣服時,我看到他眼底閃著淚光。我撫摸著他的頭說:“××,老師和同學們都是愛你、關心你的,希望你能取得更優秀的成績。”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他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奪眶而出。從那以后,他關心班集體,和同學們和睦相處,成績也明顯有了進步。
從他身上,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肯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于情,就會使學生敞開心扉接納我們的關愛,就會收到良好的德育效能。
二、仁愛是誘發學生走向成功的動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的言語,我們的眼神都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影響。
我任教的班中有一名叫羅×的學生,他學習懶散,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經常睡覺,由尖子生變成后進生。針對這種情況,我立刻進行了家訪。原來,他的父母在兩年前離婚了,父親離開了他,母親改嫁了,他只好寄住在他的外公家。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找他談心:他認為父母離婚,再沒有人愛他、關心他。因而,他自暴自棄,不想學習。我多次從思想上開導他,同時把其母親請到學校來,跟她談心,希望她能多抽點時間來關心羅×的學習和生活。他母親開始認識到自身的失職,對他的學習和生活有所重視,經常抽空到學校了解他的學業和思想表現情況。我還安排一位成績好的學生做他的同桌,負責督促、輔導他。課余時間,我經常輔導他,到他外公家進行家訪。人非草木,在自己的言行感染下,羅×被感動了,他從此勤奮學習,不恥下問。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畢業考試中成績優秀,語文、英語由不及格進步到87分,數學還得了99分,成為鎮里的數學尖子。
這一切使我深深體會到師愛可以挖掘出內在潛力,使學生產生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力量,從而走向成功。
三、仁愛是啟動學生自信心的催化劑
教師真誠地愛學生會使他們內心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樹立自信心,樂觀向上,培養出戰勝困難的勇氣。
在剛參加工作那年,我班上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李×。可在二年級開學的時候,李×得了重病,她不得不休學在家,接受治療。就在她復學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了李×媽媽的電話:“簡老師,您能來我家一趟嗎?我有急事找您!”我趕到她家后才知道她因為治療一頭的秀發掉光了。她怕同學們會嘲笑她,所以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無論父母怎么苦口婆心地相勸,她始終都不肯見任何人。目睹這一切,我心痛極了!
幾經思考,我把李×的情況告訴了班上的學生,同學們都親手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祝福卡片。第二天,我和班干部拿著同學們的祝福卡片再次去到李×家,班干部們隔著房門將同學們的祝福讀給她聽。房門終于悄悄地打開了,我立刻走上前緊緊地抱住她。
后來,我經常抽空去幫李×補習、講故事。李×從一開始不大說話,到后來追著問我班上發生的事,再到后來和我無所不談。在“六一”前夕,我問她:“明天就是兒童節了,你愿意回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嗎?”她的臉上掠過了一絲驚喜,然后難為情地摸著自己的小光頭,我立刻從背包里拿出一頂小紅帽,撫摸著她的頭:“傻孩子,同學們都盼著你早點回去呢!這是老師送給你的兒童節禮物,你愿意戴上它嗎?”她激動地抱著我親了一下說:“謝謝老師!”第二天,李×戴著小紅帽膽怯地來到教室門口,全班五十多個同學都戴著小紅帽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她。在掌聲中,李×燦爛地笑了,笑出了滿臉的淚花。
這一頂頂小紅帽使我深刻體驗到師愛可以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動力,促使學生樹立起強烈的自信心,積極向上,迎刃而解。
仁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將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化為無聲的細雨和春風,將它輕輕地灑在我們花園中的每一朵花、每一株樹苗上,讓這些花朵、幼苗在師愛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王丹.以仁愛之心育人[J].北京教育,2009(1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