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捷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此,結合教育經驗,簡單地談談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全面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全面的推廣和深入發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學科教育中所占據的比例和發揮的重要越來越突出,對于學生健全人格的構建、良好道德素養的培養以及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下面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出發,對如何優化教育教學、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發揮學科教學的作用與價值、實現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提出幾點思考。
一、重視教學的設計與安排
在素質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推廣下,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求、教學目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認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指導作用,積極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方法,合理地設計與安排課程教學,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真正落實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思想觀念的教育,為學生良性的發展奠定基礎。(1)遵循學科教學的基本特征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加強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科的指導性。(2)以教材為基礎,適當地對教材進行拓展與延伸,增強學科學習的深度與廣度。(3)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創設多層次教學方案,滿足整體兼顧個體的教學需求。(4)采用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感官,增強學生對學科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認知和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當地創設小組合作形式和情境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幫助學生從多層面、多思維、多角度認識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科意識,鍛煉學生的學科能力。
二、善于從生活中挖掘素材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素質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道德觀,以指導學生健康、良性地學習與成長。相比于其他學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具有靈活性和自由性,涉及范圍和跨度更廣,更加突出對學生素質教育和素養培養的目的。對此,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多從生活化思維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環境、認知規律、個性發展特點等多個方面,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去關注和探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和道德與法治相關的事件和知識點,拉近學生與學科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找準方向和規律,從而使教學有跡可循。(1)多加強與學生交流與溝通,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狀態,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強化對學生的指導和教育。(2)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能接觸、了解的事件出發,將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具體事件進行具象化、過程性的展開,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如:對于學生沉迷網絡、依賴網絡等現象,可以開設“網絡安全”這一課程,讓學生了解網絡上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對自身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等,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強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與教育。
基于小學階段學生認知能力、生活經驗等各方面的限制性,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多從學生的思維和立場出發,多挖掘生活中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素材,引導學生談論和參與,讓學生深入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會用生活化的視角去思考關于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問題,在已有的知識水平上提出觀點,增強對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良好思想和觀念的感染與熏陶,從而進一步發揮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指導意義。
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發揮教學指導價值的內在要求。因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切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感官思維,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去加深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領悟,幫助學生明白知識的真正意義,使教育達到學以致用、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
小學階段,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其思想、行為和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網絡的普及和各種不良信息的傳播,影響學生對事物的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一系列負面的情緒和錯誤的行為、觀念。而且小學生法律意識也比較淡薄,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自我保護能力、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很容易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對此,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強調學業知識的傳授,還要多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心理變化情況,多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加強對自我的鍛煉,感受真、善、美,在不斷學習和成長中提高自身的追求,強化法律意識。
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正確觀念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要全面認識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重要性,遵循學科教學的基本特征,多從學生思維和教學出發,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去運用生活化的思維強化對道德與法治實踐性、應用性的認識,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良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雅芳.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華夏教師,2017(4):13.
[2]邵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6(12):113.
[3]王文娟.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