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志昌
摘 要:語文是小學學校的基礎科目,關系著小學生語言能力與文學鑒賞能力的發展,影響著小學生生活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低年級是小學語文的起點教育,需要保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自信,使其在積極學習的心理下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為構建語文有效課堂做好準備。從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游戲、組織多元多樣的語用實踐、創設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三個角度分析低年級小學語文實現寓教于樂的有效做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寓教于樂;策略分析
提高小學生的考試成績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堅守的教學理念,許多教師認為只有多做題、多聽課、多背誦才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成長進步。然而,低年級小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一定是以他們的興趣為主的,雖然有的學生會因為教師要求被動學習語文知識,但是內心深處是比較排斥的,并不能實現有效學習,而這種不良的學習情緒會嚴重影響小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F代教育理論認為,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比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實現寓教于樂,把語文應試課堂變成小學生真正喜愛的智慧課堂。
一、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年齡越小的兒童越不能抗拒游戲的誘惑。從這個角度來說,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游戲,在游戲中滲透語文知識,促使小學生在游戲引導下產生積極思考,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考慮語文游戲的娛樂性與教育性,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將嚴重削弱語文游戲的教育價值。
就如在拼音教學中,我便以“肢體拼音”的游戲組織了本課教學。這個游戲規則是這樣的:一名學生負責用自己的肢體擺出某個拼音的形狀,一名學生負責猜測并讀出這個拼音,2分鐘內猜對拼音數量最多的二人小組獲勝。在這個游戲引導下,本班小學生都積極學習了拼音知識,而且還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自己的肢體語言展示了各個拼音的形狀特征。當語文教室響起小學生的歡聲笑語時,我便意識到本輪游戲切實激發出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了低年級小學生的積極學習心理。另外,本班小學生還自發在課后參與了“肢體拼音”游戲,且并不認為這是枯燥的學習。
二、組織多元多樣的語用實踐
語用實踐是指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展開現實表達的實踐行為。語文教學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要訓練小學生的語言能力,而語用實踐則是優化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基本活動。如果低年級小學生意識到語文知識的現實價值,則會對語文學習產生較強烈的學習興趣,所以組織多元多樣的語用實踐也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實現寓教于樂的有效做法。
就如在《我們做朋友》一課教學中,我便鼓勵小學生每人介紹自己的個性特點。首先,小學生需介紹自己的名字、愛好、特長、優缺點等基本內容,方便其他同學了解自己。接下來,小學生便要主動走到自己喜歡的同學面前,主動伸出友誼之手,與其他同學做朋友。在口語交際表達中,小學生要使用規范的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都要負責糾正同伴的發音問題。另外,為了豐富小學生的語用經歷,我還讓小學生收集他們在生活中見到的陌生漢字,如食品包裝袋上的食品名稱、玩具的使用說明、商場的名字、父母的名字等,引導小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漢字知識,讓小學生意識到漢字無處不在。
三、創造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
語言本身是文化的語言表現,良好的語言環境將豐富小學語文課堂內容,促使低年級小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機。從本質上說,人類是在某種環境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語言又是人們交際、表達的基本媒介,所以語言本身也帶有一定的環境特性。而且,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重要階段,對環境的變動十分敏感,能夠順應環境變化自發做出調整。對此,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應創造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以環境深度刺激小學生,切實實現寓教于樂。
就如在《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教學中,筆者便提前收集了與大自然聲音有關的音頻資料,這個資料中有鳥鳴、刮風、下雨、下雪、蟬鳴等多種大自然的聲音,能夠讓小學生在短期內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繁華,感受大自然中純真、生動、自然、安謐的聲音。在語文課堂上,我讓小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猜測每一種聲音的發聲體。在音頻引導下,小學生發現大自然的聲音是十分美妙、動聽的,而這就為學生學習《大自然的聲音》做好了準備,讓小學生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產生了熱愛自然、珍惜大自然聲音的健康情感。
總而言之,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是語文啟蒙教育,而啟蒙教育的基本要求便是要保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因此,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應順應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全面分析小學生喜愛的學科知識與活動方式,把語文課堂變成小學生快樂接受知識的主陣地,讓“我愛學語文”這一旋律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宋麗娜.問學“樂”幾許,唯有“活”法來:論在寓教于樂中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活”起來[A].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8:2.
[2]王洪瑞.基于寓教于樂理念的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方式探尋[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