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紅
今天在大隊輔導員的桌子上看到《廣州市“三好”學生登記表》《從化區(qū)“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評審表》。我拿起那些表格看到封面上寫著姓名:劉曉欣。
哦,原來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劉××同學,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寶貝兒!我忍不住打開第二頁,上面是介紹她的主要事跡:
“劉××同學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熱愛集體。她向上的思想品質,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發(fā)展的綜合素質,是同學中的佼佼者……她連續(xù)幾年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
讀著讀著,我的眼眶紅了。三年來,我對這個小不點兒傾注了更多的師愛……
我想起三年前接手××的班。開學不久,我在堂上叫××回答問題,結果她慢慢站起來,又結結巴巴地沒完成解答。我心生一些不滿。下課了,別的同學都去做課間操了,結果她還坐在位置上。我嚴肅地問:“你怎么不去做操?”她低下頭說:“老師,我的腳受傷了。”這下我納悶了:“什么時候受傷的?”“嗯,已經(jīng)好幾天了。”她擠出一絲笑容。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她起來時的“磨蹭”,那是因為她承受著腿腳上的傷痛。受傷好幾天,我居然毫不知情。我為自己的粗心感到懊悔。我差點兒傷害了學生的幼小心靈。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是一個好教師。而好教師應該是一個細心的人。看來我離好教師的高度還有一截了。
下課后就放學了,我問劉××誰來接她回家。她說:“不用接的。我家就住在托斯卡納。平常都是我自己走路回去的。”我說:“還是打電話喊你爸爸媽媽來接吧!”她堅持說不用,自己慢慢走回去。我知道,她家就在學校對面不遠處,但是要過車流量很大的省道,對于一個只有八九歲的孩子來說很危險,她還有腳傷,太危險了。我跟她說,老師剛好要到那邊辦事,那就順便坐老師的車回吧!
路上,我和她聊起來了。我問她:“劉××,為什么不讓爸爸媽媽接送?”她說:“我媽媽在東莞,我爸爸不在家。”“那你家里有什么人?”“還有伯伯、伯娘,爺爺。”“那你可以喊爺爺來接送你呀!”“爺爺都七十多歲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盡量抽空送這孩子回去。通過和她路上聊天,孩子主動和我說:“爸爸媽媽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就離婚了。聽說是因為爸爸有點暴力……我跟爺爺住在伯伯家。媽媽在東莞,很多年都沒見過了;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個月回來一次。”語氣中還夾雜著一絲絲的恨意、無奈和無助。
啊,原來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有這么多不同尋常的生活經(jīng)歷!我終于知道,為什么她背著臟兮兮的書包,指甲也修剪得不整齊,甚至衣服經(jīng)常是皺巴巴的。看來,接手一個新班,我們做教師的,要盡快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即使是同一個學生,每天的心情、身體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教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他(她)的變化,及時鼓勵、表揚或提出善意的建議。通過關懷、呵護,我們教師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和班里的單親孩子接觸多了,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其實和其他孩子一樣,聰穎可愛、活潑天真、好學上進、喜交朋友,只是由于特殊的家庭讓燦爛的笑容遠離了他們,一顆火熱的心從此慢慢地冷卻下來。那么老師,更應多一點去了解、關愛這些最需要了解關心的孩子,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他們看到自身美好的前程!我認為,我們既要重教書,更要重育人。
我還了解到,班里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還真不少:靦腆的劉××,熱情的諾×、調皮搗蛋的宇×、愛開小差的婷×……他們之前的學習成績都在班的平均分上下浮動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讓學生感受到“親其師,信其道”。在教育教學中,我要給予這些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更多的師愛。
我們要做一個思想進步且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是無聲的語言,是縮短與孩子們之間距離的有效手段。我通過送劉××回家,慢慢地對孩子進行心理的疏導。我主動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希望他們能盡量找機會陪孩子,就算工作忙,見不上面,至少每周打電話回來關心一下孩子。后來劉××同學的父母也轉變了觀念,經(jīng)常通過老師了解女兒的在校情況,積極配合教育,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多的父愛或母愛。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劉××能主動學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習成績也提高了。成績也非常理想,后來同學們都推選她做學習委員。
教師教書育人應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我們當教師的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劉××的成績是長上去了,但是膽量沒長。鑒于這一點,我讓她代表班去進行國旗下講話,鍛煉她膽量。第一次她說的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抑揚頓挫,博得全場師生熱烈的掌聲。后來,我又向少先隊大隊部推薦她進學校的廣播站做小主持人,也能做到有聲有色、獨當一面。
愛與責任是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需要付出滿腔的心血和汗水,的確很苦、很累。但當我們播下春天的希望,盼望秋后金黃的收獲時,辛勤耕耘的汗水就會化作一股無窮無盡的力量。通過教學實踐,在對待單親家庭成長的這部分學生時,我學會了等待,能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他們;學會了分享,師生間雙向溝通、彼此給予,欣賞關懷;學會了寬容,更加珍惜個體個性發(fā)展,尊重多樣化。今天看到劉××被評為市“三好”學生,我覺得我們多年來為單親家庭孩子成長的付出都是超值的。我會給予你們更多的師愛,讓你們這些缺乏母愛或父愛的折翅的天使們也能健康快樂成長;沐浴在關愛的目光中,我們終會看到你們漸豐的羽翼有一天翱翔在世界之巔!孩子,你的爸爸媽媽不能共同為你煮一頓愛心大餐,就讓老師為你的成長煨一罐“心靈雞湯”吧!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