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全 高金秀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今天,小學生健康成長直接關系祖國的未來與社會穩定發展。為此,作為德育的基礎階段,小學教學要立足現實,客觀分析,多方面、多角度地開展小學德育工作,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為此,就教學經驗,粗淺地談談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生德育培養,旨在不斷提升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生;德育
小學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關鍵,也是影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主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優良品德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需要在我們的引導下長期積累才能養成。基于此,我們作為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領導者,需要加倍重視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旨在更好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此,本文就站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提出了以下幾方面德育培養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教學提供可參考價值。
一、制定目標,開展德育
在進行道德教育之前,首先需要明確小學德育教育目標,只有在德育目標確定情況下,才能以德育目標為基準,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進而實現德育目標。德育工作對小學生來說,具有糾正錯誤、規范行為、正面引導的重要作用,而要有效實現德育工作的這些職能,就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德育目標。例如,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前,我會做出以下準備工作。第一,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整體情況,了解小學生道德現狀。第二,制定符合小學生認知特征的德育目標,并就德育目標的實現做出具體的規劃。同時,在進行德育目標制定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即根據學生不同特征實行分層德育,使道德教育可以更有針對性。
二、巧設情境,開展德育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不僅取決于課堂教學,更取決于學生周圍環境的影響,如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以社會環境為例,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式各樣的內容充斥著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得小學生學習極其容易受到周圍人與事的影響。加之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較弱,缺乏自主判斷選擇能力,就使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較為困難。基于此,就要求我們站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加強學生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是非案例組織討論,并通過場景還原或情境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或者,讓學生換位思考,教師會通過情境教學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找出學生身上所存在的普遍問題一一解決。對于思想偏差較為嚴重的學生,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對于思想良好的學生,則加以鼓勵,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藝術活動,開展德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一特點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身上尤為突出。對此,將德育工作與教學活動深度融合,其德育工作開展會更加順利,其效果也甚好。例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以德育為主題開展多元化活動,包括辯論賽、作文評比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了解德育、理解德育相關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當下熱點新聞舉辦主題討論會,安排學生親身實踐去搜集相關信息材料,并各抒己見。待學生發表相關意見之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其想法是對是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由此可知,在教學活動中引人教育,也是提高德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四、積極評價,開展德育
小學時期的學生自尊心強,如果學生犯錯誤我們不顧一切地去責怪,就會使學生產生反感,進而影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們應摒棄傳統教育理念,采用積極評價的方式滲透德育,使學生心甘情愿地認識及改善自身不足,進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例如,某班級有兩位男生愛欺負女同學,在其他學科教師的勸導下依然不改,嚴重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和品德發揚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直接去批評這兩位男同學,而是采取鼓勵的方式。我對這兩位學生說:“男同學應該保護女同學,如果你們兩個能夠改掉欺負他人的壞品質,誰能做到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你們進行表揚。”學生聽完后,發現我竟然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很耐心地教導,因此就促使這兩位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自愿改正并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對同學當面道歉。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我就實現了我對這兩位學生說過的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表揚。我這樣的做法,可以向學生樹立“言出必行”的良好品德,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蒙養之始,以德育為先。”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斷地深入和發展,德育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矚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到實處,如何把德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日益受到關注。為此,本文主要從以上四點進行的探究分析,旨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更好地開展德育,實現素質教育教學目標,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田梅.小學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J].科教導刊(下旬),2018(10):141-142.
[2]肖先容.對小學生德育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60.
[3]張景和.昌邑市第一中學:五措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中國德育,2018(1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