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丹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廣,當今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學得到了更高的重視和關注,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小學生基本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基礎教學中重要的基礎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修養。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觀念,提升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進而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和能力。結合自身多年美術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美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育
美術學科是小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學科,其主要針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審美能力等進行培養,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用新思想、新模式進行美術知識的教學,還要利用創新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引導,并提升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
1.圖像識圖
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都會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圖片,或者是一些現實中具有鮮明對比的美術作品來讓學生進行欣賞。例如,在教學中就可以為學生展示畢加索的著名美術作品《勞克德和他的玩具馬》,引導學生針對于這幅作品進行分析和比較,主要對其中的色彩、符號等一些內容進行分析和比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識圖能力。
2.美術表現
美術表現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是通過相應的作品來表達自身的情感。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著名佳作的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情感表現,進而引導學生在自行創作過程中對自己的作品也融入自身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提升自身在美術表現方面的核心素養。
3.審美判斷
學生應該擁有對美術作品的判斷和選擇能力,即可以對不同的美術作品詮釋出其中的含義和價值。例如在《藏書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針對于藏書票中不同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判斷和分析、選擇,進而提升學生審美判斷的核心素養。
4.創意實踐
創作實踐主要是針對于學生對于美術創作過程中的靈感,例如在《草叢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大自然去感受自然中美好的事物,進而激發學生潛在的靈感,同時通過提升靈感,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動手能力。
5.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進行美術欣賞的一種靈魂所在,也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是倡導學生可以對不同國家不同風俗不同民族的藝術文化背景有所理解和詮釋,并能夠對這些藝術作品及其國家的民族文化內涵有足夠的尊重。例如,在講解《石壁上的九色鹿》過程中,教師就要給學生展示敦煌莫高窟的藝術作品,從而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博大精深的魅力,進而提升學生文化理解方面的美術核心素養。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策略
1.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積極的學習興趣,就會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擁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之一,一旦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并可以在課余時間自主地進行練習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例如,在進行《飛行夢工廠》與《飛天暢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太空中的科學資料,還可以播放一些魅力的太空圖片,另外教師也可以提前制作出一些天空設備的模型,如飛船、衛星等,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講解一些充滿科幻色彩和趣味性色彩的太空故事和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
2.加強與學生的感情溝通,給學生一個自由空間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或進行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其作品的作者需要與觀賞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注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自身情感表達,盡可能深入且經常性地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鼓勵學生在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解放學生的思想,給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創作空間。例如,在進行實際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風景描述時,每個學生所描繪的風景都不相同,其中有的學生描寫的是鳥語花香,而有的學生描寫的是烏云密布,在《我愛校園》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美術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當學生創作完畢后要對學生有起碼的尊重和鼓勵,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美術課堂教學節奏并創建良好的學生環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聶志清.淺談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133.
[2]王國照.建設小學美術社團,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217-21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