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英
摘 要:目前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便是各校的學困生也在增多,學困生習慣差,厭學,不求上進,在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尊重、理解、信賴學困生,賞識學生,從感情上親近、學習上幫助、生活上關心、興趣上引導,用真誠、耐心打動,多提供展示平臺,激發學生自信心,收效甚佳。
關鍵詞:學困生;自信心;策略
眾多周知,學困生就是班級內反應慢、懶散、注意力不集中、成績差、意志力薄弱、自卑、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不求上進的學生。相當一部分教師對他們充滿了厭棄的心理,難以公正、理智地對待他們,更談不上“愛”他們了。在學生的眼里,他們就是同伴歧視、嘲笑、捉弄的最佳人選。久而久之,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便留下了陰影。來自自身的因素及外界巨大的壓力,他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郁郁寡歡,甚至破罐子破摔,失去了自信心。如何幫助學困生克服自卑,重拾自信心呢?
一、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
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首先要教育學生,學會充分認識自己。因為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強,自信才能有積極而快樂的人生。古希臘人曾把能“認識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中國有句俗語:“人貴有自知之明。”這都說明了充分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小學階段,特別重要的是興趣與習慣。《三只鳥》的寓言故事中,3只條件相同的小鳥,卻有著天壤之別的結局:麻雀、大雁、雄鷹。為什么呢?“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所以,對于一個肯奮斗的人來說,成功在于選擇,而成功的選擇在于認識自己,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道理,才能根據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潛能點燃進取的火種,萌生向上的力量,克服自卑感,獲取自信心,以樂觀輕松的心境投入學習。
二、尊重、理解、信賴學困生,用一顆真摯的愛心和耐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
尊重、理解、寬容學生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學困生找回自信心的關鍵。首先,我們要多留意,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皺眉,都是他們心聲的反應。我們就根據學生當時的狀態因勢利導,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進步,及時肯定,多褒獎,少訓斥。
其次,學會寬容和期待。學困生難免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此時,我們應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正視學生的錯誤,理解學生身上的不足,以寬容和諒解的態度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多一份微笑,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老師喜歡他們,信任他們,期待他們轉變,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再次,用誠心打動學生。老師只有充分理解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熱情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才會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隔膜,學生才會把老師當親人,說出心里話,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產生共鳴。尤其要把學困生看作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而不是老師施愛的被動對象。當教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彎下腰用贊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從感情上親近他們,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從興趣上引導他們,就會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從而幫助學生找回自尊,找回自信,找回健康的心態。
最后,用愛感化學生。愛能創造奇跡,只有充滿了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高斯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教師給學生的愛,應該像母愛那樣細膩和純潔,像父愛那樣廣博和深沉,要使師生之間的情感之樹常青,教師必須經常用愛的甘露來澆灌它。這種愛可以是教師一個微笑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個輕輕的撫摸,也可以是幾句關切的話語,無須刻意為之,都會給學生帶來無比溫暖和莫大的鼓舞。正所謂“一雙眼睛看不見幾十個學生,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
三、提供展示平臺,激發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學困生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目標層次化,讓學困生去回答簡單的問題,完成較簡單的習題,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例如,我教學生學習分數的意義時,為了強化學生對“若干份”“一份”“幾份”的理解,我讓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折一折,擺一擺,分一分,填一填,議一議,說一說,讓學生自由地操作、探討、理解分數的意義,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兒童都有表現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大多數學困生雖然學習成績差,但并不是一無是處,一無所長。例如我班的王××同學雖然學習差,自控能力差,一次衛生大掃除中,我發現這個學生很有組織管理能力,便及時地表揚了他,安排他做了值日班長。一段時間之后,他不但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自己的自控能力也增強了,六年級升學考試中三門課以271分的優異成績順利升入初中。
總之,作為新課改下的教師,只要我們用心走近學生,走進每個學生的內心,用愛激勵學生,用信賴贏得學生,用真誠、耐心打動學生,用博學和魅力吸引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揚起生活的帆,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參考文獻:
[1]秦超.小學學困生轉化:從課外閱讀入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1):48-49.
[2]張玉環.淺談小學學困生的心理輔導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25(4):122-12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