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摘 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文化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資源,具有極高的教化、規范、導向與激勵等作用。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落實大學生思政教育,促進其實現長效發展的必然要求。歸納紅色文化基本內涵,闡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徑對于如何開展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徑
在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要求大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和良好的核心素養。而紅色文化作為我國一種優秀、先進的文化,將其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優化大學生人才培養工作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究如何將紅色文化高效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便可以充分發揮其應有效用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
基于廣義角度下的紅色文化指的就是將物質狀態、精神思維以及政治制度充分結合的有機整體,在始終牢牢扎根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不斷汲取優秀的世界革命文化,并充分結合我國實際國情下,最終形成了紅色文化這一復合型的先進優秀文化[1]。因此紅色文化最為根本的屬性便是先進性。而基于狹義角度的紅色文化則專門指的是包括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在內的具體革命精神,其奮發向上、積極拼搏的文化內容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行為舉止與思想動態,有助于人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和價值觀。本文所討論的紅色文化也是基于狹義角度下的紅色文化。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一)堅定學生理想信念
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近些年受到社會“實用主義”、“利己主義”等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被動搖,其入黨動機也逐漸開始功利化。此時通過積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通過帶領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路徑進行全程回顧,感悟眾多黨員為取得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實現共產主義事業前仆后繼、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無疑是對大學生注入一針強心劑,有效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使其可以為共產主義事業、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生奮斗。
(二)培養學生愛國精神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也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形成較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國家的高素質預備人才,大學生需要保持客觀中立的思想態度冷靜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積極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因此將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融合,可以有效夯實學生的思想理論基礎。而紅色文化中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樣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自信,幫助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的具體路徑
(一)紅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論教學內容
1.結合時事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在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中時,首先需要積極挖掘不斷豐富紅色文化資源,以便能夠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思政教育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當下的熱點新聞、時事政治等,深入挖掘其中的紅色文化資源,從而可以有效推動紅色文化創新,為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基礎[2]。
2.思政課堂教育滲透紅色文化
在將紅色文化滲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時,教師也需要充分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具體教育需求、興趣愛好等,使得紅色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例如除了將優秀共產黨員以及革命先烈的優秀事跡、人物故事等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內容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教育設備向學生播放紅色歌曲、弘揚主旋律的影視片段等,利用優美動聽的旋律、奮發勵志的歌詞以及精彩紛呈的紅色影視劇等各種形式。在有效創新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融入路徑之余,也可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積極鼓勵學生通過運用圖書館、互聯網等眾多渠道搜集整理與之相關的紅色文化資源,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編排特色小品等多種形式將其展示在班級當中。進而使得學生可以充分參與到思政教育課堂,在親自實踐中加深對紅色文化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二)紅色文化融入多樣思政教育活動
1.將紅色文化融入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對于大學生的正確導向作用,使得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可以在紅色文化的正確引導下規范自身言行、塑造健全人格,教師也需要有意識地將紅色文化與各種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使得學生可以在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充分體會紅色文化的強大魅力,并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成效。例如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感受紅色文化中艱苦樸素、堅持不懈的核心內容,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內開展各種勤工儉學的活動,或是在寒暑假組織學生組成鄉村志愿教師團隊,在教師的統一帶領下前往祖國偏遠山區開展支教活動。進而在此種社會實踐活動中,使得學生可以獲得有效鍛煉,自覺形成艱苦樸素的作風,培養其銳意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與良好意志品質。
2.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社團活動
在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將紅色文化融入到各種社團活動中,在有效拉近大學生與紅色文化之間的關系下,使得學生可以不斷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與感染,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與較高的核心素養。例如學校可以通過積極組織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與實際情況,建立國學社、漢服社等各種學生社團,鼓勵學生緊扣紅色文化這一主題,結合自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學知識技能,組織舉辦詩歌創作大賽、話劇小品排演等多樣化的社團活動。一方面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校園活動與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教師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內在動機下,將紅色文化滲透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生社團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組織和參與社團活動,有助于學生踐行紅色文化。
(三)紅色文化融入網絡等新媒體教育平臺
1.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網頁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下,各種新興媒體相繼出現并逐漸受到大學生的廣泛歡迎。因此紅色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通過積極融入網絡等新媒體教育平臺,在有效吸引更多大學生,不斷滿足其多樣學習需求之余,也可以為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提供便利[3]。在此過程中,學校可以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將紅色文化融入至校園網站建設中,通過在學校網頁中專門開辟出紅色文化專題網頁,及時將各種先進、優秀的紅色文化內容上傳其中,使得大學生可以瀏覽學校網頁中的紅色文化專題網頁,汲取更多相關信息內容,開拓學生學習視野。為了使得網頁更加貼合大學生的需求與喜好,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積極在網頁中增設聊天評論區、彈幕區等,鼓勵大學生在瀏覽紅色文化專題網頁時隨時將自己的感悟、學習體會等上傳至網頁評論區,與其他學生和教師進行高效交互。
2.將紅色文化融入微信公眾號建設
學校可以積極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信,創建相關微信公眾號并主動將紅色文化融入其中。一方面,學校可以定期在微信公眾號中向學生推送各種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我國各項先進思想理論內容等,或是運用微信的視頻功能組織學生召開紅色文化的學習研討會等。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積極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求職就業、考研等學生較為關心的信息內容,并適時運用紅色文化向學生滲透實事求是、拼搏進取等正確精神。與此同時,在微信公眾號中,相關管理人員也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圍繞當前的時事、熱點新聞等展開討論分析,由此對大學生網絡輿論進行正確引導。在引導大學生主動留言回復參與到紅色文化學習中,也有助于加強紅色文化在大學生中的廣泛傳播。
(四)紅色文化融入至校園文化活動中
1.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公寓建設
在將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校園文化中,可以從學生公寓建設入手。首先,學校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立足自身實際加強大學生公寓及其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其次,學校也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圍繞紅色文化建設學生公寓文化。例如在學生公寓中設置宣傳告示欄,及時宣傳國家最新的時事政策、優秀學生與先進人物的事跡等。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評選優秀文明寢室,進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各種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活動中,深化學習紅色文化,自覺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合作觀念等,進而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形成正確引導。
2.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課外活動
學校各種課外活動同樣也是紅色文化融入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陣地。從物質文化環境的角度出發,學校可以借助校園各角落設置的碑刻、人物雕像等向學生積極傳遞紅色文化內涵。從學校文化氛圍的角度出發,各高校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圍繞紅色文化,開展校園歌曲大賽、詩朗誦、舞臺劇表演等各種各樣的實踐性集體活動,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使得學生可以加深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容以及紅色文化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培養大學生利用紅色文化開展積極的人際交往活動并提升大學生群體的文化自信。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無論是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本身還是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均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學校及教師需要充分立足學生實際,通過主動挖掘更多紅色文化資源,并將其靈活融入至校園文化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等當中,實現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進而在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成效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文妍.紅色文化融入海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查報告[J].現代交際,2019(04):12-13.
[2]李新,潘云,甘佳.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8,5(44):361-36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