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加強廉潔政府建設,提高政府公信力,嚴厲打擊貪污腐敗行為。職務犯罪就是一個重要方向。通過分析職務犯罪的特點、成因,提出有利于預防職務犯罪的有力對策。
關鍵詞:職務犯罪;法治;職權
中圖分類號:D924.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30-01
作者簡介:劉嘉雯(1995-),女,漢族,廣東河源人,澳門科技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
一、職務犯罪特點
(一)犯罪本質上是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隨著經濟的發展,官員腐敗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是熟人社會,求人辦事要禮尚往來,人們認為請客送禮是正常現象,但忽視了提供公共服務是公職人員的本職工作。久而久之,社會形成一種錢權交易的不良風氣,部分公職人員抵抗不了金錢誘惑,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為利己謀取錢財,這不利于廉潔建設。
(二)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趨勢。為進入公職隊伍前期投入大量成本,再加上公職人員的工薪是穩定的,許多年輕人進入崗位后便會思索怎么賺回成本,限于自身的資質能力,難以達到理想狀態,與其他職業相比較,賺錢來的緩慢,金錢欲望逐漸膨脹,衍化成犯罪,為達到一己私欲,想法設法利用所掌控的權力。
(三)犯罪主體體現職權化。關于職務犯罪這一犯罪類型,是基于其特殊身份而設立的罪名。公職人員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掌握著公權力。部分公職人員往往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和考驗,往往做出有違公職原則的行為,導致公權力被濫用。職權受不到約束,為職務犯罪提供了客觀條件。
(四)犯罪表現隱蔽且多樣化。犯罪主體身份決定了這類犯罪的性質,公職人員都是具備一定的文化與職務,不會做出與其智商不符的行為。職務犯罪屬于高智商秘密性犯罪,在犯罪時總是想法設法變換犯罪方式,轉移視線,隱匿財產,具有隱匿性。犯罪的形式不局限于明面上的請客送禮,比如說贈送股份、房產,或者是到掛其親屬名下的商鋪以購買之名進行收受錢財,形式多樣化。
(五)犯罪時間具有跨越性。為了掩人耳目,有些公職人員在利用自己職務,為他人提供便利,不會明目張膽的直接接受財物,欲迎還拒,約好過段時間或者等其退休時收受財物,這樣的時間錯開便會使財物收受的理所當然,不會引起懷疑。這種犯罪行為具有時間的跨越性,通過時間跨度來斂收非法利益。
(六)犯罪呈現組織化形式。公職系統比較完善,職責分工明確,再加上打擊犯罪力度加大,個人職務犯罪比較困難,職務犯罪大多數是以組織的形式構成,或許出于共同犯罪能分攤刑事責任,也或許是利益鏈條的捆綁,共同犯罪能減少犯罪成本,提高犯罪收益。
二、職務犯罪成因
(一)部分公職人員法治意識淡薄。公職人員的收入在當地屬于中等水平,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開銷,然而有些公職人員沒有形成正確意識,金錢與特權觀念作祟,自我約束不足,以權謀私,錢權交易,踏上違法犯罪這條不歸路,影響公職人員形象,形成請客送禮才辦事的社會不良風氣,某些行政特批也為職務犯罪提供尋租空間。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雖然我國出臺很多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律制度,但這些法律制度存在著不足,由于客觀原因,沒有形成統一的預防職務犯罪體系,法律規定這類犯罪比較分散,導致有些職務犯罪沒有得到嚴懲,法律效力存在局限性。由于法律制度對預防犯罪規定不明晰,致使地方對職務犯罪預防單位定位不清,阻礙了職務犯罪工作的推行。
(三)監管不力。我國設置了許多監督機構,監督主體較多,由黨內監督發展到黨外監督,每一位監督主體都在權限內發揮監督職能。但監管體系不是牢不可堅,存在弊端,內部監督難以真正落實到位,權力監督主體主動性不強,外部監督輿論力度不夠,難以形成合力,設立的舉報制度缺乏必要保護措施與獎勵措施。因此,這些監督沒有充分發揮其效能,難以形成合力。
三、職務犯罪的預防對策
(一)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公職人員自律意識。公職人員職務犯罪在主觀方面的表現是,自我約束能力不足,法律意識淡薄,對金錢與職權的誘惑難以抵抗,腐敗思想迅速膨脹。因此,要加強對公職人員的政治教育,提高其職業道德與素養,明確自身職責,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要加強法律意識,消除犯罪的根源,避免走上犯罪道路。
(二)完善立法,提高職務犯罪成本。首先在保留原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形成統一完善的預防犯罪體系,明確職務犯罪職責,適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同時要提高犯罪成本,使職務犯罪人受到應有的刑事懲罰,為其他公職人員做出警示,比如說嚴格適用量刑情節,建立公職人員職務犯罪檔案記錄,加大打擊職務犯罪的力度。
(三)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堅持打防兼治。為了防止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杜絕貪污職務犯罪,最重要的是探索一條有效的監督機制。發揮好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效聯合,首先要明確公職人員的權力清單,把公權力限制在籠子里,同時重視黨提出的反腐工作,對公職人員進一步管理監督。充分發揮公眾的輿論監督力量,完善舉報機制及保障機制,使公職人員接受全方位監督。推廣網絡信息化辦公,加強職務犯罪信息資源共享,聯合各部門進行綜合防守,降低職務犯罪的發生。
[ 參 考 文 獻 ]
[1]劉錦輝.淺議新時期職務犯罪的特點、成因及預防對策[J].法制博覽,2015(34).
[2]袁紹強.淺析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法制與經濟,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