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中應用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和異丙酚靜脈麻醉的效果。方法:方便搜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該院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74例,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參照組和研究組,各組患兒37例,參照組患兒實施異丙酚的靜脈麻醉,研究組患兒采取七氟醚的吸入性麻醉,比較兩組患兒麻醉的效果。 結果:在麻醉以后,研究組患兒蘇醒時間(14.92±3.85)MIN、血氧的飽和度(98.46±12.54)%和參照組患兒的(29.72±3.46)MIN、(87.53±9.76)%相比,相應數值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中應用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和異丙酚靜脈麻醉時,各項指標相對正常,值得應用。
【關鍵詞】 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小兒疝氣;異丙酚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69-01
小兒疝氣是臨床上常見的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腹股溝直疝以及腹股溝斜疝等。據相關研究可知,治療小兒疝氣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是采取手術治療[1]。但由于小兒的體質比較特殊,所以在手術治療中,對于麻醉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該文把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該院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74例作為此次的探究對象,簡析了在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中應用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和異丙酚靜脈麻醉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搜集在該院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74例,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參照組和研究組,各組患兒37例,參照組患兒實施異丙酚的靜脈麻醉,研究組患兒采取七氟醚的吸入性麻醉。在參照組中有22例患兒是男性,有15例患兒是女性;患兒的年齡跨度在3~12歲之間,年齡的均值是(6±1.02)歲。在研究組中有23例患兒是男性,有14例患兒是女性;患兒的年齡跨度在4~12歲之間,年齡的均值是(7±1.13)歲。兩組患兒各項基礎資料經過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接著比較。
1.2 麻醉的方法? 在術前對患兒構建外周靜脈的通路,靜脈應用0.02 MG/KG鹽酸戊乙奎醚(國藥準字H20051948),靜脈注射2 MG/KG氯胺酮(國藥準字H11020513),同時對患兒SPO2、BP與HR進行監測,兩組患兒均予以氧流量是2 L/MIN膠帶對面罩吸氧進行固定。研究組患兒予以3%-5%的七氟醚(國字準字為H12073031),而參照組采取2.5~12.0 MG/(KG·H)異丙酚(國字準字為H1205041)進行持續靜脈的泵注,在手術中需要對患兒的呼吸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確保患兒呼吸道的暢通。維持患兒SPO2超過95%,同時給予輔助的呼吸,按照患兒體征情況對異丙酚與七氟醚用量進行調整。在患兒切皮以前追加0.5~1.0 MG/KG氯胺酮,在患兒沒有肢體活動與意識時行手術治療。當結束手術以后,停止使用異丙酚與七氟醚,并改成鼻導管的吸氧。
1.3 觀察的指標 記錄統計兩組患兒術前術中心率、血壓、蘇醒時間以及血氧的飽和度;同時記錄兩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腎素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次實驗得出數據全部都需要實施分析與整理,然后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的分析,通過實驗研究中出現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進行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術后的血氧飽和度與蘇醒時間? 在麻醉以后,研究組患兒蘇醒時間(14.92±3.85)MIN、血氧的飽和度(98.46±12.54)%和參照組患兒的(29.72±3.46)MIN、(87.53±9.76)%相比,相應數值之間差異有統計的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術前術后心率與血壓情況? 在手術前,兩組患兒心率、收縮壓與舒張壓對比以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兒心率、舒張壓與收縮壓都發生了相應改變,兩組變化幅度有差異,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應激反應的情況 研究組患兒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腎素情況,和參照組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參照組患兒的小,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上,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疾病,引發此疾病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小兒腹壁肌肉力量缺失而導致的[2]。尤其當小兒哭鬧或咳嗽以及用力排便時,小兒的腹腔內壓力會升高,進而引起此疾病[3]。根據研究顯示,臨床最常見的疝氣類型為腹股溝斜疝,主要表現為患兒的腹股溝內側出現了復性腫物,并且當腫物出現并不斷增大時,可能導致患兒在咳嗽、用力排便或劇烈運動過程中,腫物縮小甚至消失,用手也可以將腫物按壓消除。據有關資料顯示,嬰兒的腹股溝斜疝不會對其生長和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并且患兒會隨著環繞腹肌的強壯及體格的強健而逐漸自愈[5]。因此,如果是未滿1歲的患兒發現此癥狀,不建議進行手術,采用繃帶或棉線進行壓迫避免疝塊突出即可。患兒出現腹股溝可復性腫物后,腫物可能會進入陰囊,表現在患兒的一側陰囊腫大。因此一定要將腫物和睪丸鞘膜分開,目前,臨床上根治小兒疝氣的唯一方式就是手術摘除,然而因為幼兒耐受性比較有限,手術麻醉就顯得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在行手術治療的疝氣患兒中應用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和異丙酚靜脈麻醉時,七氟醚吸入性麻醉患兒蘇醒比較迅速,各項指標相對正常,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邢文彥,王瑞,張瑞君.咪唑安定及氯胺酮復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 47(4):481-482.
[2] 靳書安.七氟醚吸入麻醉與異丙酚靜脈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J].吉林醫學,2014,35(26):5801.
[3] 王利先.60例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氯胺酮麻醉與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對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 (19):2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