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麗
【摘 要】 目的:分析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對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6-2018.5期間收治的患者(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94例,隨機分組,對照組(47例;氟西丁治療)和研究組(47例;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比較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在HAMD評分上,研究組為(8.37±4.53)分低于對照組(12.59±5.67)分,P<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P>0.05。結論: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對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的作用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半夏白術天麻湯;甘麥大棗湯;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
【中圖分類號】R277.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83-02
中風后抑郁是中風的常見并發癥,多見于老年人,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胸悶、氣短、睡眠不好、疲乏等[1]。該疾病患者情緒壓抑,態度消極悲觀,對治療不積極,這嚴重影響了其身體的恢復。本次研究中,我院對94例患者(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行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分析其作用,具體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于2016.6-2018.5期間收治的患者(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94例,隨機分組,其中,研究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2.5±5.6)歲,病程時間2月~8年,平均病程(5.1±2.6)年;對照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62.7±5.8)歲,病程時間3月~8年,平均病程(5.3±2.6)年。
一般資料上,94例患者的數據無差異,可比較。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a經臨床確診,均為風痰阻絡型中風患者;b出現口舌歪斜、氣短乏力、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臨床表現;c中風后抑郁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診斷標準;d近期未服用影響研究結果的藥物(如抗抑郁、精神類)。
排除標準:a藥物過敏者;b急性傳染病患者;c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者;d其他原因引起的抑郁患者。
1.3 方法
94例患者均行常規吸氧、控血壓血糖、抗感染、抗血小板凝聚等治療。
對照組(氟西丁治療):患者口服20mg鹽酸氟西汀(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規格:10mg/s,國藥準字H19980139),睡前口服,2片/d。
研究組(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水煎服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組方成分:浮小麥30g;白術、茯苓各12g;生姜、半夏及天麻各10g;甘草6g;橘紅5g;大棗4枚,根據患者的病情辯證加減藥材,心煩易怒的患者加以淡豆豉、炒梔子各10g;夜寐不佳的患者加以炒酸棗仁30g;大便燥結的患者加以瓜蔞20g、生地和元參各15g,上述藥材水煎服,900ml的水煎至300ml,早晚服用,1劑/d。
兩組均治療30天。
1.4 觀察項目
(1)采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評估兩組的抑郁程度,分值越低,程度越輕。
(2)觀察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
1.5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HAMD評分)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采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對比有意義。
2 結果
2.1 HAMD評分治療后,在HAMD評分上,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兩組均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風又名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屬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2]。中風后抑郁是中風的常見并發癥,多見于中風后2月-1年中,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話語減少、睡眠不好、心慌胸悶等。有研究顯示,約40%-50%的中風患者存在著中風后抑郁的情況[3]。思維遲鈍、情緒低落、言語動作減少是中風后抑郁患者身上明顯可見的癥狀,另外,患者情緒不穩,常常想哭或者煩躁不安,對外界敏感,態度消極悲觀,嚴重者有自殺傾向,嚴重地影響中風的預后,并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讓中風患者的死亡率提高。
在中醫范疇中,根據中風的癥狀表現不同可分為氣虛血瘀型、風陽上擾型、陰虛風動型、風痰阻絡型等常見證型。中醫上認為中風的致病因素、發病后的病理產物均為“風”、“痰”、“淤”三者,同時,三者互為因果,相兼為病,故多數學者認為風痰阻絡型為中風最常見的證型。在中風后抑郁的治療上以疏肝解郁、安神養腦為主。
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的組方由浮小麥、白術、茯苓、生姜、半夏、天麻、甘草、橘紅、大棗等藥材構成,湯劑具有化痰養腦、養心安神、熄風通絡的功效,其中,白術、半夏健脾燥濕,天麻平肝熄風,茯苓健脾寧心,浮小麥祛濕健脾,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等。半夏白術天麻湯出自《醫學心悟》(陳國彭撰寫)[4],藥用半夏、天麻、白術、茯苓等,對風痰阻絡型中風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具有化痰、熄風通絡的功效;甘麥大棗湯出自《金匱要略》(仲景撰寫)[5],藥用浮小麥、甘草、大棗,具有養心、安魂、甘潤平補的效果,兩者合而用之,可明顯改善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的癥狀。
結果顯示,治療后,在HAMD評分上,研究組為(8.37±4.53)分低于對照組(12.59±5.67)分,P<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P>0.05。
綜上,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對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的作用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秀英, 于金平. 半夏白術天麻湯合甘麥大棗湯治療風痰阻絡型中風后抑郁50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7, 26(01):85-86.
[2] 關婉玲. 探討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風痰阻絡型腦梗塞的臨床療效[J].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6):5-6.
[3] 謝紅, 陳亮. 針灸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老年風痰阻絡型腦梗死及對患者認知功能影響[J]. 陜西中醫, 2016, 37(10):1408-1409.
[4] 譚賽, 黃世敬. 甘麥大棗湯抗抑郁研究[J]. 世界中醫藥, 2017, 12(3):712-715.
[5] 蔡華, 馬紅梅, 侯新聚. 柴胡加龍骨牡蠣合甘麥大棗湯治療腦中風后抑郁癥療效觀察[J]. 藥品評價, 2017, 14(2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