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麗 林西霞 徐錫娟

【摘 要】 隨著優生優育政策的推行,醫院對以人為本護理模式更加重視,在這種局勢下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模式應運而生。目前該護理服務在婦產科護理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并呈現出良好的護理效果,為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關鍵詞】 產后延伸護理服務;婦產科;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19-01
產后延伸護理是指通過對分娩后的產婦及新生兒進行專業化護理,在具體實施中可通過走訪或電話來落實,從而獲得良好的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將對2016年5月~2017年5月間我院收治的120例婦產科患者進行分析,隨即將其分成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為31.2歲。分別對兩組產婦實施不同干預手段,比較兩組產婦干預效果。在入選對象一般資料比較上,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當患者入院后對個人檔案進行建立,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個人信息、手術方式、分娩方式。
觀察組患者采用產后延伸護理服務干預,詳情如下:
由于許多產婦為初產婦,缺乏對分娩的了解,從而產生焦慮情緒,據此護理人員首先應對心理護理干預進行強化,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幫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其次,護理人員還應進行乳房護理干預工作,合理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對新生兒進行護理干預,主要表現在肚臍護理、洗澡護理、營養喂食護理等方面,并對產褥期注意事項向產婦及家屬實施健康宣教。
當產婦出院后,護理人員應加強產后延伸護理服務,定期進行電話隨訪,為產婦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問題制定合理的改善方案。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干預效果
2.3 比較兩組產婦基本知識評分情況
2.4 比較兩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對兩組新生兒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對照組中新生兒便秘為5例,占8.33%、新生兒濕疹患者3例,占5.00%、新生兒肺部不適患者2例,占比3.33%,發生率為20%;觀察組中新生兒便秘患者為1例,占比1.67%、新生兒紅臀為1例,占比1.67%,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婦產科作為一個重要的科室,是醫院的組成部門之一,承擔著接生的職責。為確保婦產科工作的有序進行,醫院應將產后延伸護理服務運用其中,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不良癥狀,確?;颊呱钯|量的全面提升。
經調查發現,我國婦產科大部分護理人員較年輕,缺乏一定工作經驗,而醫院部門也未對產科護理培訓引起重視,導致護理人員無法掌握設備操作技能,在這種情況下引發了醫療事故。據此,醫院部門應對護理人員加強培訓,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并時刻提醒護理人員遵循法律法規開展工作,與患者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通過護理培訓使護理人員傳統服務意識得到創新轉變,將患者放到第一位,通過學習護理知識使醫療糾紛發生率降到最低。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加強患者對病情的了解,在婦產科護理中護理人員可對新生兒喂養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述,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應耐心解答,對患者情緒引起重視,并與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在用藥時應對患者實際病情加以考慮,確保安全用藥的實現。婦產科護理人員不僅應具備專業的護理技術,還應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對各項護理任務有效規范,此外醫院還應對護理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按流程來開展護理工作,對護理問題進行匯總,確保科室護理質量的全面提升。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對照組顯效20例,占比33.33%、有效患者25例,占比41.67%、無效為15例,占比25.00%,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顯效40例,占比66.67%、有效19例,占比31.67%、無效僅僅1例,占比1.67%,有效率98.33%,數據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在婦產科護理中采用產后延伸護理服務能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麗.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應用于婦產科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8):196+198.
[2] 關亞萍,王嬋娟.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應用于婦產科中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9):190-191.
[3] 任向民,孟曉娣.產后延伸護理服務應用于婦產科中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6):194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