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瓊
【摘 要】 目的:觀察手足口病患兒實施綜合全面護理后對潰瘍愈合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根據護理方法,將160例小兒手足口病患兒分成80例研究組和80例對照組,給予研究組綜合全面護理,給予對照組普通護理,對比兩組患兒口腔潰瘍愈合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兒治療時間比較,研究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口腔潰瘍緩解和愈合時間、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均好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手足口病患兒采取綜合全面護理,能夠加快患兒口腔潰瘍愈合,縮短治療時間,提升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手足口病;潰瘍;綜合全面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5.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21-01
手足口病是傳染性非常高的疾病,多發人群是5歲以下的兒童,春夏是高發季節,患兒癥狀為發熱、手足和口腔出現皰疹,嚴重的會導致中樞神經麻痹、肺水腫等,嚴重威脅患兒生命[1]。當前,臨床中沒有相關藥物治療手足口病,一般采取對癥治療。因此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患兒的疼痛,縮短住院時間。本次研究,將綜合全面護理用于小兒手足口病患兒,護理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160例手足口病患兒進行研究,年限為2017年2月-2018年4月。根據護理方法,將患兒分成80例研究組和80例對照組。對照組,男患兒43例,女患兒37例,年齡段為2-7歲;研究組,男患兒44例,女患兒36例,年齡段為1-6歲。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1)給予對照組普通護理,主要措施為:①嚴格執行消毒措施,根據操作要求做好基礎護理;②對患兒各項體征變化進行嚴密監測;③做好飲食護理;④嚴密監測患兒神經系統疾病;⑤做好患者的對癥處理。
(2)在實施普通護理前提下,給予研究組綜合全面護理,具體措施為:①口腔護理措施。患兒出現口腔潰瘍后,飲食需要選擇清淡,主要選擇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不能進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口腔潰瘍疼痛加重[2]。另外,要給患兒積極補充營養,采取少食多餐,提高患兒免疫力,防止出現院內感染,使患兒病情加重,要縮短住院時間。同時,還要對患兒做好口腔護理措施,患兒在進食后、睡覺前,護理人員要用生理鹽水對口唇、牙齒等做好護理。還可以使用西瓜霜噴劑或康復新液在口腔潰瘍部位使用,使患兒疼痛得到緩解。②皮膚護理措施。患兒替身衣服要舒適柔軟,還要寬松。要使患處周圍皮膚保持干燥和清潔;還要避免患兒將皮疹抓破導致感染,因此需要修剪患兒指甲,患兒需要穿長褲和衣服防止暴露,患兒不能使用沐浴露等刺激物品[3]。如果患兒皰疹潰爛,要使用紅霉素眼膏治療;③做好心理護理。指導患兒家長多關愛患兒,因為患兒非常痛苦,因此會導致哭鬧,可以通過撫摸擁抱、講故事等使他們的注意力轉移,使患兒情緒得到改善,更好的配合治療,從而盡快康復。
1.3 效果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和比較,評價項目有8個,主要有:急救管理措施、基礎護理措施、病房管理措施、健康教育措施、心理護理措施等。每個項目都有分數,3分為滿意,2分為比較滿意,1分為一般,0分為不滿意。共4個等級:18-24分為滿意,11-17分為比較滿意,6-11分為一般,0-5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數據處理分析
全部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軟件做好處理,分別采用(均數±標準差)和率表示計量、計數資料,比較結果采用t和卡方檢驗,具有顯著差異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口腔潰瘍愈合情況對比護理后,兩組患兒疼痛緩解、口腔愈合時間和治療時間比較,研究組均比對照組短,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我國小兒手足口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每年都有大批兒童患病,嚴重威脅患兒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是一種重點防控的傳染病。手足口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傳播迅速,嬰幼兒是易感人群,患兒主要的癥狀為發熱、口腔疼痛、口腔潰瘍和皰疹,進一步加重會導致嗜睡等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防治的難度比較大[4]。
當前,沒有有效的手足口病治療方法,臨床普通選擇對癥治療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癥治療方法為使用藥物治療,降低體溫,促進血液循環,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避免患兒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并發癥,減少患兒致死率。研究發現,通過提前做好預案和處理方法,提前發現相關問題,隨后組織專家討論,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提高科學性、有效性,避免護理失誤,能夠減少護理風險[5]。
綜合全面護理措施是指,在普通護理前提下,開展患兒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和精神護理。綜合全面護理能夠及時控制患兒病情,避免進一步感染,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疫情傳染[6]。對于感染患兒,護理人員要做好飲食指導,指導患兒選擇清淡食物,還要為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患兒疼痛,還要做好口腔皮膚護理措施。患兒進食和睡覺前,都要做好口腔護理,防止院內感染加重;另外,要讓患兒穿一些寬松的衣服,確保患兒皮疹部位保持干燥和干凈;最后,還要做好心理護理干預,針對患兒的哭鬧,醫護人員和家長要通過撫摸、游戲等方法,使患兒注意力轉移,疏導他們的情緒,使他們更好的配合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比較,采取綜合全面護理的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同時,兩組患兒治療時間比較,研究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口腔潰瘍愈合時間、疼痛緩解時間比較,研究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手足口病患兒實施綜合全面護理后,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加快口腔潰瘍愈合,緩解口腔潰瘍疼痛。
綜上分析,手足口病患兒實施綜合全面護理后,患兒潰瘍愈合和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極大緩解了患兒口腔潰瘍疼痛,縮短了治療時間,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錢海坤, 田祎, 李錫太, 等. 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研究[J]. 國際病毒學雜志,2013,20(1):6-10.
[2] 陸蘭芬, 鄭南紅, 周明琴, 等. 重癥手足口病的早期觀察及護理干預[J].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77-378.
[3] 安慶玉, 姚偉, 吳雋, 等. 手足口病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國衛生統計,2013,30(4):576-578.
[4] 鄭巧女. 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實施綜合性, 系統性護理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21-22.
[5] 賓娟, 黃麗文, 胡燕香. 家庭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綜合狀態的影響[J]. 實用預防醫學,2014,21(11):1330-1332.
[6] 黃敏.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