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在十九大報告中被提出,與“生命共同體”的概念相契合,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習近平將實際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針對我國發展的現狀,提出新要求,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要義,推動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共同體: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碰撞與交融,既與時俱進又弘揚了中華優秀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將實際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為我國生態文明囧實踐提供指導。
一、傳統文明與當代文明的交融
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數千年來深深根植于中華兒女的思想中,代代傳承,與自然友好相處,萬物同源,相互依存,保護環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強大的包容性,這種思想也滲入在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上,習近平提出的價值理念就是建立在傳統文明的智慧結晶和西方優秀思想文化上融合而成的。
二、生命共同體
生命共同體指的是人與萬物相生相惜,唇齒相依,世界萬物組成了無數個生命共同體,融合了馬克思哲學的發展觀和矛盾觀,同時也是對形而上學的靜止唯物主義的批判和反對,揭示了生命規律,將自然與人類緊密聯系起來,倡導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同樣說明著我們應該遵守自然規律,利用和把握規律,一旦違背和破壞和這和諧的有機體,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強調了人類并不是世間的唯一主宰,萬物生而平等,都應被友好地對待,在理性基礎上的實踐活動才能正確合理地利用自然,獲取所需要的物質生產資料[1]。例如大規模破壞性的開礦,采石,捕獵看似征服了自然,然而沉浸在享受暴利的短暫快感中的人,很快就會受到一系列災難性的報復,這同樣也論證了世界萬物是聯系著的。
三、生態文明與全球化
當今全球化的趨勢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潮流,生態文明的建設的責任也同樣落到了每一個國家上,在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發達國家應該承擔主要解決問題的責任,理應借助自身的優勢技術和雄厚的資金來解決一部分環境問題,而不是以此為商機做出買賣類似排污噸位的行為[2]。作為全球發展的一份子,應該秉持著合作共贏,相互協作的理念,與發展中和落后國家一起,既實現環境的治理,又使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擺脫貧困,實現繁榮富強,有更大的能力和發達國家一起保護環境,踐行綠色理念。我國在此顯現了一個大國應有的氣度和風范,努力發展經濟,同時也承擔起治理環境的角色,不遺余力的和許多國家一起,傳播綠色發展協調創新的理念,讓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四、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
(一)經濟上。在中國城市化的發展的初期和中期,是以犧牲環境來促進經濟發展的,開山毀林,填海造陸,圍湖造田,這些都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而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各個領域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維持發展,由于人類和環境是相互依存的,習近平以整體和局部以及系統的理論方法來為生態發展做理論支撐,在恢復和保護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不是一個簡單單向的過程,涉及多方面,多個層次,多個領域,需要經濟與生態兼顧,不能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而應該相互促進,讓發展起來的經濟給生態保護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讓已經恢復的生態環境給經濟發展帶來效益,始終堅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原則。
(二)政府工作。作為政府,理應深入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也是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對于環境的保護,應該將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相結合,對于破壞環境違反自然規律的做法,輕則處罰金,重則入刑,同時應該完善監管制度,有力打擊超出法律允許范圍內的買方和賣方的交易,對于習近平提出的理念熟記并且貫徹踐行,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增強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環保意識,并且運用政府財政投入在生態環境的保護,禁止毀滅性的開發。
五、生態文明與哲學的有機結合
無論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還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都顯現出習近平對馬克思哲學的深刻理解和作為一個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其中蘊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體現了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習近平既要求強制性的進行生態文明創建,嚴厲打擊破壞自然的行為,又以道德規范約束人們的實踐活動,既以道德進行教育,又融入了法制的思想觀念,在生態治理中要求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擺脫急于求成的思想,解放開闊人們的眼界[3]。
六、結語
綜合上述可以得出習近平的理念的出發點都是基于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為人民謀福祉,為后代的幸福做鋪墊,實現偉大“中國夢”。是西方哲學和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碰撞與交融,既與時俱進,又傳承發揚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華,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價值取向,承載著億萬人類求綠色求生態求自然的呼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巨大的實踐價值。今后應該持續將“五位一體”、“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今后發展的指導性戰略思想,我國現階段的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相應地,政策與指導思想也應該不斷適應中國發展的現況,生態文明的思想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現階段發展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題來源:天津市高?!耙恍R黄贰彼枷胝卫碚撨x修課品牌建設項目,項目編號:津黨教〔2018〕139號。
作者簡介:張紅麗(1990.01- ),女,天津人,助教,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生態文明理論發展與實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