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摘 要: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當地農產品知名度的提升,一些知名景點無形中也促使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創收的同時也滋生了諸多問題,許多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為了提高商品的銷售量和知名度,通過注冊地名商標的方式以低成本獲取極強的廣告效應,例如:茅臺酒、紹興黃酒、龍井茶、青島啤酒等等。誠然,許多地名的背后是大量的隱形價值,承載和蘊涵了豐富的自然信息和人文資源。這些地名的加持確實可以體現商品的品質與特色,與普通商品進行區分,但是把地名作為商標注冊是否具有合理性,我國對于地名商標在法律方面的規制及其存在的問題等等。
本文將著重從地名商標的顯著性以及地名商標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能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日益嚴重的商標保護問題有所啟示。
關鍵詞:地名商標;顯著性;合理使用
一、地名商標與地理標志
地名是指對空間地理上的某一區域進行標記的符號,是一個社會對該自然地理區域的通用表述和稱呼。地名如同人名,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慣常使用的符號。商標是一種標志,通常是指“經營者使用的,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的用于區別所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的識別性標志”。地名商標也可以理解為行政區劃的地理名稱或其他地理區域的名稱,歷史地名或者開辟的新城作為文字商標的內容或主要內容進行使用或予以注冊的商標。地名與地理名稱相區別,地理名稱完全根據行政區劃的劃分而來,著重體現在地理位置方面,而地名更多的承載 了當地的文化底蘊,人文歷史與自然資源,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品味。產品的品質一般也與此相關,比如景德鎮的瓷器、北京的烤鴨、陜西的西鳳酒等等。因此,一旦產品名稱前加上地名,猶如獲得了品質優良的保證書。“地名蘊含著財產內涵,即無形財產”這種財產有時會變得無比巨大,這就導致許多經營者無法抗拒地名的經濟價值帶來的誘惑。注冊地名商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產品品質的定位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由于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有權人可以大量減少廣告投入。實踐中,“由于歷史,自然環境,傳統工藝以及人為等原因,地名往往會和特定的產品聯系在一起”。
地理標志,在我國又稱“地理標記”、“地理標識”,“是指表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是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從TRIPS協議與我國的商標法的規定可以看出關于地理標志的定義基本是相同的:地理標志是表明某一種商品來源于一成員方地域內,或此地理內的一地區并且該產品的特定品質、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志。地名商標與地理標志的區別在于地理標志僅表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而地名商標則承載了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及其他特征,來源于當地的當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注冊地名商標的商業價值更多的來源于這部分內容。
二、地名商標的顯著性分析
(一)弱顯著性特征
商標的保護主要在于對于其顯著性的保護顯著性就是商標獲得保護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商標創造力的體現。根據《商標法》規定“凡為描述商品之產地、販賣地、品質、成分、功能、數量、形狀、價格或表示商品之制造方式、時間及地點等,依普通使用之方法表示之表彰,因其僅在于商品特性之描述,無法發揮自己與他人商品甄別之功能。不能構成技術性商標,亦即缺乏顯著性”。商標的顯著性是商標保護的靈魂,其強弱直接決定商標是否可以注冊。根據我國《商標法》第10條第二款規定來看,我國對地名商標的注冊采取的是限制性標準。這與地名商標的弱顯著性相關聯。因此,法律對地名商標的保護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地名商標中的地名由于來源于公眾領域,被廣泛使用,其具有描述性,對一定地域有指代作用,將其注冊成為商標后,識別性會相對弱一些。也正是由于地名商標的弱顯著性從而導致了“弱保護性”。正如學者所言,“地名商標即屬‘弱商標,因其欠缺顯著性,獲得商標法保護的機會遠遠低于具有顯著特征的商標”。
(二)“第二含義”的理解
地名商標的顯著性在很大程度上與地名的第二含義密切相關,故我們要研究地名商標的顯著性,必須了解對地名商標的第二含義進行深入探討。地名商標不僅僅只能具有說明商品來源地的功能,還必須具有除本義之外的第二含義。美國學者認為,“商標的‘第二含義是指相對于所標記的商品來說,標記本身不具有顯著性,但是通過標記的商業使用,公眾已經將其作為商品的符號和商品的提供者聯系在一起,此時,標記獲得了不同于本義的另外一種含義。
地名之所以可以注冊成為商標主要源于這種敘述性標志的經常使用產生了良好的信譽。這是法律保護“第二含義”商標的主要原因。但是,僅僅經過長期使用后產生了“第二含義”遠不能成為獲得法律保護的充足理由,該“第二含義”還需要與良好的質量信譽、良好的售后服務相結合。才能獲得法律保護。因此,從這一點來看,保護地名商標是多廣大消費者利益的保護,也是對市場秩序的規制。地名商標的合理性就存在于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和對市場秩序的規制中。
三、地名商標的合理使用
(一)描述性的地名商標如何界定
地名商標不能獲準注冊, 根源于地名是對產品地理來源的描述, 缺乏足夠的顯著性, 由特定經營者壟斷地名商標, 將造成其他經營者處于競爭上的不利狀態。因此, 判斷地名商標是否構成描述性商標, 是決定它能否獲準注冊的關鍵。判斷特定詞匯是否構成對商品地理來源的描述時, 關鍵在于潛在的消費者是否將該詞匯視為對產品地理來源的描述。
(二)地名商標合理使用的要素
地名商標的合理使用制度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因素:第一,主觀因素:使用他人商標必須處于善意的目的,首先必須具備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該標記為他人的注冊商標或者知道是注冊商標,但未以惡意的方式使用;第二、客觀因素:客觀上有使用他人商標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必須是非商業性的使用,不會引起消費者對該行為與該商標之間的關系的誤會或者混淆。只要使用者滿足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就可以認定為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