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結合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分析學風的含義及影響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相關因素,指出專業教師、學生、企業在學風建設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共同促進學風建設。
關鍵詞:學風;學風建設;模范帶頭作用
高職教育以培養生產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高質量的高職教育是解決當今就業難、人才荒的良藥。與普通高校教育相比,高職院校始終以職業教育和崗位教育為重點,注重培養目標的實用性、專業設置的職業性和靈活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人才規格的復合型,按照職業需求組織和實施教育,培養的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情況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經濟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愛情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由于國外一些新鮮思潮的涌入,導致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撞擊。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的不穩定性對于建設高質量的高職教育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導致高職院校的學風狀況不盡如人意。不良的學風狀況對于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分析影響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相關因素,通過發揮優秀專業教師、學生代表、企業代表模范帶頭作用,加強思想引導,推動高職院校開展學風建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一、學風的含義及影響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相關因素
“學風是學習者在求知目的、治學態度、認識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現。從廣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都屬學風的范疇;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綜合表現。就其存在而言,學風彌漫于無形,卻可觀察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學風不僅影響到當前的教學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且對學生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優良學風的培養和建設,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學風建設是一項融匯了多門學科的綜合性工程,這個過程不僅與學校有關,而且和家庭、學生、社會的環境有關。高職院校應從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影響學風建設的相關因素,確立如何開展學風建設。
(一)社會因素
隨著經濟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愛情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由于國外一些新鮮思潮的涌入,導致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思想受到了嚴重的撞擊,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受到市場經濟負面因素如經濟成本多元化、價值觀念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等影響,產生了一些金錢主義、思想自我、缺少團隊合作意識等等不好的思維方式。社會上的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已經逐漸地波及到高職院校中,不僅使高職院校學生的三觀受損,而且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考試的過程中,已經不是單純地為了學習知識而拼命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摻雜了一些功利色彩在里面。再加上一些非主流文化的發生,也對高職院校的學風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相互攀比的心態也在高職院校的學生中蔓延,面對這些社會上的誘惑,很多學生已經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反而變得心浮氣躁,沒有自己遠大的理想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每天只能依靠網絡才能生存下去,難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水平,而且社會上的一些賭博抽煙的風氣也間接影響到了學生,使得學生變得意志沉悶,生活難以自理。
(二)學校因素
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國高職院校的相對發展是較為滯后的,因為連續的大量擴招,給學校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給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與阻礙。在這有限制的時間與空間下,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還不能完善,學校教育的改革也比較落后,設施設備的建設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資源也不能很好地分配給不同的學科,這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環境,難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知識文化水平的必要性,教育管理評價體系、監控制度不完整,缺少對于學風建設的必要的、系統的計劃與指導,缺乏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從高職院校的學科建設來看,高職院校的一些學科設置與社會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使得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的動力與興趣,難以樹立明確的目標,妨礙了學校相關專業學生的進一步進步與發展。
教師的教育風格建設也會嚴重影響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老師在高職院校中處于領導者的角色,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和教學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
(三)學生自身因素
高職院校的學生有一部分都是對學習抱無所謂的態度,他們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每天在學校里只是為了混日子;有一部分學生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不過卻被社會上的功利風氣沾染上,并不十分認同畢業后成為一線生產工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利益應付性學習;另外一些學生從小沒有養成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缺乏充足的學習動力和對知識的濃厚興趣,進入高職院校后就好像是進入了溫暖的熔爐,只知道天天睡覺,缺乏積極進取的上進心。
(四)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與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些學生的家庭中出現了對于學習觀價值觀的歪曲,那么這些不良因素也會間接地影響孩子對于學習的心態,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缺乏足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并不十分重視,只是讓子女獲得一個畢業文憑就可以,讓孩子對于未來和學習失去求知的自信心、進取心 。
二、加強思想引導推動高校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高職院校能夠立足的基本條件,顯現了一所高職院校的基本特征,展現了一所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想建設良好的高職院校的學風,就必須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重視學校文化的積淀與整合。高職院校的學風基本上聚集了廣大師生共同的理想、常年的文化積淀與公認的做事標準,對全校師生的行為起到引領的作用。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思想引導推動開展學風建設,幫助學校形成樂學、好學、向學的學風,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加強思想引導,啟發廣大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轉變學習態度,自覺規范自身行為;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優勢,激活學生的人生自信和學習自信;幫助學生真切地領會: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形勢,“不成才,難就業”,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成才意識。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可以從專業教師、學生、企業三方面發揮各自模范帶頭作用,幫助引導學生認清專業發展及就業形勢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并推動學風建設。
(一)發揮優秀教師模范帶頭作用
教師要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學風建設中起帶頭作用。首先,專業教師憑借自身的專業水平,容易在學生中樹立較高的威信,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和榜樣,通過言行舉止,工作方法及師德、師風等方面影響學生行為,影響學生對學業的態度及文明素養。其次,學生在學習中通常會因為對專業發展方向和就業前景不了解,出現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或是尚失學習興趣的現象。專業教師、學科帶頭人憑借自身專業優勢在日常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為學生分析專業前景及就業形勢,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力。再次,利用科研項目資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創新能力。專業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有較深的研究,且在不斷進行科研工作,可以接觸到前沿的學科知識擁有大量的科研項目資源,因此可以將學生納入科研團隊,一方面能很好的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王金蘭主任負責的王金蘭工作室就吸引了很多學生參與工作室項目建設,這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
(二)發揮優秀學生代表模范帶頭作用
高職院校進行學風建設,可以從激勵層面出發,正如俗話所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職院校可以著力打造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典型形象的建設,通過新媒體手段進行宣傳,營造出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學習氛圍與環境,讓優秀的學生去影響、帶動身邊的同學,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對于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可以通過召開高年級優秀學生代表專業分享會的形式,幫助新生了解本專業的學習情況以及就業情況,端正個人思想,盡早的明確個人學習目標。筆者每學年都會組織學風建設系列活動:如“砥志研思 經驗分享”2018年專插本經驗交流會、“如何適應企業文化 實現個人發展”信號專業畢業生分享會。通過經常性地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學習方面的交流活動,對新入學的學生、學習落后的學生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優秀學生增多、掛科情況和舞弊行為明顯降低。
(三)發揮企業優秀代表模范帶頭作用
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專業設置和辦學模式,加強校企聯合,聘請一線的相關專業技能的專家、優秀員工代表進入校園宣講、交流。通過向進人物學習、積極參與企業實訓、關注企業經典故事等形式,鼓勵學生了解行業優秀員工的典型案例,讓學生更多的了解企業、了解社會,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更樂意在學習中拼搏。幫助學生分析合作企業的文化,提煉出行業特征,引入企業文化對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讓學生直觀地領悟到提高職業素養、增強職業技能是社會的普遍要求。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獲得社會的認可。堅持思想引導遵循科學規律,外在思想引導作用在學生身上真正實現“內化”,即轉化為學生的內心信念,并以此指導學生自己的行為。教育學生要正確認識自己,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要懂得愛自己、愛專業、愛學校、愛社會,要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具有進取意識和拼搏精神。以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工匠精神進校園”為例,學院邀請201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深圳地鐵謝東田,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地鐵徐志標,廣鐵集團技術能手、廣州供電段許木雙,火車頭獎章獲得者、廣鐵集團機務首席技師、廣州機務段王友發,火車頭獎章獲得者、廣鐵集團車務首席技師、惠州車務段劉志強等鐵路行業優秀工匠代表進入校園舉行技能展示、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活動。優秀工匠們講述了自身求學求藝經歷和感悟,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劉志強告訴學生:“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作為‘鐵路二代,我從小受到的觀念灌輸就是‘鐵的教育。我堅信崗位無貴賤之分,行行出狀元,只要肯用心、肯鉆研、肯堅持,就能成為各崗位上的標兵。廣州鐵職院面對廣州軌道交通的快迅發展所帶來的人才需求機遇,引導和激勵學生弘揚工匠精神、提升職業素養,這對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成才意識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學校學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
總之,學風建設是高職院校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高職院校既是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各類合格人才的主要基地,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高職院校在明晰自身辦學特點和學生特點前提下,通過發揮先進教師、優秀學生、企業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思想引導,推動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相信在各方不斷的努力下,高職院校的學風必定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 于群華.淺談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以高職高專院校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6(4).
[2] 朱曉玲,楊廣榮.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與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5).
[3] 馮飛.學生榜樣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23).
[4] 張萌萌.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3).
作者簡介:何雪,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