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目前高職院校的科研活動,取得了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效與科研成果。對于多數高職院校來說,科技成果轉化率明顯較低。因此,及時轉化其科技成果,深化科學理論創新及技術應用,正是“產學研”一體化背景下,高職院校科研活動實現最大價值的關鍵。在高職院校運行過程中,如何讓自身科技成果實現及時轉化,就發展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文章將從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表現分析入手,注重探究解決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障礙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技成果;及時轉化;內部障礙;結合對策
在傳統意識中,普遍認為高職院校是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教學活動,其重點在于職業教育。所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及時轉化科技成果,至關重要。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狀況看,其存在諸多轉化難題。實際上,造成這一轉化障礙的因素是多樣化的,在當前科技體制改革日益成熟的今天,立足整個成果轉化的內在要求,審視高職院校自身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梳理解決對策,至關重要。
一、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表現
轉化是不同狀態之間的演變,對于科技成果轉化來說,則是科技成果得以成熟轉化與應用的重要表現。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事實上,實際上是科技成果日益產業化,實用產品化的具體過程。從一種科研技術到具體的社會化應用,其中包含了諸多環節。想要實現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最佳成果,就需要以動態化的發展思維來看待科技成果轉化與市場需要之間的關聯性。
(一)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在于教師參與動力不足
教師應該是高職院校科研活動的主體力量,無論是科研項目的立項與制定,還是科研活動的具體實施,都需要高職院校老師來集中參與。但是從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未能賦予老師必要的都科研動力。在當前高職院校老師職稱評定時,其中更多是對教學量、人才培養體系的考核,未能對科技成果轉化進行必要的融入,這就大大影響了很多老師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的動力和積極性。
(二)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在于校方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經營辦學過程中,其具體理念與社會需要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原本的職責在于培養技術性與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但是,在具體的辦學過程中,多數高職學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一思想與高職院校實際之間并不匹配。因此,在整個科研活動中,很多高職院校,僅僅是將其研究目標放在了數量及具體的收入之中,忽略了科研深化及科技成果轉化等相關內容。正是因為高職學校未能結合現階段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性需求,完善相關轉化政策,從而使得很多科技成果無法實現及時、有效的轉化。特別是在科技成果產權分配、收益分配等等方面,所以,很多高職院校,并未能予以有效規定或者僅僅是一種“文件”制度,從而使得高職院校老師參與科研成果轉化的熱情,大大弱化。
(三)科研成果轉化的內部障礙在于“產學研”合作深度不足
科研成果轉化,實際上是從研究到產業化的生動展示,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往往有有著諸多科研成果,所以,對于整個高職院校的校方來說,只有充分認識到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價值,及時做好科研成果轉化,才能實現科研活動的最佳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學校都未能充分認識到該成果轉化的價值,這就成為這一活動的主要內部障礙。在產業學合作過程中,很多企業未能清晰認知深度合作的價值和重要性,往往缺乏長遠目光,更多聚焦的是極具“短期效益”的科研項目。此外,對于科研成果轉化來說,其更多作為一種新事物的嘗試與實踐,這就使得這一轉化過程,充滿風險和不可控性。因此,很多企業都不愿意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這就影響了高職院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二、解決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障礙的具體解決對策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不能僅僅將日常的教學與管理重點放在技術性人才與實踐性人才之上,要充分認識到科研活動的價值,通過及時轉化高職院校自身的科技成果,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科研活動的雙重提升。
(一)立足高職實際,明確效益分配和科研考核
對于各個高職院校來說,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注重激發高職院校老師的科研熱情和創造力,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做到:首先,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站在市場層面,確保老師的科研成果能夠得到有效實踐和價值轉化,學校要通過完善相關鼓勵政策,從而讓整個科研成果能夠實現有效轉化。其次,要注重對科技成果轉化給與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教學考核支持。在整個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其中對資金有著持續性需求,從資金使用的流程與細則,乃至科研項目成果轉化后所帶來的效益分配等等,都需要予以明確。最后,要將整個科研成果轉化納入到教師日常考核活動之中,特別是通過激發老師的參與熱情及積極性,確保整個科研成果轉化能夠實現市場化與機制化。當然,將科研成果轉化與老師考核相融入之后,通過對整個科研成果轉化活動進行及時檢查和動態性檢測,從而實現整個轉化過程的及時化與全面化。
(二)立足實踐應用,完善“產學研”機制的一體化構建
產學研之間的深度、有效融合,正是目前科研成果轉化進程中的重要要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以往整個科研成果轉化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缺乏有效融入,因此,在當前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就必須立足高職院校的專業實際和學科布局,通過立足市場需求,從而確保整個科技成果實現最佳轉化。其一,在科技項目選題時,要立足科研實際,并且聚焦當前科技行業發展實際,通過提升高職院校的科技實力,從而真正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價值。其二,要針對市場需求和環境,在高職院校、教師,以及企業等多方力量融合下,提高整個科研項目的價值與實踐應用。對于整個科研項目轉化來說,既要注重強化科技動力,也要融入市場需要,真正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的最佳效果。最后,要結合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要求,完善人才配備,通過設置專門機構負責技術研究、技術推廣與科研成果轉化等一系列具體事務,從而有效消除科研成果轉化的具體障礙。當然,學校也要融入市場化意識,通過設置校內第三方專業公司,具體負責學校內部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三、結語
高職院校是以專業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的教學機制,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具體經營過程中,過多關注的是專業教學活動,忽略了必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即使部分學校開展了相應的科技研究活動,由于未能實施及時、必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從而影響了廣大老師的科研活動積極性。因此,在高職院校創新氛圍日益成熟的今天,有效認知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所存在的內部障礙,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就發展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經營創新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
參考文獻
[1] 彭定赟,王土蘭.“雙創”形勢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模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6(12):177-178.
[2] 黃云,馬海田,邵存林,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管理體制與機制改革——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7(12):151-152.
[3] 張躍,廖曉東,胡海鵬,等.基于供給側與需求側視角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研究——以廣東省科技創新實踐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08):123-124.
[4] 李娜,羊杏平.“即研即推,即創即轉”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探索——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產業研究院建設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