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王蕾
【摘 要】 對于女性而言妊娠與分娩是其一生必須經歷的過程,由于許多初產婦缺乏分娩經驗,身體的疼痛帶來諸多不良情緒,對產婦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對后續分娩工作的開展十分不利。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 孕期健康教育;婦產科護理;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49-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60例產婦,在臨床護理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干預模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30例,平均年齡為28.5歲,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了不同護理手段,并對其干預效果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將產前產后注意事項告知孕婦,并對其心理加強干預。
觀察組患者采用孕期健康教育,詳情如下:
1.2.1 產前診斷教育
在分娩前護理人員應對產婦開展產前診斷教育工作,使產婦了解風疹、梅毒的感染會導致流產,因此開展產前診斷十分必要。
1.2.2 臨產前健康教育
相關研究證明,與剖宮產手術相比自然分娩在胎兒發育、產后并發癥等方面優勢更加明顯,但許多產婦對自然分娩存在心理壓力,基于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臨產前健康教育工作,對自然分娩術的優勢及過程進行講解,通過這一手段可來提高依從性。
1.2.3 產后健康教育
產后健康教育通常是向產婦講解睡眠、飲食及乳房保養對母乳喂養的作用,對良好的喂養方式進行培養,確保新生兒得到更好地發育。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的護理干預有效性、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產婦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SPSS20.0軟件的采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值檢驗,并運用卡方檢驗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計數,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干預效果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為15例,占比50.00%有效患者5例,占比16.67%、無效患者10例,占比33.33%,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中顯效為20例,占比66.67%、有效為9例,占比30.00%、無效僅1例,占比3.33%,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
2.3 比較兩組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
2.4 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3 討論
在產婦分娩中因準備不充分會導致許多并發癥發生,甚至出現生殖道炎、盆腔感染、生殖道萎等癥狀。通過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可提高產婦及胎兒的生活質量,同時掌握許多健康保健知識。
為確保孕期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醫院部門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并定期開展講座活動,在具體實施中按個性及水平開展針對性干預,為母嬰的安全提供保障,確保產婦順利渡過分娩期。一方面來說,孕期健康教育的實施可使產婦情緒得以改善,對胎兒后期發育起到促進作用,同時有益于產婦的身心健康。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對產婦的飲食進行干預,開展母乳喂養培訓,指導其進行體操、瑜伽等運動,確保胎兒的健康。
本次研究對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對照組中15例產婦表示滿意,占比50.00%、一般滿意患者10例,占比33.33%、不滿意患者5例,占比16.67%,護理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中滿意患者24例,占比80.00%、一般滿意患者5例,占比16.67%、不滿意患者僅1例,占比3.33%,護理滿意度為96.67%,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上述研究不難發現,婦產科門診護理中采用孕期健康教育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改善產婦不良癥狀,提高產婦的知掌握水平。
參考文獻
[1] 邢艷燕.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01):284.
[2] 徐崇美.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0):204+218.
[3] 徐飛.個體化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