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芹
【摘 要】 目的:研究孕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生產的孕產婦120例,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其抑郁及焦慮情況,并通過回顧性分析及產后隨訪,統計并分析其產生焦慮及抑郁的原因。結果:120例孕產婦中,有76例出現了焦慮的情況,概率為63.33%,有61例出現了抑郁的情況,概率為50.83%,合并焦慮及抑郁有48例,概率為40%,產生焦慮及抑郁原因主要是擔心生產是否順利、害怕生產疼痛、自身健康狀況、擔憂胎兒健康問題四個方面。結論:孕產婦在生產前出現焦慮及抑郁的概率較大,應對其實施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保障孕產婦心理健康的同時確保生產的順利。
【關鍵詞】 產婦;產前焦慮;產前抑郁;原因分析;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64-02
孕產婦在懷孕期間其身體激素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因此其本就有較大的可能出現產前焦慮及抑郁的情況,再加上由于生產日期的臨近,其會擔憂生產過程以及胎兒產下是否健康,這無疑加大了其出現焦慮及抑郁的概率,進而增加了其生產時出現意外的概率[1]。因此對孕產婦產前焦慮及抑郁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便于今后臨床對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著極高的臨床研究意義。本次研究選取120例孕產婦,研究孕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及護理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120例在本院進行生產的孕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段為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年齡最小為21歲,最大為35歲,平均為(28.26±1.12)歲,孕周最少的為34周,最多的為38周,平均孕周為(36.26±1.12)周。所選取的120例孕產婦本人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的內容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將孕產婦的性別、年齡、孕周等資料利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顯示P>0.05,該研究可行。
1.2 方法
在孕產婦入院準備生產時,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其抑郁及焦慮情況,讓孕產婦自行通過調查表格進行自查,之后將表格收回,并通過回顧性分析及產后隨訪,統計并分析其產生焦慮及抑郁的原因。
1.3 觀察指標
焦慮及抑郁評分≥25分,即刻判定為焦慮或抑郁。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的計數結果與計量結果均利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數結果以卡方X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數據處理的統計學意義以P進行檢驗,當P< 0.05,統計學意義顯著。
2 結果
2.1 孕產婦焦慮及抑郁情況
120例孕產婦中,有76例出現了焦慮的情況,概率為63.33%,有61例出現了抑郁的情況,概率為50.83%,合并焦慮及抑郁有48例,概率為40%。
2.2 孕產婦焦慮及抑郁原因分析
孕產婦中出現焦慮及抑郁的例數為89,產生焦慮及抑郁原因主要是擔心生產是否順利、害怕生產疼痛、自身健康狀況、擔憂胎兒健康問題四個方面。詳見表1。
3 討論
孕產婦在懷孕期間其身體激素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因此其本就有較大的可能出現產前焦慮及抑郁的情況,再加上由于生產日期的臨近,其會擔憂生產過程以及胎兒產下是否健康,這無疑加大了其出現焦慮及抑郁的概率,進而增加了其生產時出現意外的概率。因此必須對孕產婦進行護理干預。
首先要對首次生產的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生產過程的安全性,讓其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并通過講解與孕產婦情況相似的生產成功的案例,幫助孕產婦增加信心;其次對于身體存在健康問題的孕產婦,要密切監測其身體指標,同時通過相應的藥物保障其身體健康,確保其生產過程的順利;針對孕產婦的焦慮及抑郁問題,要囑咐家屬盡量陪伴在孕產婦身邊,適時的陪伴孕產婦進行散步等較輕松的活動,幫助其進行心情及身體的放松,并給予孕產婦鼓勵及支持,對于抑郁或焦慮情況過于嚴重無法再短時間內通過心理干預進行緩解的孕產婦,可以根據其身體情況使用適當、適量的藥物調節其身體激素情況,幫助其進行負性情緒的緩解[2];除此之外,對于擔憂生產過程疼痛的孕產婦,要告知其可進行無痛生產,并且此種生產方式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對于擔憂胎兒健康問題的孕產婦,要結合之前的產檢結果,將胎兒的實際情況告知孕產婦,若胎兒的健康不存在問題,則可讓患者放下擔憂,若胎兒的健康存在問題,則要告知孕產婦先進醫學的先進,胎兒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最后,要為孕產婦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氛圍,護理人員要與孕產婦和諧相處,盡量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同時確保居住環境的潔凈明亮[3]。
綜上所述,孕產婦在生產前出現焦慮及抑郁的概率較大,應對其實施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保障孕產婦心理健康的同時確保生產的順利。
參考文獻
[1] 梁佩杰. 孕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20):144-147.
[2] 王文娟. 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23(12) ,245-246.
[3] 王三鳳, 李劍嵐. 產婦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母嬰世界, 2016, 11(12)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