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麗

【摘 要】 目的:分析兒童保健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方法:選擇我院380例保健門診健康檢查兒童,將其平均分成2個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予以常規保健服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兒童健康狀況及隨訪6個月患病次數,比較兩組家長不確定感評分、焦慮評分和滿意度。結果:兩組身體健康狀況評分及隨訪6個月患病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3、8.27,P<0.05)。觀察組身體健康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773,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95.8%(182/190),高于對照組的88.4%(168/1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童保健門診加強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提高保健服務質量。
【關鍵詞】 兒童;保健門診;健康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R725【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268-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年7月~2018年7月兒科保健門診380例接受健康檢查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為2個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女人數為98、92例;年齡1~36個月,平均年齡(12.8±8.8)個月。對照組男女人數為96、94例;年齡1~36個月,平均年齡(13.2±9.2)個月。排除先天畸形、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和家族遺傳病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兒童給予保健科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兒童在保健康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
1.2.1 對兒童家長開展健康教育
①5~12個月兒童:對兒童進行常規52項檢查以及運動評估,針對評估不合格兒童重新評估,結合評估結果盡早干預治療。檢查兒童骨密度,缺鈣兒童及時為其補鈣,多接受日光浴等,實現對佝僂病的有效預防,保證兒童的正常發育。常規血色素檢查,判斷兒童是否存在有缺鐵性貧血,降低各類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指導兒童家長每隔3個月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展開檢查,及時發現兒童存在的異常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②1~3歲兒童:這一階段兒童需要重視語言及心理方面評估,做好對兒童的口腔檢查,發現存在有異常心理和行為方面情況,給予合理干預,使兒童身心健康得到保證;③3~6歲兒童,這一階段兒童已經開始在幼兒園上學,選擇家長會等家長較為集中時間段,展開傳染病等預防知識宣傳,引導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傳感病的積極有效預防。
1.2.2 健康教育方法
(1)健全兒童健康檔案。為所有參見綜合健康教育的兒童建立個人健康教育檔案,特別是對首次來診的兒童要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定期監測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并及時做好記錄,根據記錄結果及時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更正和修改,使綜合健康教育在實踐中發揮出最大的效果。(2)重視兒童心理:兒童保健門診的工作人員不能忽視兒童心理,特別是兒童心理需求,由于多數兒童在進入醫院后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有強烈的排斥心理,并且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明亮以及色彩艷麗的環境尤為好奇。因此,在兒童保健門診應布置色彩明快的裝飾,這樣可以消除兒童對醫院的恐懼感,從而為醫療保健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3)健康教育實施方法:采用多種多樣形式的兒童保健門診健康教育,組織各科室相關專家對兒童及家長進行集體授課,對兒童進行現場演示,鼓勵兒童及家長與專家進行一對一的互動交流,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及海報。讓兒童及家長了解健康教育的內涵,掌握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4)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在保健門診增加多媒體設備,反復播放兒童保健方面內容,利用宣傳欄等懸掛宣傳知識,講解兒童生長特點以及常見病預防技巧,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編寫一些兒童保健方面文章供家長閱讀。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兒童身體健康狀況比較
觀察組兒童身體健康狀況評分為(95.8±6.8)分,隨訪6個月患病次數為(1.2±0.6)次;對照組身體健康狀況評分為(91.2±7.8)分,隨訪6個月患病次數為(1.8±0.8)次;兩組身體健康狀況評分及隨訪6個月患病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3、8.27,P<0.05)。觀察組身體健康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773,P<0.05)。見表1。
2.2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95.8%(182/190)高于對照組的88.4%(168/1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對健康關注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兒童保健服務需求及要求也有明顯增加。兒童因且因身體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從而導致其患各類基礎疾病的概率較高,若未能予以科學喂養則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近年來兒童保健門診服務中健康教育得以推廣應用,就科學喂養、評估兒童生長發育、疾病宣傳教育等內容,培養家長科學育兒理念促進科學育兒知識體系建立。據相關研究,健康教育的宣傳途徑多樣,可通過現場指導、投放資料、現代信息技術宣傳等吸引家長投身于兒童保健中來,對有效預防幼兒早期疾病、促進幼兒良好生長發育、緩解家長不安情緒意義重大,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兒童家屬的嬰幼兒健康知識掌握水平,大大降低了兒童家屬的不確定感,值得進一步推廣。
總之,在兒童保健門診實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臨床保健服務質量,滿足兒童家屬對基礎健康保健知識的了解需求,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 季冬.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07):55.
[2] 丁天法.健康管理教育模式在兒童保健門診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08):146-147.
[3] 胡琳.綜合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04):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