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
摘要:財務報表分析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報表使用人可以通過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獲取相關有用信息以輔助其生產、投資決策,本文對當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有用性及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希望對實踐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提高報表分析的效率和效用。
關鍵詞:財務報表使用者;分析方法;局限性;改善對策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使用者和目標
財務報表分析將財務報表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幫助信息使用者改善決策。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眾多,每一個利息相關者關注的企業財務指標有所不同。企業的投資者更多的關注是能否從企業獲取豐厚的回報,而財務報表中凈利潤這個指標只反映企業盈利的絕對額,沒有考慮投資者付出對價即投資資本的大小,因此理性的投資者會更關注二者的比例值,即權益凈利率,它代表了投資者每投入一元錢所賺取的凈利潤,可以決定是否長期持有。而企業的債權人更加關注是否可以按期還本付息,有無違約風險,因此他們需要從財務報表中提取相應數據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例如資產負債率、利息現金保障倍數,由此決定是否增加限制條款保護資金的安全或者索性撤回債務資本。而作為企業內部的利益相關者即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管理,企業所有者對于職業經理人的考核往往直接和公司整體的財務狀況及未來持續發展能力掛鉤,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了改善經營決策,提高經營水平更加需要進行全面的財務分析,包含衡量對債權人利益保障程度的償債能力分析、衡量資產管理效率的營運能力分析、衡量經營成果的盈利能力分析、及上市公司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預期的市價比率分析。
二、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種,不同的財務信息使用者分析的目的有所不同,應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比較分析表
比較是辨別事務的基礎方法,通過兩個或多個具有相同性質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揭示差異或者判斷發展趨勢。
按照比較對象的不同,比較分析法可以分為三種:
1.將同一數據與自身的歷史數據作比較,通過與過去三到五年的同一數據比較,可以判斷公司的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的演變趨勢,叫做趨勢分析。
2.將財務數據與市場中具有相同或相近業務的標桿企業或行業平均值進行比較,叫做橫向比較,可以揭示企業與行業內具有先進生產經驗企業的差距及自身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競爭地位。
3.將企業完成的實際生產經營指標與預算指標相比較,叫做預算差異分析。預算是企業實現長遠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預算差異分析可以分析實際經營執行過程與預算數據的差異及原因,洞悉在生產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機遇,從而相應地調整經營戰略或修正預算,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二)按照比較內容的不同,比較分析法可以分為三種
1.會計要素的總量比較分析
總量是指報表項目的總金額。例如,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等。總量比較是對比連續期間同一總量的變化趨勢,如連續五年內利潤的變化情況,資產總量的變化情況,適用于分析企業自身的發展趨勢及所處行業地位的變化。
2.結構百分比比較分析
把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轉化成為結構百分比報表,例如將收入作為100%,分析利潤表各項的比重,揭示不合理項目。
3.財務比率比較分析
財務比率是相對數,剔除了業務規模的影響,具有良好的比較性,用來比較分析。
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不同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對財務信息進行提取分析,作出相應的決策。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財務報表是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產物,而財務分析的準確性取決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這一可靠性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綜合影響。外部影響包括會計規范、外部審計、法律法規及資本市場結構等,外部環境不健全會導致會計信息系統的缺陷,同時外部會計環境的變化也會引起會計信息的比較基礎變化,使得數據缺乏可比性。財務報表披露的內部會計信息本身也包含缺陷:
(一)由于信息不對稱原因,會計報表只能披露一部分信息,管理層掌握更多的內部信息,財務報表只能體現報表期的財務信息,報表使用人不能以此獲取企業長期的戰略發展計劃。
(二)財務報表生成依賴于財務數據,在實際財務工作中部分經濟事項依賴于會計估計,會計估計本身就存在誤差,其準確性也受會計人員專業水平的影響,這必然導致財務報表信息不能絕對真實全面對經濟業務進行準確計量。
(三)對同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會計準則允許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比如企業管理者可以依據目前形勢選擇更加有利于業績目標實現的會計政策,如存貨的核算方法在經濟環境處于通貨膨脹下,企業為了凸顯業績更樂意選擇先進先出的核算方法而不是移動加權平均法,即使會計政策選擇的依據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但報表使用者未必對這一信息利用來完成財務數據的可對比性調整。
四、改善財務報表分析的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制度
建立全面的財務分析制度,首先,要確立財務報告分析結構,構建不同層次的分析框架,為集團、子公司、部門不同層級制定明確的分析指標,指標設定應在制度中規定包括計算方法、評價內容等方面,建立統一的標準。集團層面應著重分析各業務單位板塊的收入利潤情況、市場前景及成長潛力,從集團層面考慮整體戰略布局。比如,加大投入成長潛力巨大的明星業務;保持可以為企業提供豐厚現金流的現金牛業務;研究、制定對策解決問題業務的轉型升級;摒棄、壓縮前景黯淡的瘦狗業務。子公司重點突出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情況指標完成率,分析差異原因,制定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對策。部門級分析主要作為成本中心進行分析,尋求降低成本費用率的空間。其次,財務分析制度應包括崗位設置,確保財務分析人員配備齊全,授權財務分析人員獲取相關數據的權利。最后,針對會計政策調整、會計估計變更等情形,應明確規定按照現行財務數據使用的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提供轉換后可比的基期數據,使得提供的財務分析具有可比性、連續性。
(二)提高整體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
財務人員是財務信息的記錄者,正確的會計政策選擇及會計估計都有賴于財務人員對經濟業務的準確判斷,優秀的財務人員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需要準確的職業判斷。這需要財務人員具備優秀的綜合素質,不但要懂財務,也要懂業務,深入的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有的放矢,針對重要的數據進行透徹的分析,而非只有理論進行范范分析。同時要注意財務人員的培訓,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財務知識,學習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也要制定財務人員的績效考核標準并嚴格執行,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性。
(三)拓展分析維度
原有財務分析主要將分析的重點放在了財務指標上,這些指標體現的是單一的財務性指標同時具有滯后性,不能對企業的諸如前景及市場地位進行分析,想要進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業績及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應將更多具有領先性的指標納入其中。如市場占有率,可以了解企業在競爭市場中所處的地位。還可以融入對企業長期戰略發展有益的指標,比如研發投入率,這一指標從短期看不產生效率,甚至會“傷害”企業的業績,但從長期來看,是企業業績成長的重要因子,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可能會在未來為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效益,這一投入不應因短期利益而遭到縮減。在進行財務分析時可以依據企業的自身發展狀況加入更多的分析維度,如客戶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和學習成長維度,更全面的挖掘企業潛力。
五、結語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由于受其本身內在缺陷的影響,限定了其效用性,但依舊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應當從企業層面提高對財務報表分析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其分析的效用,有效的利用好這一工具,為企業實現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3]高勝寒.淺析財務報表分析[J].時代金融,20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