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海南自貿區的成立和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將涌入海南。鄉村旅游作為海南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面臨是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其中,鄉村旅游語言環境的建設迫在眉睫。鄉村旅游的語言環境建設不僅體現在景區公共場所標識系統的國際化,還體現在導游及服務等從業人員的外語交際能力上。本文通過闡述自貿區背景下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交際能力的必要性,針對從業人員目前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提升其英語交際能力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自由貿易區;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交際能力;策略
【作者簡介】王明媚(1981.11-),女,漢族,海南海口人,海口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緊接著,公安部又發布了自2018年5月1日起,海南將對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讓海南全省人民熱血沸騰,躊躇滿志。如今,越來越多的境外人可以輕松的計劃一個海南假期,“說走就走”,享受長達一個月的海南時間。這不僅可以進一步促進海南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知名度,而且還會推進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旅游市場環境的提升。海南的旅游市場,除了耳熟能詳的旅游景點,各地美麗鄉村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上百個美麗鄉村示范區的建成,將成為中外游客向往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作為外國游客,海南的鄉村游將是他們了解海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首選之地,對他們而言更有吸引力。而與外國游客流利的溝通和交流,尊重文化差異也是從業人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那么,面對機遇,海南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是否準備好了迎接這些挑戰呢?
一、海南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提升英語交際能力的必要性
海南鄉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近幾年發展得日益成熟。據了解,目前海南省已初步建成保亭縣什進村、瓊海市北仍村、陵水小妹村等52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其中星級382個。美麗鄉村已成為海南全域旅游的重要載體。海南省政府對于鄉村旅游市場也十分重視,推出了一系列活動。比如海南鄉村旅游文化節、海南熱帶鄉村旅游月等,吸引著島內外,乃至國內外的游客體驗海南鄉村游。2017年海南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951.43萬人次,同比增長16.8%,實現鄉村旅游收入28.57億元,同比增長26.2%。截至2017年底,海南已在全省18個市縣(三沙除外)建成鄉村旅游點516家,其中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示范點12個,椰級鄉村旅游點39個。同時,作為國際旅游島和自由貿易區,海南開通了多條直達俄羅斯、東南亞等地的國際航班,并計劃在2020年,實現海南境外直飛航班線不少于70條,加之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海南已出臺了《提升海南旅游國際化水平3年行動計劃(2018-2020)》,海南的外國游客已大幅增長。海南鄉村旅游景點接待的外國游客的數量也隨之增加。近兩年,各類鄉村傳統節日都有不少饒有興趣的外國游客參加。他們希望能和當地居民進行有效交流,得到當地居民的熱情接待,從而能真正體驗到我們中國淳樸的民俗民風。外國游客美好的鄉村旅游經歷,不僅會起到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而且會為讓初次旅游者成為回頭客打下良好的基礎。鄉村旅游趨向國際化將成為必然趨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是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即:現在在各個鄉村旅游景點的工作服務人員、導游、民俗旅游戶和農家院的經營者、服務者等)服務外國游客的基本工具。目前,海南的鄉村旅游在接待外國游客方面還不成熟,還停留在“本地導游+翻譯”的形式。由于一些翻譯或是領隊對海南鄉村的情況并不了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會導致誤傳,導致游客在旅途中感知度降低,參與熱情不高,回頭率下降。光靠翻譯人員明顯是無法滿足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的。要想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知名度,需要鄉村從業人員行動起來。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服務外國游客的水平和質量是提高游客體驗感、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形勢需求,而且這個需求隨著海南鄉村旅游的大力發展會變得越來越急迫。
二、海南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能力現狀
盡管海南正向著發展自由貿易港而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對于內陸發達地區還是比較落后。外語專業數量少,而且人才極易流失。由于海南高端導游市場不大,導游在外語就業中層次相對較低。據統計,海南的外語導游僅300人左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鄉村旅游景點工作服務人員和農家院的經營者、服務者多是本地農民,他們的英語水平大多停留在中學時期或是完全不會的狀態,因此,英語口語能力處于極低的水平,更別談跨文化交際的知識了。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意識到了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島給鄉村旅游行業帶來的商機,也意識到了學好一門外語給他們的事業將帶來的機遇。但是由于文化程度、學習語言能力和積極性等因素的差異,從業人員的英語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也就參差不齊。再者,由于鄉村旅游行業相關部門對接待外國游客服務方面沒有經驗或是受客觀條件限制,他們大多還是依賴于外來的翻譯人員,而不是主動出擊,自給自足,開辦相關英語聽說能力或是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培訓來提升本地從業人員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能力令人擔憂。
三、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政策扶持,鼓勵英語學習。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的過程。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不同,英語基礎不同,學習的針對性也就不同。鄉鎮政府、旅游局等相關部門可以出臺扶持政策,調動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鼓勵相關人員在旅游淡季或是閑暇時間報班學習。相關部門可以與高校或是專業機構對接合作,給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提供針對不同程度的英語培訓班,開設英語基礎班、旅游英語口語、酒店英語口語、跨文化交際、西方禮儀等課程;還可以出臺財政上的獎勵機制。給報班的從業人員進行學費上的報銷或是補助;對通過外語導游考試,或是通過旅游、酒店等英語考核的相關從業人員給予獎勵。
2.加強鄉村旅游語言環境建設,置身其中。海南國際旅游島和自貿區的建設,必然會使海南從城市到鄉村都越來越趨向國際化。營造良好的國際語言氛圍、加強語言環境建設、提升海南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對提升海南形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鄉村旅游,作為海南旅游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強其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勢在必行。從鄉村景區公共場所標識系統語言國際化到農家樂、交通運輸、商超等工作人員,特別是各個窗口員工的英語水平,都反映了海南的軟實力。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置身于語言環境建設中,在英語交際能力強的工作人員的帶動下耳濡目染,對提升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3.招募高素質的志愿者,帶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提升英語交際能力。鄉村旅游行業相關部門可長期招募英語能力強的志愿者,比如:旅游、酒店或英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或教師;“候鳥型”的外語人才;外籍留學生等。這些志愿者可以和當地從業人員一起共同接待并服務外國游客。一方面,可以作為實踐基地培養志愿者的語言等相關能力。另一方面,也給當地從業人員提供了有效的語言實踐和互助的機會。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可以向志愿者了解更多的西方禮儀、禁忌等跨文化知識,更好的學以致用。
4.貫徹文件精神,實現外語專項培訓常態化。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導意見》,適應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需要,培養我省公民的開放意識,提升公民外語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特此制定了《海南省全面提升公民外語水平行動方案的通知》。在這份方案中,要求建立以公安、交通、旅游、文化、衛生、新聞、商業為代表的公共服務各窗口行業的外語培訓體系,充分利用省內外教學和培訓資源,通過集中培訓、周末培訓、夜校培訓和網絡培訓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新聞從業人員、窗口服務人員、導游等特殊崗位人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外語培訓,實現從業人員外語專項培訓的常態化。這個文件的出臺無疑給了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提升英語交際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和機會。
旅游業目前是海南的支柱產業,是提升經濟的重要途徑。鄉村旅游作為海南旅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自貿區的大背景下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促進鄉村旅游語言環境建設,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外語能力是發展鄉村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鄉村旅游走向國際化的必經之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培訓要扎實推進、相關部門要重視、從業人員要堅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達到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從而適應當今社會旅游發展形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熊建清.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4(8):123-124.
[2]吳洪瑋,金丹.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經濟發展研究,2018,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