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教育中人文關懷一般呈現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互動的過程,課堂中的人文關懷也影響到了大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的發展方向。英語作為大學期間的一門必修的公共課程,英語課堂中的人文教育實施情況也自然成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情況進行研究,提出在人文關懷理念引導下大學英語課堂的實施路徑探索。
【關鍵詞】人文關懷;英語課堂;高職院校
【作者簡介】尹虹(1987.12-),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課題:“中國制造2025”視域下“90后”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養成機制創新研究,課題編號:XSP19YBC187。
引言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都是以“科技理念”和“工具主義”為教育主導思想,但隨著高職教育越來越對接社會、對接市場,人文教育的理念逐漸替代了科技理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人文精神更應該得到重視,語境、語義和英語背后所涵蓋的歷史文化背景、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心理特征等都是應該是教師講授的議題。但是從實施的角度上看,真正做到將人文關懷融入英語教學的高職院校較少,且實踐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亟待提升之處。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人文關懷精神不足
1.英語教學價值取向有所偏差。英語作為從小學到大學的必修考試課程一直都受到學生的關注,但是在十多年的英語學習中一直強調的都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得分技巧,到了大學階段也僅僅增加了英語的社會功能,這種帶有強烈功利色彩的教育幾乎完全淹沒了本應在大學期間學生關注的人文精神。應試教育的缺點在大學期間顯露無疑,學生在大學期間對英語的關注點也僅僅停留在期末考試和應付英語等級考試上,而學生個體的興趣、個性、意志等都淪落成為了基礎知識的附庸產品,教師和學生之間幾乎毫無情感的交流,人文性在英語教育中幾乎毫無體現。
2.教師的課堂互動漠視學生情緒動態。學生的情緒狀態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關懷的核心議題便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強調學生的精神生活。有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高職英語教師總結教學經驗時曾經指出:情感因素是高職英語學習中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學生個人的態度、動機、自信心、焦慮的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主要誘因,忽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學效果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3.高職英語教材缺少人文關懷。高職英語的教學改革雖然從未停止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精進和完善中,但是從教材的體系上看,目前大部分的高職英語教材還是存在著內容與學生發展缺乏聯系、教學功利心重、輕視人文關懷等問題。英語教材中缺乏學生的期望和興趣等特點,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情緒不是很高。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人文關懷情境的創設
1.在人文關懷下設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在這個應用能力中聽說能力尤其重要,這決定了學生在社會上學習、工作、交往是否能夠用英語進行有效的溝通。高職英語教學中除了知識目標外,在德育目標中也應該強調人文精神的關懷,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優良品質的社會公民,英語教學更應該展示給學生怎樣去思考和學習的方法。
2.高職英語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從高校英語教師的角度出發應充分認識到自身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英語的基礎知識,還要與人文教育相融合。具體來說,英語教材中有知識點之間的相互交叉,設計的范圍比較廣,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涉獵相對較廣的知識范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改變高職英語課程設置。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新時代中轉變思維,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激發學生自身感受語言中的人文精神。具體來說,在基本的教學環節結束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出發來調節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內容,一些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用英文閱讀自己喜歡的領域。
4.激發學生興趣,展示學生個性。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也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轉向人的發展,彰顯學生個性專長,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培養學生獨立個性的同時,對個性展示要為其創造好的平臺,使學生追求個性之美。具體來說,在英文的寫作環節,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從第一角度寫作自己的情感,寫出自己特色的文章,這樣可以練習學生想象的空間,創新思維得到一定的提升。
5.用英語文化啟發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人文關懷。語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背后的英語文化也有著濃郁的人文情懷。英語課程中有非常多具體的形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體會英倫文化的過程中感受人文情愫。高職學生的個性一般都比較鮮明,思維活動比較新奇,針對這樣的情況,英語教師也可以因勢利導的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系統,充分體會英文學習中的樂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生的興趣、態度、情感、信念等要素都會決定了英語教學效果。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的人文關懷的核心理念便是以學生為核心,教師起著引導和輔助的作用,把教學環境和課程設置調整成更加適應學生發展的模式會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較大的興趣,最終獲得流利的交流能力,將英語變成自己社交的工具。所以,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遵循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切實完善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適應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永林,劉進.“技術精巧”與“人文關懷”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