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有個性的群體,尤其是有了一定思想基礎的高中生。在學英語時,他們似乎對小學老師式的誘哄或初中老師式的真誠教誨沒有多大的反應。而高中學生要提高英語成績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對英語產生的熱情和興趣,從而有一顆學英語的恒心。學生學英語要先入為主,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學英語的興致才會增強學英語的恒心,不然便會半途而廢。我接觸過的學生大多是開始學英語時信誓旦旦,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知識層面的逐漸擴充,技能難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學習過程中某些不利因素的影響,過了高一的新鮮感,到了高二或高三,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銳減,并產生一種厭煩或自暴自棄的情緒,更甚者見到英語老師有點敬而遠之。怎樣才能使學生們保持良好心態呢?我的基本做法如下:
一、創造語言環境
我們不像生活在西方國家那樣可以時時刻刻接觸到英語,但為了學好英語這門外語,除了借助英文編寫成的教材,教師可以盡量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聽說同步進行。
1.啟發為先導,突出語言實踐的趣味性。語言是交際工具,是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媒介,教師要運用這一工具與學生溝通。只有單純的背和記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溝通,長此以往,學生遲早會失去學英語的興趣。為了使學生勤開口、樂動筆、肯合作、敢競爭,我總是針對中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愛自尊、好勝心強的特點,先點燃積極進取的火花,以語言實踐為出發點,把語言交際功能提升到首位。以此引發他們的積極情感,使之成為學好英語的動力。如接觸新班的第一節課,我積極創設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語言情景,讓學生盡可能在模擬的情景中做語言游戲,練習用學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扮演角色的同學用英語交流信息,使每個學生的神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引發學習情緒,奠定對英語課的學習充滿欲望,也讓學生對英語課的枯燥印象有所改觀。學生愛學,就會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活動。大部分同學都學得很好。我對學生的學力給予肯定,對他們每一次的成功給予表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學生們也因成功進一步增強了進取心和學英語的興趣,引發了內在動力。
2.每周一歌。大部分學生對音樂都有一定興趣,不會唱也愛聽。利用學生先天的愛好,教師可以每節課預備鈴響后給學生聽英語歌曲。我從高一新生上第一節英語課開始就堅持每周一歌,而且還保證每人一份歌詞,方便學生跟唱,達到語言輸出的效果。所選歌曲的歌詞都比較適合高中生對英語的理解,而且配有中文對照翻譯。生詞,剛學過的新單詞和比較好的句型,我都會用粗體字或下劃線體現出來。這樣學生就可以積累英語單詞,學到一些比較地道的英語表達法,而不僅僅是聽聽旋律而已。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課堂上沒有民主、活躍、愉快、競爭的氣氛,會使那些好動、情感易變的學生感到枯燥,產生厭煩情緒,如果圖文并茂、內容貼近學生,能喚起情感共鳴,將會事半功倍。我常采用表演法教對話,將對話中的人物角色分配給學生,讓他們把自己體會到的動作、表情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進行創造性發揮。另外,我讓學生參與短時檢測,教新課生詞時,我經常在練讀和解釋之后,讓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兩人一組先后到黑板上進行競賽,再讓學生自由參與,讓學生憑記憶,把剛學的詞語默寫出來,讓全體同學評分。在這種活躍互動的氛圍下快速獲取知識,學生們興趣倍增,個個不甘示弱。接著,我又以“激疑”的形式帶動學生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問題,疑是深入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研究,有疑才意味著對學習有興趣。如對于so 和such的教學,我就寫幾個句子在黑板上:
1. He said he had never seen such an exciting match.
2. The film is so interesting that I have seen it twice.
3. I have never seen so many sheep.
4. There is so little water in the bottle.
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較,提出疑點,以此來發現問題,獲取新的知識點。這時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在氣氛極濃的情況下我提出為什么1句用such,第2句用so,一位學生大聲說:1句是修飾名詞match,故用such, 2句是修飾形容詞interesting,所以用so,我笑著對這位同學的回答給予肯定,接著我又提出為什么3,4句同樣修飾名詞(sheep和water)不用such而用so呢?……課堂學習在民主、和諧、活躍而又輕松愉快中進行著,所要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
三、建立“激勵機制”,鞏固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對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然而學習技能差些的學生,從老師、同學那里獲得的消極情感反饋多,對學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產生消極影響,我在教學中,盡量控制學生的受挫感,設法使他們從微小的進步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并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樂趣的機會,我的做法是:
1.充分利用周圍環境、室內外情況,學生聽講情緒等手段,形象生動,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接受新知識。如我在講解句型There is a fire burning in the fireplace 時,我請坐在窗邊的一位程度差一點的學生看窗外——操場,然后我問他:“Whats on the playground?”他說:“ Some schoolboys.”我接著又問“What are they doing?”他答“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緊接著我用鼓勵的眼神要求他模仿剛才學習的句型把操場上幾個男生在打球的情況表達出來,他竟能說:There are some schoolboy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表揚、鼓勵他,他也因此而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就在此時,有兩位學生在竊竊私語。我立刻在黑板上寫著:two students talk in low voices,并要求大家用剛學到的句型表達出來,我話音剛落,才回答完問題的那位學生就說:There are two students talking in low voice in our class.班上的同學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他再一次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真的是一次成功的體驗會推動第二、三次成功。
2.以豐富多樣的練習手段鞏固興趣。我經常在講完新知識后,用豐富,有針對性的練習手段吸引學生參與,以鞏固所學知識,如講到the man upstairs時,我歸納了前置與后置定語的內容后,第二天我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先翻譯幾個短語,再把這幾個短語擴張,組成句子,并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翻譯,結果這兩位同學都譯得很不錯,我在大家面前對他們的成功加以肯定,認可,后來我發現這兩位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更濃了。我經常根據所學內容,再設簡易對話,通過板書提示形式,分角色表揚,這樣讓學生多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鞏固學習興趣。
3.及時評價反饋,鞏固學習興趣。從心理學上講,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可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心理學家蓋茲說:“沒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激起成功的能力。”教師鼓勵性的語言會讓學生充滿自信,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習活動真正成其為主體。根據學生表現的優劣,可以依次運用程度不一的話語。如: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 Youre very clever. 即使批評也多用善意性語言,讓學生擁有一份成功感,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從而鞏固學習興趣。
四、設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升華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知識的歸納,便于學生系統掌握,重視知識比較,加深學生認識,如:
這間房間是那間的三倍大。
1.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ne.
2. This room is twice/double larger than that one.
3.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that one.
輔導學生找出知識規律,使學生學習有一定的方法,從而使已基本鞏固的興趣得以升華。
總之,多年的英語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雖然要仔細去體味英語帶來的快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通過引發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情感,又設法使學生萌發的興趣得以帶動及鞏固,通過歸納、比較、找規律,使興趣得以升華,并且注意課堂上語言精確、形象、幽默和親切,就能不知不覺把學生引進知識的殿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許多學生由于對學英語的興趣很濃,所以成績提高也特別快。嘗到了甜頭,興趣也越高。有了這種良性循環,不學好英語也難。
【作者簡介】黎情芳,泉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