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新課標》提出的英語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寫作是反映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的一種綜合能力。寫作隨著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的提高,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論述了筆者是如何根據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利用教材進行基礎年級寫作教學的。
【關鍵詞】課程標準;核心素養;教材;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王穎(1989.06-),女,北京密云人,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及情感態度的能力。而書面表達是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隨著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的提高,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課標要求與學生現狀
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寫作的教學目的為:表達事實、觀點、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養規范的寫作習慣。然而,目前本校高一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卻不容樂觀。筆者所從教的學校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是:
1.寫作基礎方面:詞匯貧乏,語言錯誤,語法錯誤、詞匯拼寫及標點符號方面的錯誤比比皆是,靈活運用英語句式的能力還較差。
2.寫作技巧方面:不審題,不構思,忽視前后句子的銜接,文章主題模糊不清。修改環節受到忽視。
分析了解學生的主要寫作問題后,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基礎與課標要求相差甚遠,這就要求我們從基礎年級抓起,重視英語寫作教學。
三、教材內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標準教材,能夠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套教材非常重視和加強寫的訓練,寫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個層次來練習的。
由此可見,高中階段要求學生寫的語體逐漸由口語變成書面語,由非正式到正式,體裁也逐漸增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通過立足教材和活用教材,針對學生實際,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寫作教學的具體做法
1.加強基礎性練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知識。基礎性練習,主要分布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練習冊的詞匯、語法練習中。學生自由選擇語言的余地很少,主要從基本的單詞和短語入手,培養學生熟悉和掌握詞的習慣搭配和句子結構。除了完成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和練習冊的詞匯、語法練習之外,根據每單元的寫作話題,結合課文,每天精心選擇兩至三個句型讓學生背誦,學生們對寫作無從下筆,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腦海中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所以讓學生對教材中優美句式背誦,是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
2.注重指導程序寫作,提高學生寫作技巧。有指導的程序寫作,主要在學生用書的Using Language 和練習冊中的 Writing Task 部分,這里的寫常與聽、讀和說緊密聯系,而且給予學生比較詳細的指導。
在英語學習方面,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其中讀和寫的關系更為密切,“讀”是“寫”的基礎,“寫”的終點就是“讀”的起點。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常采用的一種基礎年級寫作教學方法是:利用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學會抓關鍵詞,串詞成句,串句成篇,將“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3.鼓勵指導自由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功能性寫作和自由寫作,主要出現在Writing task和Project之中。我們把這種練習與本單元內容緊密結合,如:Module 2 unit 3 Computers—Using Language要求學生描述自己設計的機器人。首先,指導學生領悟要求,確定時態、分析結構和內容,并給出一些句式供學生參考;然后,讓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描繪出自己設計的機器人。布置完作業后,學生都非常感興趣,描述可謂五花八門,這樣的作業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樂趣。在這個寫作過程中學生可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考,思維得到激發,自主性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五、總結與反思
“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生在寫作方面應該具有“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采用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提煉,處理,發揮創造性,加工成一篇有實用性的作文的訓練方法,是本人在基礎年級寫作教學中常采用的,實踐證明切實可行。而且,最關鍵的是切合本校學生實際水平。英語寫作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書面體現,是一個長期復雜的訓練過程,教學方法也因人而異,因生而異。實際教學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實際采用其它教學方法。筆者只是從平時教學實際中進行反思,總結一點心得。教材中許多素材和環節還需要我們反復不斷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