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勇
摘 要 把控好對審計風險的管理,提升審計質量是社會以及業內對會計事務所的客觀要求,可有效減少會計師事務所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風險。對審計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無論是對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還是審計報告的使用者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審計風險的概念和特點出發,主要對當前經濟社會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對規避與防范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提出了對策和意見。
關鍵詞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審計風險規避防范
審計風險是一直且長期客觀存在的,一旦審計過程出現閃失,審計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審計風險成為了既定的損失,會計師事務所甚至是注冊會計師都將必須承擔責任,面臨著巨大的損失。把控好對審計風險的管理,提升審計質量是社會以及業內對會計事務所的客觀要求,同時,有效的風險規避與防范也是保證會計師事務所長遠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研究和規避防范措施的探討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一、審計風險的相關概念界定
(一)審計風險的涵義
廣義的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因作出錯誤審計結論和表達錯誤審計意見,從而導致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承擔法律責任和相應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96年底公布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中對審計風險定義為:所謂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簡單來說,審計風險可以認為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鑒證報告與被審計單位客觀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之間的偏離度,也可以認為是審計人員審計報告結論不恰當的可能性。
對審計風險的闡述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注冊會計師認為公允的會計報表,但實際上卻是錯誤的,即已經證實的會計報表實際上并未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情況,或以被審計單位或審查范圍中顯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著重要錯誤而未被注冊會計師察覺的可能性;
二是注冊會計師認為的錯誤的會計報表,但實際上是公允的。從上述的解釋中來看,審計風險不但包括了重大錯報風險,而且還包括了注冊會計師的檢查風險。
(二)審計風險的類別
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活動執行的全過程中,伴隨著審計風險的發生。審計風險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固有風險是指假設不存在相關的內部控制,某已認定發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無論該錯報單獨考慮,還是連同其他錯報構成重大錯報??刂骑L險是指某項認定發生了重大錯報,而該錯報沒有被企業內部控制及時防止、發現和控制的可能性。檢查風險取決于與財務報表編制有關的內部控制設計及實施的有效性。檢查風險是指某已認定存在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構成重大錯報,但是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這種錯報的可能性。審計風險三要素是相互獨立的,是審計風險形成的不同環節,其中檢查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為反向關系。
(三)審計風險的特征
1.客觀性
當會計師事務所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注冊會計師往往會通過財務數據金額較大、對財務報表影響較大的樣本數據來進行對被審計單位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評估。然而實際上,這種抽樣審計的方式無法從根本上防止審計風險的發生,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誤差。這樣一來,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和風險。因此,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過有的風險不會對雙方造成一定的毀滅性打擊。
2.普遍性
從概念出發,審計風險可以看作是會計師事務所在完成審計后做出的審計結論和之前對財務狀況的預期的差異。這樣的差異受主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執行的任何一項審計程序都有可能導致審計風險的發生。
3.可控性
隨著經濟生活的快速發展,注冊會計師等審計從業人員對審計從業過程變得更加專業和熟練,也更加懂得該如何規避風險的發生,從而提升審計報告的可靠性。由此可見,通過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能力和專業素養能夠降低審計風險的發生,提高審計質量。
4.潛在性
審計責任的存在是形成審計風險的一個基本因素,如果審計人員在執業上不受任何約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就不會形成審計風險,這就決定審計風險在一定時期里具有潛在性。如果審計人員雖然發生了偏離客觀事實的行為,但沒有造成不良后果,沒有引起相應的審計責任,那么這種風險只停留在潛在階段,而沒有轉化為實在的風險。審計風險是在錯誤形成以后經過驗證才會體現出來,假如這種錯誤被人們無意中接受,即不再進行驗證,則由此而應承擔的責任或遭受的損失實際沒有成為現實。所以,審計風險只是一種可能的風險,它對審計人員構成某種損失有一個顯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長短因審計風險的內容、審計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客戶、社會公眾對審計風險的認識程度而異。
5.偶然性
審計風險是由于某些客觀原因,或審計人員并未意識到的主觀原因造成,即并非審計人員故意所為,審計人員在無意接受了審計風險,又在無意中承擔了審計風險帶來的嚴重后果。肯定審計風險具有無意性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審計人員才會努力設法避免減少審計風險,對審計風險的控制才有意義。倘若審計人員因某種私利故意做出與事實不符的審計結論,則由此承擔的責任并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審計風險,因為這種審計人員故意的舞弊行為談不上再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而這種行為本身就受到職業道德的譴責,應承擔法律責任。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主體風險
1.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不合理
與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起步晚、發展時間短,還存在很多組織形式上的不足,需要做進一步的改善。目前我國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采取有限責任制,有限責任制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部資產均用于承擔其債務責任,這縮小了事務所的違規成本,導致其社會公信力降低,也降低了注冊會計師的責任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
2.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缺失
在實際操作上,會計師事務所和被審計客戶之間存在經濟利益關系,這就無形中降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在不能保證獨立性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與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公允性均難以得到保證,這樣也提高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
3.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和經驗不夠
現今,我國的審計行業對審計從業人員的要求標準很高,他們除了應當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執業素養,還應當具備職業操守。而目前我國很多審計人員在工作能力和經驗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使他們極易在審計過程中缺乏對可能導致審計風險的問題的關注。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客體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受到審計客戶所處的經濟環境、企業經營模式、內部質量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情況、管理人員和企業員工的素質及品質等情況的影響。審計客戶的業務量越大、行業背景越復雜、帶給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越大。
(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外部環境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環境復雜、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以及監管不力都會使得審計證據的收集不充足,對審計人員開展審計業務増加難度,從而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審計風險。
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規避防范與對策建議
(一)針對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客戶的建議
1.會計師事務所增強對審計委托的考察
在開展一項審計工作之前,應當識別和評估可能存在的風險,考察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誠信度、估測財務報表存在問題的損失可能性大小,進行風險衡量,從而才能進一步確認最終的審計委托聘約。
2.在審計業務執行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
在審計業務開展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及相關人員應當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審計質量進行嚴格把控,避免審計風險的發生,降低損失。這樣的需求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聘用持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以及具備良好信譽和豐富執業經驗的高端人才,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從而能從容應對各種審計狀況,滿足審計工作的多種需求。會計師事務所還應當重視審計證據的材料收集工作,增強可靠性,確保萬無一失。另外,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單獨成立一個業務指導部門來把控審計質量,實現對注冊會計師有效的監督。
3.提高對會計信息連續性的認知
公司的經營活動存在連續性,因此審計報告對于企業經營活動的評價也存在時點上的差異。一旦審計人員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出的評價存在偏差,那么將面臨一系列的損失。因此,加強對審計報告中會計信息連續性的認知能夠減少審計報告的風險。
4.事務所內部應加強追責審計人員
在種種會計準則和法律制度的規范下,會計師事務所在經濟社會中承擔了很大的社會責任,因此注冊會計師作為審計工作中的一個必要環節,有必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加強對審計工作人員責任的追究,建立違規懲罰制度,要求賠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審計服務的質量,減少審計風險。
5.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
在進行任何一項審計工作之前,會計師事務所都應當對其獨立性進行客觀地、充分地評價,對其是否應該承接客戶所委托的審計工作進行考慮。另外,事務所需要嚴格按照審計準則對影響其獨立性的因素進行評價,以保證事務所及其工作人員的客觀性與獨立性,預防審計風險的發生。
(二)針對外部監管部門的建議
1.加大監管力度
消除審計風險,就要加大會計師事務所外部環境的監管力度,保證我國各項會計法律的精準實施。同時,還要針對當前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的監管弊端,確定適合我國會計行業的監管模式,從而使會計行業得到有效監管;其次,執業環境的純潔性需要強有力的法律手段來建立和保證,因此要加大對會計行業中非法行為的監督及懲罰力度,給予一定自主權,進而調動監督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加強會計考核,進而提高進入行業的門檻,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最后,要建立能夠健全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律體系,實現對會計行業的監督。
2.規范行業收費標準
審計工作的收費標準可以借鑒國際標準,根據被審計公司或單位的規模、財務狀況、銷售收入、所處行業及其審計處理難度來進行,進而制定出全國統一的標準。此外,還要將審計收費進行公開,保持其透明,以防止審計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而審計收費的公開也利于投資者對被審計公司或單位的監督,從而防止以低價格的惡意競爭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珩.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及規避研究[J].財會學習,2017(3)
[2]劉暢.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10)
[3]劉芮竹,劉青,王玉蔚.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5(4)
[4]王會金.重要性與審計風險[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5]劉秋杰.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6(31)
[6]潘虹.關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