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 王瑞涵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從圖1絕對指標數據上看,中國的FDI水平基本處于1200億美元且不斷上升,2016年流入量為1390億元,而美國的FDI2016年流入量為3850億元,是中國的2.73倍。從相對指標數據上看,中國的FDI是一直處于上升階段,美國波動較大,尤其是2017年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影響,在“American First”的理念下,2017年FDI下降了1/3。究其原因,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外直接投資可以彌補初期經濟建設資金不足的短板、拉動GDP的增長,市場機制基本完備,因而中國的FDI處于穩定狀態。
2.1.1 中美基礎設施比較
根據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在基礎設施競爭力評估中,美國第9,中國第46。美國主要交通基礎設施存量高于中國,但中國基礎設施更完備、更現代化。主要原因是,20世紀以來,中國全年公路建設速度一直在20%左右,而美國龐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大都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之后的維護費用一直降低,普遍沒有跟上設施老化的速度,這些與中國21世紀才修建起來的高速建設基礎設施相比,缺乏應有的優勢。

表1 五大洲自然環境基本情況表(2011年)
2.1.2 中美自然環境比較

表2 中國主要地區自然環境基本情況表(2017)
選取中美兩國GDP較高的五大省份或者州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自然環境上的差異并不大,人口差距在10倍以上,GDP都呈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兩國均為溫帶地區的國家,因此自然環境上的差異對FDI流入的影響并不大,如表1、表2所示。
中國方面,大環境下,吸引外資進入需要建設配套的軟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相關法律不斷完善,2002年入世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全方位的發展階段,僅2017年一年,國務院就出臺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兩大文件,目的就是為了擴大開放和吸引外資。司法部門和執法部門及時對知識產權、市場規范、競爭政策的協調,增強了外商投資的信心。
辦事效率不斷提高,2017年國家修訂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對外資準入的限制領域縮減了65%,實行了以備案為主的外資管理體制改革,96%以上的外資備案在屬地就可以辦理。
投資限制不斷減少,中國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修訂,外資經營范圍、自貿區負面管理清單等都在逐步被放寬或者慢慢取消限制。另外,制定財稅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極大地促進了外資的進入。
而美國在外商投資政策上,一方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又加大貿易保護。
第一,近年來,投資環境隨著當局政府的變化也出現相應的變化,2015年時,奧巴馬提出了一系列的減稅議案,允許跨國企業對海外收入進行避稅,允許新投資作稅收抵扣,但是同時美國也是最常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國家,自從特朗普執政開始就逐漸加大了對中國實行制裁,今年3月更是單方面提出了“301”調查,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采取“232”措施等,嚴重影響中美的公平貿易,限制中國企業的投資并購,影響了FDI 的流入量。
第二,行政效率上,根據世界銀行2016年發布的營商環境指數可以看出,美國的新政效率普遍較高,尤其在時間上與其他國家差距較大。
第三,美國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并且擁有全球最多的創新型企業和跨國性企業,可以提供先進的時代概念與現代化精神,跨國公司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就地生產、就地消費。
中美配套環境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國的FDI流入量在分布上的差別。中國主要集中在以上海等為核心長三角,以深圳、廣州等為核心的珠三角,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三區域。美國的FDI流入量也存在著區域差別,主要集中在波士頓—華盛頓地區,芝加哥—匹茨堡地區、夏洛特—亞特蘭大地區、加利福尼亞州。
外國直接投資(FDI)伴隨著全球化已經慢慢成為衡量資本市場完善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發達國家希望通過FDI的流入帶來更多的資金和生命力,發展中國家希望通過FDI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與就業,帶來遠超本土企業的創新發展與產業質量。美國生產力高,消費力強,資金、創新技術一個都不落,但是卻缺少足夠的人力資本和生產成本、物化資源,需要在海外投資,來減低成本保持競爭力,而中國資金短缺、勞動力充足、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需要其他國家的投資來帶動本國創造力。另外,美國的購買力得不到滿足,失業率較高,缺乏充足的儲蓄率,需要其他國家來美國進行投資,中國則需要拓寬商品的銷售渠道,緩解外匯儲備縮水的現狀,充分利用世界范圍內的資源和技術。因此,外國直接投資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