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ong”在泰語中的意思是“金枕頭”,但對于種植這種口感柔滑、味道甘甜并帶有獨特味道的水果的泰國果農來說,榴蓮真是黃金。
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逐漸喜歡上了這一東南亞的“水果之王”。隨著湄公河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迅速發展,大批榴蓮進入了中國市場以滿足中國人對它的喜愛。每個榴蓮售價可高達60美元。
僅去年4月,泰國榴蓮的銷售總額就達到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07%。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僅一分鐘就向中國消費者售出了8萬個金枕頭榴蓮,競爭對手京東則在一天內售出42.8萬kg的泰國榴蓮。
泰國東部榴蓮產區的中國商人越來越常見,那里的農民也開始放棄其他作物,改種榴蓮以賺取財富。然而,這種趨勢暴露了泰國農業政策缺乏前瞻性所帶來的巨大風險,會讓農民陷入更深的債務危機。由于榴蓮需求的起伏受中國市場影響,這么做還將進一步削弱泰國農業的潛力。
泰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領先的榴蓮生產國,目前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量的比例為5:1。高達90%的泰國榴蓮出口量都是出口到中國,而這要歸功于一項獨特的協議,即泰國是唯一獲準向中國出口整個新鮮榴蓮的國家。因此,中國企業家正越來越深地介入泰國榴蓮的生產,借助泰國代理人來推動采購訂單、決定榴蓮價格以及收獲時間。
“去年榴蓮價格定在每公斤80泰銖(17.13元),但今年漲到110泰銖(23.56元)。他們(中國)收購走了所有榴蓮。我們只能拿他們剩下的,”在曼谷唐人街附近出售榴蓮的路邊攤攤主托薩蓬·芒撒差說。雖然這是許多小型農戶的福音,但中國在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讓農民們擔心可能會出現影響定價和收入減少的問題。盡管如此,不斷上漲的價格仍導致許多農民放棄紅毛丹和橡膠改為種植榴蓮。泰國農業推廣局報告稱,過去一年尖竹汶府的榴蓮種植園數量大幅增加。數據還顯示,其中大部分種植的品種都是金枕頭。因此,未來5年金枕頭榴蓮有可能出現供應過剩。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東盟研究中心教務主任皮緹·斯里桑蘭對中國壟斷泰國農業部門的問題并不太擔心,稱這只是中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利用該國新的市場機會的常用方式。他說,泰國應更加深入地研究其農業部門該如何滲透到“一帶一路”(BRI)沿線的其他市場。
“只要能推動互聯互通,就意味著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我們有辦法通過公路、鐵路甚至水路與這個巨大的市場聯系在一起,”皮緹說。但這種互聯互通也適用于其他國家。馬來西亞也在馬泰邊境培育榴蓮,希望明年中國能夠批準其向中國市場出口新鮮榴蓮。協議尚未敲定,但馬來西亞的農民們已經開始種植新的榴蓮果園。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亞對中國市場亦是垂涎已久。
泰國農業部高級顧問頌珀爾·頌思里博士稱,商業種植榴蓮在暖武里府已經有好幾代人的歷史。到如今,泰國種植的榴蓮品種達數百種,其口味和質地各有不同。本土品種可以按區域分為:通索(Thong Sook)的干堯(Kaan Yao)、廊(Luang)的青尼(Chanee)以及坎盤(Kum Pun)的通約(Thong Yoi)和金枕頭。但商業種植的只有少數幾個品種,其中就包括干堯、青尼和金枕頭。泰國出口至中國的榴蓮大多是金枕頭,部分原因在于金枕頭采摘后只要保存得當,可保持約20d不變質。根據泰國農業推廣局數據,泰國種植的所有榴蓮中89%是金枕頭,其次是青尼,占7%,其余包括甲侖(Kradum)、干堯和普昂麻尼。
農民們很快發現金枕頭不好種,最長需要8年才能結果,與Mongrak、Maneerak等其他本土品種相比又非常容易得病。“金枕頭沒那么壯,每年都要打藥防蟲,但蟲還是很多,這是因為金枕頭榴蓮本身有奶味,外殼又沒那么硬,其他本土榴蓮更壯一點,長得更高,也不需要用殺蟲劑防蟲,”一位農民說。
生物泰國基金會(BioThai Foundation)副主管金柯恩表示,單一作物制導致榴蓮更容易患病,也極易受到極端天氣條件的破壞。“單一作物非常脆弱,因此得用化學藥品、激素和殺蟲劑……與此同時,這些化學藥品往往會破壞周邊生態,”金柯恩說。
她強調,單一種植造成農民生計不穩定,破壞長期的糧食安全。“例如,暖武里府原本種植多種水果的果園被人買下來后砍掉了所有的果樹,改種金枕頭榴蓮,這極大地改變了土壤成分,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一旦人們對金枕頭失去興趣,或者發現這種水果在其他地方更好種,我們剩下的就是嚴重退化的農業生態系統,”金柯恩預測。
過去幾年間,泰國本土和國外消費者對其他榴蓮品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一點從超市和網上直銷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金柯恩說。她對國內不同品種榴蓮的需求增長持樂觀態度。多樣化種植是可持續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可以幫助榴蓮樹戰勝疾病、氣候變化,以及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突如其來的需求。“這種興趣不一定是新的,只是未開發的。人們常常疑惑泰國其他品種的芒果和榴蓮哪里去了,它們都被市場排除了,但市場可以讓它們重新回歸,把它們不同的風味和特征都呈現給消費者,”金柯恩說。
站在自己位于尖竹汶府卡隆(Klung)區的榴蓮果園里,園主馬努珀說,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征。他的果園里不僅種金枕頭,還有其他泰國本土的榴蓮品種。“例如Chompu Sri榴蓮味道很好,但因為果肉很多,所以會用來生產榴蓮果醬或者糖漿,”馬努珀說。他決定培育更多的本土榴蓮,重現自己孩提時代的泰國榴蓮。他的家人曾種植Kum Punthong榴蓮。所以家里的土地被收回時,他采了榴蓮的卷須用于移植,他不希望這些品種就此滅絕。“除了金枕頭、甲侖和干堯,許多榴蓮幾乎都消失了,現在連青尼都非常罕見,”馬努珀說。他還說自己果園里生產的稀有榴蓮以每公斤350泰銖(75元)的價格直接賣給消費者。“我認為其他本土榴蓮的需求量很大,人們只吃金枕頭,是因為泰國大多數市場買的都是金枕頭……是時候買一些其他品種的榴蓮了,”馬努珀建議。
金柯恩認為,泰國政府本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確保農民在榴蓮生產中保持優勢。但到目前為止,政府除了推動擴大金枕頭榴蓮的產量之外,基本上是保持不干預的態度。泰國的龍眼種植戶對這種情況太了解了。中國經銷商一開始來泰國采購龍眼時價格也是上漲的,但最終因為經銷商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而導致龍眼價格下跌。
金柯恩發現,僅僅在幾年前,泰國還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國,大米出口量僅僅排在印度和越南之后。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乍能表示,泰國“未能制定水稻產業的長期政策”是一大問題,并認為泰國應該努力提高生產的多樣化。因此,由于來自其他國家的激烈競爭,泰國調低了2019年的大米出口預測。“泰國一直以來都在等著,看其他人做什么,任由他們予取予求。我們應該推動市場以公平、可持續的方法生產豐富、健康、多樣化的農產品。我們擁有所有的材料,農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就差政府表態了,”金柯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