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 組
南京市溧水區將加強村(社區)年輕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以充實村(社區)后備力量、拓寬后備人才成長成才渠道為重點,構建科學規范的村(社區)年輕后備人才選拔培養機制。

“剛走上崗位時,我連講稿都背不熟,組織上聘請了有經驗的講解員前來指導,還帶領我們去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紅色李巷黨性教育基地講解員樂瑤說。她是溧水區統一招錄的青年專職社區工作者,目前,該區已招錄了3批共176名。
近年來,溧水區著重將加強村(社區)年輕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以充實村(社區)后備力量、拓寬后備人才成長成才渠道為重點,構建科學規范的村(社區)年輕后備人才選拔培養機制。區委組織部牽頭成立村(社區)后備人才培養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區紀委、區委政法委、區委農工委、區委黨校、區人社局等部門,組織實施村(社區)后備人才培養管理“四大工程”。
溧水區人社局服務大廳里,城鄉社區專職工作者招錄報名現場排起了長隊。經筆試、面試、入職培訓,70名30周歲以下、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新招錄社工進入各個社區。年輕的社區工作者善用活躍的思維模式、新穎的工作方式參與社區管理,“婆婆媽媽”的社區也使缺乏經驗的他們得以快速成長。
2017年5月起,溧水區啟動村(社區)專職工作者統招統訓工程,計劃三年內分批次招聘200名村(社區)專職工作者。區委組織部在招聘條件、選拔錄用、崗前培訓等方面嚴格“把好關口”,目前已為城鄉社區輸送3批、176名青年專職社區工作者。
“經過一年多鍛煉,我可以富有感情地為大家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樂瑤說。溧水區采取老帶新、傳幫帶等形式,幫助新入職社工熟悉社區工作,如邀請社區老書記、優秀社工、“兩代表一委員”和勞動模范等傳授經驗。同時開展社區專職工作者年度考核,由街道領導、社區黨員和居民代表圍繞“德、能、勤、績、廉”五方面進行評議,獎優罰劣,打造一專多能的“金牌社工”隊伍。
2018年8月7日,機場路社區有了自己的報紙,居民們可以從這份“身邊報”中及時獲取政策信息,了解社區各項工作和活動。而這份報紙的誕生少不了社區書記杜少蓓的功勞。
杜少蓓原任溧水區科學技術局辦公室主任。2017年7月,通過年輕干部駐村墩苗鍛煉工程,被分配到開發區荷花社區擔任“第一書記”;2018年4月,被選派到開發區機場路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一年多的時間里,杜書記完成了荷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打造,解決了機場路社區碧水家園的物業糾紛,接觸到黨務工作、醫保農保、二孩審批、戶口遷移、“12345”、辦證建房等紛繁復雜的社區工作,變成了社區工作的“多面手”。
早在2017年,溧水區就啟動實施年輕干部駐村墩苗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結合“421干部培養工程”,在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區鎮兩級機關和國有企業年輕干部中,通過自愿報名、基層黨(工)委推薦、組織選拔的程序,擇優選拔100名具有一定發展潛力、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年齡不超過35歲的培養對象,實際脫產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力爭實現對全區軟弱渙散村、經濟薄弱村、換屆選舉重難點村等全覆蓋。
短短一年多,第一批駐村墩苗的7名書記完成了從社區“小白”到社區“一把手”的轉變,認識上從“社區沒什么事”轉變成“社區是個人少事多任務重的地方”,感受到了基層工作者的不易?!懊棵靠吹胶⒆觽冮_心的笑臉,看到老人們滿足的神情,看到參加社區活動的居民們高漲的熱情,都有種說不出的自豪感。”杜少蓓說,“沒有不好的百姓,只有沒做到位的工作。我要繼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引領作用,為老百姓多做實事好事!”
2018年9月17日,石湫街道上方村的謝學佩來到洪藍街道天生橋社區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流學習,天生橋社區是全國文明村,“在這3個月里,我要多汲取先進經驗帶回上方村”。謝學佩是2018年度村(社區)優秀后備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中15個培養對象之一。同樣來自石湫街道的薛元明和黃紅,是2017年第一批參加能力提升工程的青年社工,如今已成長為所在社區的黨總支書記。
2017年,溧水區組織實施村(社區)優秀后備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從村(社區)專職工作者、村(居)民小組長、村(社區)“兩委”委員中,選取綜合素質好、責任擔當意識強、工作業績突出、有培養潛力的優秀苗子,經村(社區)“兩委”會集體討論、鎮(街)黨(工)委考察和研究、區委組織部審核批準后,列為村(社區)優秀后備人才并納入信息庫。
3年時間,溧水區從信息庫中擇優選擇100人左右,采取依托黨校集中培訓,到區、鎮街機關跟班學習,薄弱村(社區)與先進村(社區)互派交流,到扶貧、拆遷、維穩等一線崗位工作鍛煉等多元化培養方式,練就優秀后備人才隊伍,將其作為村(社區)“兩委”負責人的重要來源。
“每個月,我都盼望‘百村百品’村社書記大講壇開講。它是我踏上基層工作崗位后感受最深、觸動最大的精神盛宴,感謝組織提供這么好的學習平臺?!卞Х綀A是一名大學生村官,經過幾年基層磨礪,成長為白馬鎮朱家邊社區黨總支書記。
他所說的“百村百品”村社書記大講壇,是溧水“千培百訓”工程中的一個項目,每年8場,每場圍繞1個主題,由1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主講、若干書記助講,全區8個鎮街輪流承辦,采取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教學與研討相結合的方法,展示特色黨建工作。“千培百訓”工程面向溧水區所有基層黨組織書記,通過“科學配餐”,分期分批集中輪訓,推動黨組織書記打開視野、拓寬思路。2018年,成功舉辦了強村富民專題培訓班、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專題培訓班、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和“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同時,通過開展黨建知識競賽、梅園搶題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更多有能力、有干勁、有激情的村(社區)年輕后備人才脫穎而出。
“村(社區)后備人才建設是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基層政治生態、增強基層組織活力的重要一環?!变嗨畢^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優化后備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為筑牢基層組織堡壘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后備力量?!?/p>